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印书盛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付上面的检查都是想办法把自己打扮得好一些,光鲜亮丽一些,生怕上面的人觉着自己无能,或者是懈怠,唯有商州的特种兵大队是反其道而行之,好好的一个干净整洁的大营在三天之后就变得乱糟糟,就连营房也变成了脏兮兮的。 张墨甚至让人把那几百套健身器材都拆了,送到大志工业开发区的库房里去了。 “旅帅,您看看还有什么要整改的?”赵赫就跟在张墨身后巡视着西城大营。 “也就这样吧,弄得太烂也不行。”张墨点了点头,接着叹道:“唉……,你说做点事情容易吗?这一天天的就是瞎折腾。” 赵赫笑道:“这也就是旅帅您的职位还不够高,要是能坐到防御使或者是节度使的位置上,谁还会没事就跑来找您的麻烦?” 张墨摸了摸鼻子,说道“军功啊,要是没有军功,我还不知道要熬多少年才能坐到防御使的位置上去。节度使咱们不敢想,能坐到防御使的位置就可以了,至少没有那么多的掣肘。” “是啊,要是没有军功,就只能熬资历了,就算是按照规矩,五年一调整,大人您要是想升到五品上,也要十年的时间,要想突破五品这个关卡,没有十几年的时间是做不到的,再说您还太年轻,他们肯定要压您几年,怎么也得四十岁以后才会让你突破五品这个大关卡。要是没有仗打,您就且熬着吧。” 赵赫在长安城呆了很长时间,又是科班出身的进士,对官场上那一套规矩,了解得还是很清楚的。 “四十岁,奶奶的,小爷我还得熬上二十多年啊。”张墨叹道,接着脑门一拍,说道:“不行,我的诗瘾上来了,我要作诗,赶紧找纸笔帮我记下来,不然回头我就忘了。” 赵赫一听大喜,他来了商州这么久,就没见张墨再写过一次诗词,让他遗憾不已。今日自家旅帅突然要写诗,这怎么能不让他惊喜万分。 “旅帅,不用找纸笔,卑职就用刀子写在地上,回头再找纸笔记下来,免得您这股劲儿过去。”赵赫可是知道这写诗词是需要灵感的,灵感一来,根本就等不得,不然没准回头就不记得了。 张墨就是有意逗逗赵赫,纯粹就是找乐子,他写诗哪里还要灵感?只要算准了哪个诗词大家还没有出世就可以了。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张墨把李贺的一首南园背了出来,接着说道:“这首诗就叫南园吧。” 赵赫喜道:“旅帅的诗词大气,很有纠纠男儿的气概,这首诗要是传回长安城去,定会让那些碌碌之辈汗颜。” 张墨笑道:“诗词游戏尔,你还别说,某家倒是怀念长安城的揽月楼了,某家觉得只有在那里才能思如泉涌,才能写出好诗词来。” 赵赫把张墨刚才背出来的诗词认真的记在心里,又听到张墨想长安了,便笑道:“旅帅,那长安城靡.靡.之音太重,酒.色之气太浓,不适合咱们这些心有大志的人居住,还是这等军营中才是我们这些男儿的好地方。” 张墨白了赵赫一眼,转身就走,口中说道:“某家可没什么雄心壮志,某家顶多就想入凌烟阁而已,不过某家还真就喜欢长安,某家就想天天住在揽月楼。” 赵赫见张墨走了,他也没有跟上去,因为他发现张墨走的方向是西城大营的辕门处,那也就是说,张墨这是准备回家了。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赵赫又把地上的诗念了一遍,自语道:“旅帅还说没雄心壮志,这都想要万户侯了。也罢,赵赫就陪着你一起走下去,你要是能得个万户侯,某家混个封邑千户也好啊。” 张墨出了西城大营,带着十个亲卫直奔城外而去。今日李家的印书局开张,张墨必须要到场的。 对于李大志来说,今日才是他最风光的日子,因为他李大志虽然不识字,但是李家印的书却是即将传遍整个大唐,这样的盛事,已经能够载入到史册中去了。 