第九十二章 你应该懂了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世间早有传言,大孽界中的孽灵一旦铸炼为大孽灵,可洞开神门,甚至凝练出完整的神纹,唤出纹灵。
神纹者,道之显化,纹灵者,道之具象。
天地生而有灵者方可得起造化,诸如剑灵刀魂后天成其灵者,皆难有此番机缘。
故孽灵之灵应乃先天之灵,其法又于拘灵遣鬼之法颇为相似,所唤之孽灵,既无实体,又可死而复生。
故大胆揣测,所谓大孽界,实则与鬼修之法异曲同工。
后世观我此言,大抵会觉笔者大胆妄言,诽谤神宗。
但诸君可观《大楚志》,其中有记大楚新立七十三年,南疆曾有鬼修侵入我北境,诸多鬼修之中有一号为黄泉大圣之人,修为强悍,可御使万数阴兵,其中便有可幻化神纹者。此人一人便曾屠戮北境七处神宗,且所过之处阴魂皆被其炼化为养料亦或者阴兵。后被天阙界长老所屠,此后约莫六十年光景之后,大孽界功法横空出世。
有关黄泉大圣所修行的鬼道功法今世记载浅薄,但如若细观其中记载,便不难发现其施展法门与《大孽界》多有相似之处。
再者言,所谓鬼修之道,其中的陈设,心头正一片迷糊,却听身旁传来一震震耳欲聋的鼾声,他寻声看去,却见一位膀大腰圆的年轻人正坐在不远处的木桌旁,以手撑着腮帮子,正不住的发出沉沉鼾声。
胡乐觉得对方有些眼熟,皱着眉头思虑了一会,还不待他理清思绪,屋外却忽的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
喂!吃饭了!那门外之人如此言道,语调颇有些不耐烦的味道。
孙大仁一个激灵,从那无边春色的梦境中清醒了过来,他伸手擦了擦自己嘴角的水渍,正要应和门外之人,可无意间的转头正好对上了从床榻上坐起的胡乐的目光。
在一番并不算麻烦的解释之后,胡乐大概明白了昨日他昏迷之后发生的种种,胡乐也记起了孙大仁等人,在于诸人吃过早饭之后,一心想着回家与自己婆婆报个平安的胡乐也不顾诸人的挽留辞别了众人,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这家伙可不止一次朝着孙大仁等人道谢,闹得孙大仁等人有些不好意思。
待到胡乐离去后, 魏来看向孙大仁等人,诸人暗以为魏来还在想为昨日他们私自请江浣水入府之事而生气,一个个下意识的便低下了头,不敢直视魏来的目光。
昨日你们去何处了?就在诸人暗觉难熬之时,魏来的声音却忽的响起。
孙大仁如蒙大赦,赶忙抬起头言道:昨日龙绣听说城西有一铁匠铺,那铁匠手艺了得,便想让他试试能否将她那把绣剑打理好,以备翰星大会所用。
魏来闻言暗暗点头,龙绣可以说是孙大仁几人之中最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修为不够,便想要依仗那天罡神剑,虽然有些病急乱投医的味道,但总好过如孙大仁与刘青焰一般整日无所事事。
那你们寻到法门了吗?魏来又问道。
那铁匠也无可奈何,似乎龙绣剑上的锈迹还极为麻烦,不是寻常手段便可解决的。孙大仁有些苦恼的摇了摇头。
嗯。魏来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神情平静。
孙大仁见状心头愈发的心虚,他咬了咬牙,正要再说些什么,以为昨日发生的一切做出辩解,可话还未有来得及出口,魏来的声音便再次响起。
既然没有办法,那今日就跟我走吧。
嗯?去哪里?孙大仁疑惑问道,而龙绣与刘青焰也在同一时间朝着魏来递来了询问的目光。
魏来转眸看了三人一眼,淡淡一笑,只吐出了两个字眼:修行。
白马学馆前。
徐玥看向身旁的魏来,神情有些古怪:所以,聘礼呢?
