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忙活了一夜还不够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笑,端起一杯酒一饮而下,然后说道:“云珠姑娘歌喉甚美,听之绕梁三日而不绝,琴技又是一等一的好,某家也写过一首锦瑟,就送与云珠姑娘了。” 他先前让云珠去取笔墨纸砚,其间虽然与李昭等人说笑,但是在心里已经在琢磨把谁的诗词借来用用最应景,想了一圈,才想到了李商隐的锦瑟,又盘算了一下李商隐现在还没有出生,那么借他的诗词来用用也就不会露馅了。 云珠在笔上沾饱了墨汁,紧张的看着张墨。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张墨阴阳顿挫的将锦瑟一诗背了下来。他有意的放慢了速度,好让云珠能够从容的记下来。 云珠记完了以后,自己又低声的诵读了一遍,眼中已经有泪水盈眶,这诗词明明就是写自己的啊。 李昭吃惊不已,他努力的回想了一下,自己的确没有听过这首诗,他转头看了看其他人,见其他人也在彼此目视,就知道他们也是没有听说过,那么这首诗词很有可能就是张墨自己做的了,而且可能是即兴赋诗,否则也不能如此的应景啊。 罗老二虽然自己做不得诗词,但是并不代表他听不懂好坏,毕竟也是能够读书写字的人,因此张墨一念完,他便拍掌叫道:“二郎好诗!二郎好诗!” 裴浩然向来就是以罗老二为风向标,见罗老二叫好,他也跟着叫好,连词儿都没变:“二郎好诗!二郎好诗!” 张墨笑骂了一句说道:“屁的个二郎好诗?是姑娘们好湿才是。” 罗老二他们两个还没听出张墨暗里的含义,李昭却是听明白了,直指张墨哈哈笑道:“二郎,你这个家伙太坏了,这也能让你带偏了,姑娘们的确好湿。” 李昭这么一说,房间里的男人女人都懂了,顿时就是一阵爆笑,就连那个姓郑的也没有忍住。 “二郎这首锦瑟真真的是上乘之作。”大家笑完了以后,李昭便说道:“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就凭这两句,这首锦瑟三日之内一定传遍长安城啊。二郎,这是你现作的吧?” 张墨摇了摇头,笑道:“哪里是现作的,小弟可是没有那个水平,只是这首诗比较应景而已。”风头可以出,但是也不能太过了。 那姓郑的插嘴道:“张兄,这是一首诗,还有一厥词呢?” 这时大家都觉得这个姓郑的有些过了,人家已经做出了一首诗,已经证明了实力,你还这么步步紧逼,那就是不为人子了。凡事都要适可而止,你这样不依不饶的,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你心胸狭小,这样的人就不值得深交了。 那姓郑的并没有觉得自己的行为已经很不当了,他只是觉得张墨或许是请别人代笔作好的,只是应景的背出来而已。他心中不忿,就又将了张墨一军。 张墨一拍脑门,笑道:“要不是郑兄提醒,张墨都忘记还有一厥词呢。”说完对那云珠笑道:“云珠姑娘,现在准备记下来啊,某家唱给你听,看看某家的曲子写得可好。”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一厥苏轼的水调歌头,一曲王菲的冷艳唱法,加上张墨略作嘶哑的嗓音,简直就是完美。 一时间整个房间里静寂无声。 “二郎,能再吟唱一遍吗?”李昭轻声问道。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这是天道使然啊,二郎的词,说得透亮,二郎,可否再吟唱一遍。”