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一个基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仔细的看了几遍,然后对着三个传令兵说道:“告诉穆赤丹增,就在二号伏击点设伏,记得让他们全部换装,剿杀的过程中不许说汉话,全部以手势传令,违反者斩。” 那三个传令兵齐声应是,施了一个军礼以后,便调转马头,疾驰而去。 现在张墨身边也就是百余人,他便高声喝道:“全部停下,换装。”喊完,他也跳下马来。见赵赫还坐在马上,便笑道:“赵兄,军令是下马换装,怎么还坐在马上?” “哦,抱歉抱歉。”赵赫尴尬的一笑,忙跟着跳下马来。虽然跟着张墨等人行军了十几天,但是他还没有将自己融入到张墨的军中,一直保持着一个外人的角色。 张墨的亲兵给张墨拿来了吐蕃人的衣服,这一套是专门给张墨准备的,按照张墨的要求,洗的干干净净的。张墨原本就不习惯穿别人的衣服,更不要说脏兮兮的了,这套衣服他让亲兵洗了三次。 分到赵赫手里的衣服就不一样了,根本就没有浆洗过,看上去就令人直起鸡皮疙瘩。 “二郎。” 赵赫刚开口叫了一声,就被张墨阻止道:“叫将军,或者叫旅帅都可以,现在是战时,只有官称。” 赵赫点了点头,重新说道:“旅帅,能不能给我一套干净的衣服?这衣服太脏了。” 张墨摇了摇头,笑道:“不可能,只有这一套干净的衣服,这是我让他们专门洗出来给我的。你得穿那些脏衣服,你见吐蕃人有干净的吗?你穿得干干净净的,还像是吐蕃人吗?” “这不公平,为什么你能穿干净的?”赵赫叫道。 “因为我是旅帅,而你不是,你现在连我的兵都不是,你就是一个来凑热闹的,你有什么资格挑挑拣拣的?等你也做了官,下面一大把的兵,你也可以像我这么干。”张墨口中说着,但是手上却没有停下来,说话的功夫,已经将吐蕃的长袍子穿在身上,多出来的塞进腰里,一眼看去,整个一个吐蕃帅小伙,还是很干净的那种。 赵赫提着那两件衣服犹豫着穿是不穿,张墨就笑道:“还有十息的时间,如果你穿不上的话,你就留在这里好了。” 赵赫一听,也顾不得干净不干净了,三两下就将衣服套在身上。别说,这身衣服加上他那一脸的大胡子,真的很有吐蕃人的味道。 张墨纵身上马,扫了一眼,见所有人都换好了衣服,骑在马上了,他便高声喝道:“全体上装备。”他说着,从马背上的一个包裹中取出连射弩,回手递给赵赫说道:“问问别人怎么用。”接着他有在马身旁边取出了一具连射弩,几下子就打开了。 “全体注意,伏击点就在十里之外,吐蕃人距离伏击点只有四里路,全体整备,快马疾行,见到吐蕃人即刻冲阵连射。”张墨坐在马上,一手持着连射弩,一边喝道:“全体都有了,出发。” 随着张墨的军令下达,百余人即刻以四匹马为一排,疾冲而出。 到了张墨出击的时候,他转头对赵赫喝道:“跟紧了,不要乱了队形。” 穆赤丹增选择的伏击地点很好,两边的山势并不算高,要想骑马冲上去却是很难,但是从上面冲下来却是容易之极。而且两边山丘连成一片,就算是吐蕃人想绕道走也不可能,因为马车根本就无法通行。 整个山坳足有三里长短,刚好最适合伏击吐蕃人这样的小队伍。五百人进到这样的山坳里,刚好可以全部进去,用不着掐头去尾了。 躲在山上的穆赤丹增等人,在马嘴上都绑了束口的布条,防止战马叫出声来,已经摆好了冲击阵型。他们这一拨人有五十人左右,余下的人被雷生带着躲在山下的一片树林中,在那里布下了绊马索以及大树枝等等。 眼看着吐蕃人派出来的斥候在附近转了两趟,也没有发现什么异常,后面的那五百余人已经开始进入到了伏击圈内。 看着那些吐蕃人进到了山坳的一半处,穆赤丹增朝着所有的人做了一个预备的手势,接着手臂向前一挥,自己先是冲了出去。