张墨在四个月以前把活字版印刷术的想法告诉了李大志,让李大志找人去尝试着烧制出胶泥活字来,直到一个月前,李大志找来的几十个工匠才把胶泥活字成功的烧制出来。然后用了一个月的时间,烧制出几套活字出来。张墨还特意嘱咐那些工匠,将常用的一些字多烧出十几套来备用,为的就是在使用过程中会有很多的字会重复。 到了大志工业开发区,张墨就见到开发区的大门上披红挂绿,热闹非凡。 李大志在工业区里专门划出一块地方来,作为印书局的场地,还用很高的围墙给围了起来,为的就是不把李家的印刷术传到外面去。张墨曾经告诉他,这个技术外传的时间越晚,他李家赚的钱越多,名声越大。 见到张墨来了,站在印书局外面迎宾的伙计即刻就把张墨的名号高声喊着传了进去。 张墨跳下马来,笑着说道:“喊什么喊啊?都是自己家人,有什么好喊的?马大人来了没有?” 那伙计笑道:“已经来了,不过也是刚来,比阿郎您也就早上盏茶的功夫。” 张墨点了点头,把马缰扔给了那个伙计,让穆赤丹增等人自己找个地方吃酒去,他就进了印书局的大厅。 大厅里人很多,商州城里的知名的大儒以及名人高士都来了。这些人都是李大志请马前锋出面邀请来的,否则他李大志一个大字不识一筐的商贾,还真的请不动这些人。 同时来到李家印书局的还有州府衙门的那些大大小小的官员,以及商洛县衙的人。 “二郎来了。”马前锋见到张墨进来,便高声叫道。 马前锋是除了李大志和那些工匠以外第一个知道这活字印刷术的人。对于这样的发明,他自然能够看得出这印刷术会带来多大的影响,这个事情可是在他治下的商州城首创的,这样的盛事要是宣传到位的话,他马前锋也会被记入史册的。因此他才肯出全力帮主李大志邀请各方名人齐聚李家的印书局。 【作者题外话】:第五更来也,各位老友,还有银票的投过来啊,人家几万的人气,五百多的银票,让老虎汗颜啊,帮忙撑撑场面,银票给老虎吧。昭武校尉,实领上镇将,统商州军事,不论从官职还是权利都与商州太守马前锋相当,因此他一进来,大厅里的人都起身施礼。 一阵乱糟糟过后,张墨在马前锋的身边坐下。 “这都快开始了,二郎怎么才来?”马前锋问道。 张墨苦笑了一下,说道:“军中的事太多,邓州防御使关松关大人过些日子要来巡查,大营里也得准备一下啊。这第一次被巡查,某家心里很紧张啊。” 马前锋叹道:“上面巡查之事是要慎重一些,奶奶的,穿小鞋的都在这个时候穿,不管你怎么准备,总是能挑出毛病的,不过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不过就是要些好处吧了,二郎只要把礼物准备得足了,这一关也没什么难过的。” 张墨点了点头,说道:“马大人说得有道理,张墨只能仔细的准备了。” 说到这里,张墨的话锋一转,低声对马前锋说道:“马大人有没有兴趣在我家印书局入上一股啊?” 马前锋惊讶的看着张墨,问道:“印书局可以入股?” 张墨笑道:“多新鲜啊,这么大的生意,我们李家哪里做得下来?还不得各方人脉的支持才行?李家的印书局,分为一百股,一股两千贯钱,最高只能拿五股,宣王那里也一样只拿了五股,马大人是第二个知道的,要不要掺上几股?实打实的出银钱啊,宣王的银钱已经送过来了。” “好,某家也要五股。”马前锋斩钉截铁的说道。这五股虽然不多,但是马前锋可是知道这李家印书局的利润会有多大,这五股所花的银钱,顶多一年就回来了。 张墨笑道:“好,就这么定了,回头我跟家岳说一声,这入股文书明日便送到马大人家里,不用签字的,这文书跟房契一样,只要有文书在手,股份就是您的,马大人一定要保存好了,李家只认文书不认人的,不管谁拿这文书来,都可以到李家领红利的。” “啊?这样也可以?”马前锋惊讶的说道。 