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吐血昏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7章 吐血昏厥
王钰调整好情绪,先发制人道:“刘枭,即使祝家有诸多的罪证,祝文也犯下了太多的过错。但祝家的其他人是无辜的,他们不该遭到如此不公的对待。你一纸命令,他们便流离失所,无家可归了。”
“昏聩之言!”
刘枭一句话就驳斥回去。
眼神中,尽是不屑。
原本,刘枭认为王钰是孔融弟子,是儒家名士,估摸着还有些节操。
现在看来也不过如此。
刘枭眼神锐利,反击道:“祝家的子嗣,都吸食着百姓的民脂民膏,从无半点悔意。本官处置祝家,何错之有?”
“至于祝家无辜之人,本官牵连了吗?该诛杀的诛杀了,该下狱的下狱,该遣散的遣散了,何错之有?”
“倒是你王钰,假惺惺的让本官给祝家一个交代,恐怕是要给你王家一个交代吧。”
“王钰啊,世人都知道你是孔融弟子,是孔门传人,都认为你道德高尚,是谦谦君子,为人正派,但是在本官看来,你浪得虚名。”
“简直是昏聩老贼。”
“本官乃是朝廷命官,你不过是一介布衣。你可以质疑本官的决定,可以上书请求重审,但带着一群人到县衙逼迫本官,这是公然逼官,你是要造反吗?”
刘枭呵斥道:“你王钰,就是一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徒。”
王钰脸色大变。
这一顶帽子,他是绝不会接受的。
一旦承受了刘枭扣下来的这顶帽子,消息传出去,他多年积攒的名声就彻底毁了。
涉及到自身的名声,王钰的眼神也变得凶厉无比,再无之前的柔和平静。
这已经关乎生死了。
到王钰的这把年纪,他最在乎的就是个人名望。如果在半截身子都入土的情况下,还被人扣下一顶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帽子,他以后死了都不能瞑目。
所以,王钰必须反击。
王钰面色铁青,呵斥道:“刘县令,你的话太过了。如果你说不出合理的理由,老夫拼着一死,也要到临淄找齐王评理,找齐国的国相评理。”
刘枭丝毫不惧威胁,强势回答道:“本官之所以敢下论断,自然有一定的道理。”
王钰冷冷道:“老夫洗耳恭听!”
他打起了十二分精神。
刘枭接下来的每一句话,王钰都要仔细的斟酌,再毫不留情的批驳回去,让刘枭哑口无言。然后,他会光明正大的让刘枭无地自容。
此时已经是白热化交锋。
不是你死,便是我亡。
刘枭神态从容镇定,侃侃而谈道:“本官说你不忠,是你上不忠于君王。”
“目无君王之辈,却大谈国法,简直笑话。你王钰的眼中,如果有天子,如果还有国法,心中但凡有一丝为国谋划的念头,就不会纠集了王瑾和广县一帮人到县衙来闹事。”
“本官行事秉正,自是不惧。”
“可退一步想,如果本官所做之事有所欠妥呢?”
“你王钰今天的举动,就会让本官在广县威信尽失,再无法治理好广县。一个失去了威望,被你王钰扫尽颜面的县令,还如何立足广县?届时,广县的一众佐吏各自为政,不听号令,最终受害的无疑是广县的万千百姓。”
“你既然忧心国事,忧心百姓,想要劝谏本官,为什么不单独到县衙拜谒?以你王钰的身份,在广县哪里去不得,要见本官更是轻而易举。”
“你心中有疑惑,私底下提出来,本官自当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如此一来,既全了你的爱国之心,也全了本官的颜面。”
“唉……”
刘枭叹息一声,说道:“可惜,你只想着自己耀武扬威,只想着一己之利,只想着王家的利益,根本考虑过万千百姓?没有忠君之心。本官说你不忠于天子,不忠于黎民百姓,何错之有?”
王钰咕咚咽了口唾沫。
他眼神惊骇。
刘枭这小子年纪轻轻,但一张嘴贼厉害,太会扣帽子了。在王钰看来,刘枭的话完全是诡辩,是故意给他扣帽子,他根本就没往这么方面想。
但经由刘枭一说,他却难以反驳。
事实就是如此。
他有更好的劝谏方式,但最终,却选择了带着人到县衙问罪的方式,结果把事情闹大了。

事实上,这是王瑾安排的。
但王瑾是他的儿子,便等于是他安排的。
被儿子坑了!