同时他手中的弓箭已经准备好了三支箭矢,他现在手中用的是强弓,这是他的特长,其目的便是先射杀吐蕃人中的首领。 随着穆赤丹增冲出去,其余的特种兵也跟着冲了出去,人手一具连射弩。 穆赤丹增等人一出来,先是引起了吐蕃人的一阵慌乱,随即看到穆赤丹增等人只有五十余人,顿时就放松下来。吐蕃人的首领大声呼喝了几声,即刻有两百人从队伍中分离出来,举着弯刀,一边嚎叫着一边朝着穆赤丹增等人冲了过来。 “举弩!”穆赤丹增大喝一声,他用的是吐蕃语,这句话他已经教会了身边这些人。 众人的连射弩随即架在了身前。 看着那些吐蕃人靠近来,还有六七十步的时候,穆赤丹增强弓举起,三支铁箭已经挂在弓弦上,然后看好了两百步之外的一个吐蕃人首领,弓弦拉紧,手指一松,一直铁箭便嗖的一声射了出去。接着第二支铁箭就搭在了弓弦上。 穆赤丹增的铁箭就是信号,即刻所有人的连射弩就开始发威,眨眼的功夫,就是五波弩箭射出,这在张墨的特种兵里叫一个基数。五波弩箭为一个基数。 这时穆赤丹增的铁箭已经射出了三支,那个吐蕃人的首领就死在穆赤丹增的第三支铁箭之下。 五波弩箭射出,众人已经冲到了那些吐蕃人的身前二十步远,接着又一个基数的弩箭接连射出。五百余支弩箭几乎是近身射出,吐蕃人的袍子根本阻挡不住弩箭,就是十几个呼吸的时间,冲上来的两百余吐蕃人只剩下了十几个。 这时余下的吐蕃人已经乱了套,因为首领已经被铁箭射死,有人大声呼喝着指挥,却是没有几个人听。 雷生那边见到穆赤丹增已经动手了,便总树林中冲出来,当穆赤丹增等人的第二个基数射完,雷生他们的第一个基数已经射了出去,直接射向余下的那三百多个吐蕃人。 【作者题外话】:因为以为读者的认真点评,本书上了一周趣评,就在首页的上方一行通报栏中,点击可以进入。因此今天加更,作为庆贺。各位,老虎这么辛苦,还有银票吗?给老虎吧。把握得很好,当山坳中大乱的时候,他已经带着人冲进山坳。这个时候也不用什么号令了,直接冲上去便是。 虽然双方都穿着吐蕃人的衣服,但是张墨等人的头上都绑了一个红色的布条,很好分辨,冲进去以后,看着头上没有红色布条的直接攒射便是。 余下的那些吐蕃人根本就没有什么反抗的余地,他们没有见过如此密集的弩箭急射,落马的人数越多他们便越惊慌,想要组织起有效的反抗根本就不可能。原本他们就乱成了一团,如今张墨又带着人冲了进来,他们已经毫无反抗之力,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被屠杀。 赵赫根本就没有机会冲上去,他被张墨拉到了后面,这种时候已经不差他们两个人了。 赵赫没有上阵厮杀过,也没有经过训练,张墨很怕他上去以后,手忙脚乱的被人家一刀斩落马下,那就实在是太可惜了。张墨是准备把赵赫当成一个得力的手下来培养的,在军中弄到一个有学问又喜好军事的人实在是太难了。 半柱香的时间过去,五百余人的吐蕃人队伍全部已经落马,即使有一些没有被弩箭射死的,也死在了那些特种兵的刀下。 赵赫现在已经看傻了,他现在真的相信张墨的兵就是整个大唐战力最强的了。 “旅帅,你的兵似乎根们就没有冲杀,全部是靠着弩箭之力。”赵赫说道。 张墨笑道:“杀敌就是杀敌,至于用什么方法杀敌,那就无所谓了。至于冲杀,对我的兵来说,不到最后决战的时候,我不会让他们与敌人兵刃相接。我希望那一天来得越晚越好。” 这时穆赤丹增纵马走到张墨面前,行了一个军礼,说道:“启禀旅帅,敌人已经全部肃清,现在正在清理活口。” “战损如何?”张墨问道。 “战死七人,伤五人。” 张墨的眉头一皱,说道:“即刻清理战场,战死的兄弟用马车带着,找个地方烧了,带着骨灰回去,伤员一定要按照条例包扎。有没有按照我的意思放走几个吐蕃人?” 