魏来一本正经的摇了摇头:我没有准备聘礼。
伸手扶着自家姐姐轮椅的徐余年眉头抽动,心底暗暗思索着上一个忤逆他阿姐意思的家伙到底落得怎样的下场。放眼整个宁霄城,就是宁川那个妖孽在自己阿姐的面前也得低头俯首,可眼前这家伙却是没有丝毫这方面的自觉。没有自觉也就算了,若是真的不喜欢他的阿姐,那便直言,他阿姐虽然有时候霸道了一些,但还远不至于不近人情,至少不会因此而真的对魏来动手。
可这家伙倒好,今日一大早便带着他的妻子们来到徐府前,先是让徐玥作为担保,将那两位女子送入翰星大会,同时也纠正了之前言说二人是自己妻子的言行。这倒也罢了,之后又让徐玥领着他们来到了白龙学馆。作为徐家在这宁霄城中最重要的产业,白龙学馆名声在外,虽然它并非诸如无涯书院亦或者青冥学宫这般的宗门,只是大多数人启蒙修行之所,但其配备的教习丹药亦或者各种修行所需的器具都是上乘中的上乘,至少整个大燕,除了天子脚下的泰临城,你很难再寻到如白马学馆这样的地方。
当然正因为白马学馆的不凡,寻常人想要进入白马学馆绝非易事。
除开对于学生修为天资的要求外,最大的障碍还是哪怕对于大户人家来说也依然算得不菲的学资。
而就算进了白马学馆,学馆中的各种修行所需的器具也并非全部对学员开放,其中的三六九等依然需要不同数量的学资以作分划。而依靠着徐玥的面子,孙大仁三人直接破例进入了白马学馆的最高等级的学班,这样一笔钱财真正算起来,足以让人惊掉大牙。而魏来依靠着徐玥免去了这些学资也就罢了,可到了所有事情都做完以后,魏来却说他没有准备聘礼,这不就是在明说他在利用徐玥,然后始乱终弃吗?
徐余年暗暗想着,这家伙胆大包天,待会恐怕得被徐玥好生料理,念及此处他暗暗得意,心道那日在翰星榜前,狼狈落败之仇,今日终归得报。
我来吧。正等着看魏来被徐玥收拾的好戏的徐余年忽的听闻魏来如此言道,然后对方便伸手扶住了徐玥轮椅的背后,将徐余年挤到了一侧。
我陪徐姐姐走走。徐余年正要发怒,可魏来却又言道。观那自顾自的架势,似乎丝毫没有得到徐余年应允的意思。
你!徐余年伸手指着魏来,便要说些什么。
好。可话未出口,自家阿姐的声音便在那时响起:余年,你先回去吧,这里有魏公子。
徐余年到了嘴边的话终究没有说出口的机会,他的心底疑惑于到了这时自家阿姐还依然平静的态度,但却不敢多问,只能在愤恨的瞪了魏来一眼后,拂袖而去。
徐家你不选。那你选萧家还是宁家呢?
推着徐玥走在人潮涌动的正阳街上,周围的百姓大都会下意识的朝着二人投来目光,无论是徐家的大小姐,还是魏来这位渐渐在宁霄城中有了些名声的州牧外孙都是足以引起这些寻常百姓注意的存在。但好在二人似乎对于这番际遇都已习以为常,并不将那些或明或暗投注在他们身上的目光放在心上。

为什么一定要选?魏来面对徐玥的问题,皱了皱眉头,反问道。
徐玥大概没有想到魏来还能问出这样的问题,女孩在那时一愣,随即抿嘴一笑。
这多年过去,你还是没变。
魏来闻言却也是一愣,他疑惑道:什么意思?
坐在轮椅上的女孩仰起头看了眉头微皱的少年一眼,然后嘴里轻飘飘的吐出了两个字眼:天真。
徐玥收回了自己的目光,沉眸看着前方人来人往的街道,轻声自语道:我听说你跟那个叫阿橙的姑娘走得很近,那你就应该知道陛下已经下了旨意,将太子遣往宁州。
魏来闻言,不动声色的说道:确实知晓此事,但
我没见过那位皇帝陛下,也并不知道他是否真的有坊间传闻的那般不堪。他或许真的专宠金后,以至于外戚把持朝政,也或许真的猜忌多疑,以至于朝堂上下人人自危。但我觉得他应当没有蠢到看不出自家的儿子们在为什么争得你死我活。魏来的话才说道一半便被徐玥所打断,少女的语调平静,却又带着一股让人难以生出半点质疑的从容。
那既然那位皇帝陛下知道这一切,却仍然将太子派遣到宁州,这其中的用意就很值得玩味了。
陛下的心底若是有了人选,那此刻要做的应当是打压一方,抬高一方,以防他百年之后,这场夺嫡之战最后演变为大燕的内战。如若陛下心底尚且未有定数,那就应当考核二人,或授予官职下放,或委以重任试探。且这二者都得一视同仁,拿捏分寸,免得激起一方猜忌不满,使朝局动荡。
但陛下却偏偏只将太子外派,而外派之地还是如此敏感的宁州,所思所想无非二字。
哪二字?魏来皱眉问道。
平衡。徐玥却吐出了两个让魏来有些莫名其妙的字眼。但好在眼前的少女并无卖关子的恶习,她紧接着便继续说道。
很显然那位皇帝陛下似乎很愿意看到这场夺嫡之争的战火烧得再旺一些,也愿意看到这战火从泰临城烧到宁州。
魏来愈发的迷糊,他暗觉徐玥所言之物多有矛盾之处:这么做对他能有什么好处?