王钰的内心,生出了这般想法。
刘枭一击得势,继续说道:“本官曾翻阅县志,看到你王家历代的情况。王家历代都是读书人,家风甚严。你王钰的曾祖,曾担任青州刺史,替天子牧守一方,令青州百姓安宁。”
“你的祖父曾担任琅琊国相,辅佐琅琊王,治理百姓,卓有成效。”
“你的父亲没有入仕,却师从名家,是名扬青州的大儒。”
“王家历代,可谓家风高亮。”
“然而到你王钰这一代,看看膝下的子嗣吧。王瑾为了一己之私,和祝文勾结,为祝家提供各种便利,通过祝家榨取百姓的利益。”
“你的嫡孙王朋,欺男霸女,横行霸道,肆无忌惮在广县的抢夺财物。在广县内,王朋便是一大祸害,令百姓深恶痛恨。”
“儿、孙皆如此,这都是你的错,你对得起历代王家的先祖吗?”
“王家传下来的家风,又到哪里去了?为什么如今,百姓提及王家,都纷纷摇头。王家的风评如此差,原因在哪里呢?”
“本官看,这原因就在你王钰的身上。你持身不正,令膝下的子嗣横行霸道。”
“这都是你王钰造成的。”
刘枭语气愈发严厉,呵斥道:“本官说你不孝祖宗,有何不妥?”
蹬!蹬!
王钰被说得面色铁青,连连后退了两步。他布满褶子的老脸上,神情不断的变化,眼眸深处竟是浮现出一抹忌惮和畏惧了。
刘枭的准备太充分了。
算算时间,刘枭才初到广县,就把王家的消息打探得如此清楚,分明是早有准备。
或者说,刘枭等着他的。
王钰的胸腔起复不定,呼吸都急促了起来,一时间脑中思绪纷纷,竟是有些慌乱。
刘枭却没有停下,继续说道:“本官说你不仁不义,是因为你执掌王家期间,毫无建树。广县遭到贼匪攻打,万千百姓陷入危机的时候,你可曾援助?”
“没有,你躲了起来。”
“广县遭灾,百姓穷苦不堪,活不下去的时候,你也没有救助百姓。”
“你还是躲了起来。”
“常言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王家已非昔日的王家,今日的王家,财富颇丰,有足够的力量和能力助无辜百姓,但王家却冷眼视之。”
“这是标榜仁义,标榜道德高尚的王钰该做的吗?”
刘枭摇了摇头,叹息道:“你王钰师从孔融,学成归来却只顾自身,没有兼济天下之心,没有扶危救困之心,对得起一身所学吗?依本官看,你不仅不仁不义,甚至是薄情寡恩。”
“够了!”
王钰大吼一声。
他被刘枭说得一无是处,胸腔中尽是怒火。他瞪大眸子,浑浊的眼中透着浓郁怒火,咬牙切齿道:“你一介小儿,有什么资格评判老夫。”
刘枭道:“本官如何不能评判?”
“你不够资格。”
王钰大袖一拂,断然道。
刘枭却是笑着摇头,回答道:“天下事,天下人说。你王钰沽名钓誉,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不仅本官能说,万千百姓都能说。如此厚颜无耻,薄情寡恩之人,本官简直不愿和你站在一起。”
王钰听得怒火上涌。
他胸腔不停的起伏,怒火攻心,一口气血便冲了上来。
“噗!”
王钰喉头一甜,张嘴喷出了鲜血。
他眼睛一闭,清瘦的身体骤然就瘫软了下去,竟是摇摇欲坠要往地上倒下。
“爹!”
王瑾见状,心中慌了神,但还是一个箭步上前,搀扶着王钰。
王钰是王家的顶梁柱。
如果王钰倒下了,王家就危险了。
周麟站在人群中,看到王钰吐血昏倒的一幕,心中也暗道刘枭厉害。一番诡辩的言论,竟然生生骂晕了王钰。
刘枭把王家众人的神态看在眼中,心中冷笑,他没有打算放过王钰和王瑾。
对敌人,刘枭不会心软。
对敌人的心软,会让敌人喘息休整,最终便会转化为对自己的残忍。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