那个孙振朝着张墨抱了抱拳。 张墨点了点头,又从头唱起,唱了第一句,那个云珠的瑶琴已经奏响,跟着张墨的唱出来的曲调应和,让这首水调歌头更增加了一些韵味。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唱到最后,张墨把这两句副歌反复的吟唱,很快李昭就参与了进来,接着就是云珠,然后房间里除了那个姓郑的以外,其余的人都参与了吟唱。 又是一夜醉酒。 张墨原本不想喝的,但是架不住众人相劝,推却不过,只能喝多了。 好在太白酒就算是喝多了,也不上头,第二天一早起来,几趟拳脚打完之后,酒气也就散发了出去。 “张公子起得好早啊!”一个柔媚的女声传来,张墨转头看去,正是昨晚的那个歌姬云珠,背着手站在花丛边上,头发也有些凌乱,穿的却是昨夜的衣裳,笑盈盈的看着自己,便笑道:“习惯了早起,云珠姑娘起得也很早啊。” “人家就没有睡,昨晚到今早,人家把张公子的曲谱编出来了,您看看奴家写的对是不对?”云珠歪着头嘻嘻一笑,从背后拿出十几张纸来,轻盈的走上前来,双手托着递到张墨面前。 张墨接过来一看,却是工尺曲谱,顿时就愣住了,这个东西自己看不懂啊。 “云珠姑娘,张某可不懂曲谱,这个东西是它认识我,我不认识它啊?” “公子你骗我,你唱得那么好,又是人家没有听过的曲调,你就是不想教云珠。”那个云珠小嘴一撅,娇憨的样子很是可爱。 张墨两首一摊说道:“我真的不懂啊,那曲子就是哼得多了,不小心就哼成了那个样子。” “人家不信。”云珠娇嗔道。 “哎呀,你们两个忙了一夜没睡吗?”李昭的声音从窗户里传来:“二郎你跟云珠姑娘真是情真意切啊,这都忙活了一夜还不够啊?在这儿晨练呢?” 云珠哎呀一声,双手捂着脸就跑了。 【作者题外话】:老虎笨拙,写东西很慢,为了每天的万更,从上午十点开始写,一直写到凌晨一两点钟,中间除了做饭吃饭都在写。这么努力,把你的银票给老虎好吗?拜托了。三天以后,才知道这个罗老二的家族背景也不简单,罗二的阿耶是户部左侍郎罗延中,他的耶耶更是厉害了,曾经担任过中书令,真正的位高权重之人。这让他觉得自己的运气实在是太好了,逛了一次青楼,就抓到这么一条大鱼。 唐人爱诗词,已经爱到了痴迷的状态,张墨的一首诗一厥词果然如李昭所说,三天里就在长安城内传唱开来,首唱的云珠也因此名声大噪。 而张墨这一介武夫,也在长安城里火了起来,俘虏了众多的墨鱼粉。同时张墨自己杜撰出来的玉面小郎君这一个江湖名号,也随着李昭和罗老二的大嘴巴,在长安城内传开,以至于张墨被传成了玉树临风、貌似潘安、容比宋玉似的美男子,不知道多少怀春的少女梦寐一见,死而无憾。 但是也有持怀疑态度的,特别是那些文人。自古以来,文人相轻已经成为了习惯,虽然他们不好摘指那一诗一词,但是可以从张墨的人品上下工夫,于是张墨这个剽窃惯犯的形象就出现在长安城的文人圈里,并为众文人所鄙夷。 当然,这一切张墨都不知道,因为这些天他也很忙,忙着布置新买来的院子。家具、桌椅、床榻等等,都要张墨自己去定,没办法,李家在长安城就没有别人了,而穆赤丹增那帮家伙的眼光他又信不过,只好亲力亲为。 忙了四五天,该买的东西都买了,就等着院子的油漆干了,就可以搬进去了。这日又是忙到了接近天黑,张墨才带着穆赤丹增几个人回到客栈。 刚刚进到宴宾楼的正堂,就有一个人迎了上来,朝着张墨施礼道:“小郎君,可算是找到您了。” 张墨一愣,看着眼前这个人很眼熟,就是想不起在哪里见过了,便问道:“你是?” “小郎君不记得小人了?小人是康王府的,一直跟着五郎君的,小的叫路宽。” “啊,想起来了,我说你这么眼熟呢。”张墨笑道:“跟着五郎的人很多,也没太注意到你。