天下都知道五皇子虽无太子之名,却又金后在其后撑腰,朝野上下几乎都看好五皇子能取得这场夺嫡之争的胜利。而太子唯一的救命稻草就是宁州,抓住了宁州,太子才有与金后相争的本钱。太子受皇命亲至宁州,那便是陛下有意将宁州送入太子手中,当然,到最后这宁州太子能拿下多少还得看太子自己的本事。
不过陛下既然这么做了,那就代表陛下希望太子能够拥有足够强大的力量去对抗金后。可同样宁州虽然是大燕不可忽视的力量,但今后十余年宁州会变做什么样,你我都很清楚,陛下既希望太子拥有足够对抗金后的力量,可同时也并不愿意这股力量太过强大,以至于超出他的控制。
说到这这处,徐玥停了下来,她再次抬头看向身后的魏来,嘴角微微上扬,似有笑意。
你的意思是,陛下只是想平衡二者,而并非希望他们中有人胜出?魏来若有所悟的低语道。
徐玥在那时展颜一笑:还不算太笨。
魏来苦笑,随即又问道:可这与我有什么关系?
天下人都觉得陛下年纪已经足够大了,也到了快驾鹤西去的时候,但陛下自己却并没有这样的觉悟,他依然想要用自己的帝王之术平衡这大燕的各方势力,以此坐稳自己的皇位。
徐玥微笑说道:可无论他的身子能支撑多久,在他未死之前,这天下终究还是他的天下,那天下人就得顺着他的意思。五皇子要跟太子斗,不仅仅因为他们要夺嫡,要争那下一任大燕之主,更因为现在的大燕之主要他们斗。有一天他们中的某一位斗不动了,那另一位皇子又会被抬到桌面上,直到其中某一位斗败所有人,又或者陛下真的西去。
关于这朝堂之争魏来还是第一次听闻这样的说法,他不禁在那时脸色一变,神情有些愕然,但细想之后却又暗觉徐玥的说法颇有道理,而这样的道理深处,却又裹挟着一抹让人心底发颤的寒意。
皇子之争,只是这帝王之术的缩影,皇子要斗,臣子亦要斗,宁州同样要斗。
每个人都要做出自己的选择,徐家萧家宁家,可以为自己谋划后路,也可以暂时待价而沽,但最后却一定要有自己的站队。否则大势之下,摇摆不定之人必定最先被双方一同啃食。
而你,是州牧的外孙,唯一的外孙。
你承认这一点也好,不承认也罢,在外人看来,在皇子与陛下看来,这就是事实,你不做选择,他们便会替你做选择。
这样说,你应该懂了吧?
魏来听闻此言,低着头沉默了一会,似乎是被少女此番言论所震惊。
少女也并未打扰魏来,她仰头安静的盯着对方,她能理解对方需要一些时间去消化这些,毕竟朝廷上的门道城府远比世人想象中要复杂与盘根错节。她所言之物也不见得尽是确凿之事,其中依然有诸多需要推敲的地方。但至少多听听这些,对于魏来以后的路会有好处,而这也是她能为他做的并不多的事情之一。
可就在少女想着这些的时候,那少年却忽的眉头舒展,他笑呵呵的看着女孩:徐姐姐说的天真,原来是指这个啊。
难道我说的不对吗?徐玥皱起了眉头,她并不喜欢在如此严肃的话题里,少年却忽然轻挑起来的态度。因为这样的轻挑在某一天可能会要了这个在大燕权力漩涡中摸爬滚打的少年的性命。
当然对。魏来似乎看出了徐玥的不悦,但他脸上的笑容却并未收敛,而是在那时伸手指了指街道上来来往往穿梭不息的人群。
我爹说过,削民力,衡八方,而平天下,此乃帝王之道。而正真的圣贤之道是兴百姓,而盛天下。
我爹不屑朝堂之争,为他的道而死,这六年来,世人笑他痴傻者数不胜数,做儿子的报不了杀父之仇,也证不了他的圣贤之道,但终归不能与那些被他所鄙夷的家伙同流合污,也不能入那他至死都看不上眼的旁人嘴里的‘正道’中去吧?
毕竟做儿子,再没本事,也不能去打老子的脸,徐姐姐,这样说,你应该懂了吧?
徐玥闻言一愣,她仰头看向少年,却见那时,那少年嘴角上扬,眸中光彩熠熠。
恍惚间,就好像当年那个被人嗤笑的书生,又站在了她的背后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