张墨笑道:“这样简单啊,都是出了银钱的,以后不管有如何变化,只要李家的印书局在,马大人手中的股份文书在,子子孙孙的都能来领红利。当然,马大人要想把这五股分给自己的小妾,也是可以的,只要拿着这股份文书来,到李家做个备案,李家就可以把这股份文书分成若干份,一样的有效。” 马前锋笑道:“这样好,这样好,以后分家产的时候倒是简单了。” 张墨把头凑到马前锋近前,低声说道:“李家出让股份的事情您千万别说出去啊,股份就那么多,李家得留下大头才行,不然不够卖的。能够以这样的价格拿到这么多股份的只有宣王殿下和马大人您,以后别人想要股份,最多只能买两股,就算是给几倍的价钱,印书局也不会多卖股份的。 等书局走上正轨,这股份的价钱可就不一样了,一年以后,一股就是四千贯了,以后随着李家的印书局生意越好,这股份就越值钱了。李家只认文书不认人啊,马大人,我把这叫做记名式股票,千万别弄丢了,不然您丢掉的可就是大笔的银钱啊。” “明白明白。”马前锋频频的点头,心里虽然还有些搞不清楚,但是他已经知道这什么所谓的股票已经是很值钱的了,不用李家的分红都可以赚钱。 嗯,这个东西好。马前锋在心里给了一个很肯定的答案。 过了一会儿,李大志走到台上,拍了两下巴掌,把众人的注意力都引到了他那里,等大厅里静了下来,他便对着大厅里的这百余人说道:“各位,今日李家印书局开张,承蒙各位给面子大驾光临,我老李没读过书,大字也不识得一筐,因此某家最是羡慕读书人,也最是尊敬读书人。 于是某家就想啊,既然某家没读过书,那么就印书,帮着在座的各位印书,让天下的孩子们能够读到你们写的书,这就是我老李所想的,以后大家想要印书,就来找我老李,别的我老李做不到,但是能保证各位的书全部是阳版,而且某家不收你们一文钱的雕版费。” 李大志的话一出,大厅里哄的一声就炸了锅,一时间议论声大起。 这大厅里的人都是商州城里的读书人,而且都是小有名气之人,哪个人手里没有一些诗词子集的?哪个人不想把自己的文字变成一本本的书呢?只是现今的雕版实在是太贵了一些,一般的读书人哪里给得起雕版的费用?再加上一笔印刷费,根本就不是一般读书人承担得起的。而且一本书光是雕版的时间就会很长,通常都要一年以上,要是字数多的,几年也是有的。 不收一文钱的雕版费?这李大志想印书想疯了吧? “李大官,你可是在开玩笑?”等大厅里再次静下来,商州城缙云书院山长的费清开口问道。 李大志笑道:“印书是天大的事啊,某家怎么敢在您面前胡说?”他说着,举起手中的一本册子,说道:“这是马太守马大人撰写的《沉吟集》,某家明日就开始制版,十日后,三千册《沉吟集》就会印出来,摆在各位的书桌上。此事马大人可以作证。” 众人的目光都转向了马前锋,他们基本上都是马前锋出面邀请来的,如果马前锋确认了此事,他们自然便会相信李大志所说的话。 明日开始制版,十日后出书,还是阳版,真的没人信啊。 马前锋笑盈盈的站起身,说道:“李大官说得没错,本官的《沉吟集》成书已经数年之久了,是本官这些年来闲暇之余所做,今日就在李家的印书局开印,过些日子就会送给各位斧正。” 听了马前锋的话,众人这才相信李大志所言不虚,有人便问这印刷的价格。他们也有脑子快的,很怕李大志嘴上说不收雕版的费用,然后把这个雕版的费用均摊到印刷费用里面去。 马太守给做了背书,大家也就信了,他们也相信李大志不敢开这个玩笑,否则在商州城就没有了他李大志的立足之地,会被骂死的。 李大志笑道:“今日报名的,不但免费开版,还可以免费印刷两千本,不收一文钱的费用,过了今日,只免费送五百本了。” 【作者题外话】:第一更来也,各位的银票还没投出去吧?就给了老虎吧。多谢各位的支持。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