是五郎让你来找我的?” 那路宽说道:“正是,昨日就找小郎君一天了,小郎君赶紧换身衣服跟小的走吧,珲春郡王府今日诗会,前日五郎君答应了一定会请到您,就是五郎君一直忘记问您住在哪里了,结果我们昨日就找了一天,今天才打听到您住在这里,还是问那些拉脚的才知道。” “珲春王府诗会?请某家作甚?”张墨问道。 那路宽笑道:“小郎君的诗词名震长安,想请小郎君的人多了去了,只是能找到小郎君的人不多罢了,小郎君快些吧,五郎君怕是等得急了。” 我靠,这就名震长安了?张墨心里大吃一惊,这传播速度也太快了吧?这才几天啊!? 既然是李昭出面请人的,这个面子张墨一定要给的,因此也没有那么多的废话,让穆赤丹增等人自由活动以后,他换了一身衣服就跟着路宽走了。 那些郡王大部分都住在皇城内,珲春王府也是一样。张墨在康王府跟李昭碰头了以后,就与李昭同乘一车直奔珲春王府。 诗会在大唐是最为风雅的活动,几乎每个名门望族以及皇亲贵胄都会定时或是不定时的举行诗会。当然,诗会也不一定都是诗词比赛的形式,多是请许多知名的歌姬吟唱名家大作,或者是吟唱现场的佳作。 当然,若是能够请到当时很有名气的诗词大家驾临的话,那就是很有面子的事情了,也体现出举办诗会的那个家族的底蕴。 只是诗词大家毕竟是很少的,而举办诗会的人家又多了一些,再加上那些诗词大家都是有各种各样的怪癖,你就是请了,人家也未必就会去,因此是狼多肉少,典型的卖方市场。 这也就是张墨的名气刚刚在长安城传开,就有人相邀的主要原因。而且像张墨这种诗坛新贵,往往就是大家竞相邀请的对象。 而且能够请到诗坛新秀进行首秀的人,那面子就会更大一些。 李昭这两天一直没找到张墨,也是着急上火的,他都把话放出去了,说长安城内只有他能够请到张墨,如果找不到张墨的话,他的这个面子丢得就大了。因此张墨的到来,让他大松了一口气。 “二郎,哥哥为了帮你传名,可是没少出力啊,这次珲春王府诗会,你可得多露几手啊,给五哥我长长面子,我可是吹出去了,说你不论诗词,张口就来。”马车中,李昭对张墨叮嘱道。 张墨心里有点苦,这是要当复读机的架势啊。 他原本就是想借着几首诗词在长安弄出点名气了,这样以后不论往哪个圈子里混都容易一些。他可是知道在大唐时期,做得一手好诗词就可以青云直上,笑傲士林,甚至是高官得做。当年的李太白就是活生生的例子,要不是他张狂得过了头,得罪了高力士,他的日子会过得更轻松写意。 “五哥,小弟我肚子里就那么点存货,哪里有信手拈来的本事啊,要是搞砸了你可别怪我啊。”张墨笑道。 对于当复读机张墨还是很有把握的,当年为了带着儿子走上文学之路,他在儿子四五岁的时候就陪着儿子一起背诗词,数年积累下来的存货,用在大唐忽悠一下人还是足够的。 只要不考较四书五经,经典子集,他张墨就没什么可怕的,就算是有人考较这些,他也已经想好了对策,那就是你一个唐唐的文人学子欺负一个大头兵,你好意思吗? 李昭哼了一声说道:“你别忽悠我,你的底子我虽然不知道,但是你擅长什么,我还猜得出来,别忘了,你五哥我外号可是花诸葛,跟我动心眼,你还嫩点。” 张墨哈哈笑道:“忽悠谁也不会忽悠你啊,我还指望你帮我把太白酒在长安城卖开呢。” 李昭笑道:“太白酒还用我帮忙吗?你站在大街上喊一嗓子就足够了。” 张墨苦笑一声,说道:“现在太白酒在长安,就如同小儿执金,窥觊者众啊。” “嗯?这话怎么说?”李昭问道。 【作者题外话】:第三更,今天下午帮着患者配胃药,忙到五点多才搞定,这一章来得晚了一些,但是银票该要还得要,哈哈,银票给老虎吧。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