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两相权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世子这话透着几重意思。比那奏报来得令姜昱百味陈杂。
此番大房捐白银万两,绕过官府正当举孝廉一途,等不及来年朝廷指派官职。竟私下贿赂南阳郡下辖武安县县令,买来一个县丞小吏。
世子话里提及姜家为人算计,可见其中必有内情。
姜昱稍一作想,便琢磨出几分厉害来。这是有人背地里使手段,欲借受国公府抬举的姜氏一门,拉扯出卖官鬻爵的大案。既可废掉姜氏这枚棋子,又可借此参国公爷一本。
赵国公官至三公之御史大夫,权职便是监察百官。若然治下不严,派系之中闹出如此丑事,当可想象,国公府要如何被人落了颜面。
加之文王才因顾氏失了御邢监这柄利刃,此番若是借题发挥,世子一番布置,难保不会有失。
这样大的罪名,不说姜氏能否担待。便是背后那人,也不会就此放过。必会死死攀咬,坐实买官这等抄九族的大罪。
姜昱心中惊怒渐起。大房老爷姜平,庸碌为,一步踏错,牵连何止大房几十口人。连带郡守府,也被他卷入其中。
只世子后半句话,透出必会保全姜瑗,方才令姜昱心下稍安。这位既明着应下“一世荣华”,便不该是刻意栽培她,日后养了,做国公府细作。
再想得深些,这位肯如此用心,显是对姜瑗非同一般。正好应了姜昱心头隐隐所想,越发觉得七姑娘前路堪忧。
屋里静得出奇,除去茶盏偶尔清脆叩响,两人一坐一立,皆不是多话之人。
许久过后,上首那人沉声道,“你意下如何?剪了那祸根子,以免你二房日后为他所累。今次之事,有国公府替你姜家料理干净。若然再有下回,便怪不得顾氏不念旧情。”
这话问得客气,姜昱知晓,世子此言,绝非问过他姜家意思。
终究打断骨头还连着筋的。大房虽不济,到底是老太爷嫡出一脉。姜昱沉吟,念在血脉亲恩上,想着若能保大老爷性命,便再争取一回。
“敢问世子,此番布局,设计我姜家那人……”
顾衍屈指在条几上轻击三下,挑眉看他。“明白了?”
低垂着眼睑,姜昱略显消瘦的脸上决然一凜。原是那位,文王三子——公子成!
难怪此人处心积虑,欲借姜家扫国公府颜面。世子此番斩那曹智落马,那人不正是出自公子成外家,巍氏一党。
报复来得,迁怒也!正因如此,姜家大房,此番绝难全身而退。
姜昱想明白其中诡诈,需掂量,面色已肃然一正。朝着那人躬身一礼,隐有感激。
“姜家出此纰漏,有劳世子费心。此事但凭世子做主,郡守府绝二话。”
“哦?”这倒是出乎顾衍意料。“这是替你父兄拿了主意?就不怕日后被人得知,族中除名。”
轻嗤一声,姜昱背脊笔挺,斜飞入鬓的眉眼飞扬,迎着光华,竟与她眉目间三分相像。
“乱世将起,在这吃人不吐骨头的世道,姜昱只知,需得倾力护持值得庇护之人。阿瑗年幼,尚懂得使计离间与大房往来。虽则生受姜春一掌,却绝了大房打三妹妹婚事的主意。亦使得郡守府对大房行事尤为不满。如今能彻底断绝大房生事,保我姜氏虞,我又何需瞻前顾后,犹疑不决。”

若然此次世子挡在前头,公子成欲对姜家出手,姜家怕是在劫难逃。
不想他竟如此果断,倒叫顾衍刮目相看。他兄妹二人,对郡守府倒是一个姿态,维护得紧。
“此事需知会旁人。只等着过段时日,回老家奔丧即可。”
言谈间一条人命,便就此去了……
姜昱退出门来,望着天井辽阔苍穹,怔然仰望许久,挥一挥袖袍,走得愈发坚定从容。
他此来是为求得世子高抬贵手,放了阿瑗过安生日子。国公府不适合她,权势争斗非她所喜。
可那人根本不与他说破,只丢下一份奏报,便让他知晓他一心以为是为阿瑗着想,到头来,没有那人庇佑,他连保她性命都难。又有何面目大言不惭,说要与她太平安乐。
想通这茬,心头反倒轻起来。说到底,世事不由人。阿瑗,也逃不开去。
之前让她应他之事,到了今日,需得改一改。
“又要应二哥哥一事?”这人去而复返,一日里两次登门已是反常。如今开口便是讨要她允诺,七姑娘抿唇看他,显然不乐意了。
“上回不是说好。一不可隐瞒要紧事,二不可与世子牵扯太深。两样都应了,为的什么又凭空添了一件?”被人管束,条条款款,终归都是规矩,哪里是好玩儿的。
看她瘪嘴,他探身隔着条几,摸摸她脑袋。“第二条作罢。只需你自尊自爱,姑娘家莫失矜持。”
起先还没听明白,等她慢慢嚼出些味儿来,小脸渐渐涨得通红。也顾不上手里还打着团扇坠子,随手扔了针线簸箩里,怒哼哼拿眼瞪他。
“二哥哥把阿瑗当了什么人?莫以为阿瑗眼皮子浅,连日来与世子和睦些,便是打着攀龙附凤的算盘,想着进国公府做侍妾不成?”
越说越来气,索性跳下杌凳,立在他跟前直言不讳。
“二哥哥,阿瑗才十岁。不说世子,你倒去问问,与世子年岁相仿的大哥哥,他可会瞧上毛都没长齐,身条直板儿似的小丫头。既是不能,我又何必傻乎乎往前凑。你与其担心阿瑗会被世子那张俊脸迷得找不着北,被国公府富贵砸得奴颜婢膝,还不如将来替阿瑗相看个门当户对,有担当的本分人。你说是与不是?”
小姑娘义正言辞发了通火气,驳得姜昱哑口言,眉心直跳。
这还真是……他与世子避讳着不能言说之事,到了她头上,嬉笑怒骂,怪他多想。
由此可知她对那位,是真没存了别的心思。莫不然,不会如此大咧咧放在嘴上,一点儿也不害臊。
想着那位在她身上下的功夫,因她一人,连带姜家二房也多有照看。再听她一席话,虽则粗鄙些,常人听来,合情合理。也难怪她迟钝至此。
只可惜,那位显然不在常人之列。
姜昱眼看她底气十足,昂首出去,突然记起一句市井老话。世子那厢,至今还是剃头担子——一头热的。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