穆赤丹增说道:“放走了七八个人,旅帅放心,他们不知道是我们有意放走的。” 张墨点了点头,说道:“去吧,把战场清理干净,整理所有的马匹车马,然后我们便回商州城,记着,把那些吐蕃人的衣服都扒了,放在车上一起带走。” 穆赤丹增应了一声是,转身去忙了。 “人都死了,为什么还要扒掉他们的衣服,没有必要吧?”赵赫有些不理解张墨的做法,便开口问道。 张墨笑道:“吐蕃人穷苦,每次征战必然会扒掉战死者的衣服带走,不论是敌人的还是自己人的。我们要是不扒掉他们的衣服,吐蕃人怎么会相信这些人是死在自己人的手中?那我们的计策就失败了。” 赵赫叹道:“旅帅考虑得周全,某家就不知道吐蕃人有这样的习俗。” 张墨说道:“战场上厮杀,比的并不是谁的兵多谁就一定赢,同时还要比谁准备得周密,地理、气候、装备、士气、单兵战力、天气、布局等等都要在考虑之内。 同时也要仔细了解对手的情况,比如对方将帅的性格、用兵的手段和技巧、对方的士气和装备等等,只有掌握了这些东西,才能有的放矢,让自己一方的胜算大增。 比如这次剿杀这些吐蕃人,我就做了很多细致的准备,我知道他们的人数、运送的物资多少,行军的路线,他们的武器装备,以及吐蕃人的作战特点,也了解我自己手中的士卒的战力如何,同时也知道道路上哪些地方适合伏击,然后再有针对性的做出计划,这才有了这次伏击的成功。 把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就是我用两百人伏击五百人的信心,诸多因素缺一不可。赵兄,现在你还觉得张墨用两百人剿杀五百人很可笑吗?” 赵赫朝着张墨抱拳施礼,神情恭谨的说道:“赵赫错了,到此时赵赫才知道这用兵还要如此的缜密,以前赵赫自认为读了几本兵书就能叱呵战场,如今才知道赵赫要学的东西还有许多,赵赫多谢旅帅指点。” 张墨抱拳回了一礼,笑道:“赵兄,如今战事已停,这旅帅二字就不用再说了,咱们还是兄弟相称。咱们去那边歇息一下,这里由他们处理便是。”说着跳下马来,牵着战马朝着一处平坦的地方走了过去。 二人在一处树荫下坐了,张墨说道:“这兵书一定是要读的,而且还要吃透,但是要想靠着饱读兵书就能指挥大军征战的话,那就会贻笑大方了。 写兵书的人都是军事大家,他们写出来的书,都是高屋建瓴的,都是着眼于战事全局,用我的理解说,就是谋算的都是大战略,但是在战术上面他们就没有细写了。 但是战场上对阵靠的还是战术,既然是战术,就是对细节的把控,只有着眼于细节,才能有在战事中占到主动。” 赵赫听着张墨讲述,同时在心里与自己读过的兵书相对照,发现张墨说得句句在理,不由得心中极为感佩。 “张老弟说得极有道理,对赵赫来说,可以说是醍醐灌顶。”赵赫叹息一声说道:“某家以前将这战阵之事想得太过简单了。” 张墨笑道:“想简单了也没什么,到战场上走几次就知道怎么回事了,我第一次上战场的时候也是跟赵兄你想得一样简单,在战场上走过几次就想得不同了。赵兄,你可曾想过我为什么要带着你来看如何剿杀这些吐蕃人吗?” 赵赫抱拳说道:“张老弟请指教。” 张墨笑道:“指教不敢。张墨第一次见到赵兄时,就听赵兄说热衷于战阵厮杀,某家就觉得赵兄天生就应该是为这战场而生的。因为你喜欢,你就会去钻研,就会去认真的学习,仔细的体悟与总结,只有这样的人才可能成为军事大家,成为一代名将。 张墨很想赵兄成为一代战神,成为我大唐的中流砥柱。某家年纪虽小,但是却想看着我大唐中兴,某家想把自己的名字刻在凌烟阁中,不知赵兄可愿与张墨同行?” 【作者题外话】:今天的第一更来了,现在刚过十二点,新一天的银票也有了,投给老虎吧!老虎拜谢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