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穆赤丹增的爱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军赶到的时候,商州城城卫军受伤的人已经被重新缝合了一下,且不说效果如何,最起码所有人的精气神都不一样了。 陈太昌带着商州城城卫军用三百余人的战死和一百余人的伤残,换来了范伯尧的首级,同时也将战事缩短了一大截,甚至可以说此次平乱的胜利已经基本定型了,商州城城卫军可以用战功卓著来形容。 这次陈太昌带去的两百名特种兵战死三十人,伤残十一人。 陈太昌对这二百特种兵予以了充分的肯定,他知道若不是有这些特种兵在前迅速的冲阵,根本不可能破开范伯尧亲军的防卫,令范伯尧连逃走的机会都没有。在撤出来的时候,也是这二百特种兵在前,硬生生的撞开包围圈,在重重包围之中杀出一条血路,带着余下的士卒冲了出来,否则陈太昌这一千多人就算能杀进敌阵,想冲杀了出来是绝对不可能的。 这次商州城城卫军算是露了脸了,一个杂牌子军队,居然立下此等战功,别人也只有艳羡的份,当然,更有不屑,说商州城卫军是走了狗屎运,捡了一个大便宜。 那些奇奇怪怪的话,商州城卫军的人没有听到,因为他们被许召送回了邓州城去修养。商州城城卫军在此战中折损将近四成,已经不适合再战。最关键的是许召对陈太昌的特种兵很感兴趣,这里活下来的特种兵对他来说都是宝贝。 去的时候匆匆忙忙,回来的似乎优哉游哉。 张墨的伤口在背上,对他坐立行走的影响倒是不大,而陈太昌多处受伤,只能躺在大车上。这次跟着陈太昌一起袭击范伯尧的穆赤丹增算是立了大功,因为范伯尧就是被他的铁箭射中以后跌落下马的。 主帅陨伤,直接关系到士气,因此范伯尧的叛军才会出现混乱,给了商州城城卫军一个天大的机会。 穆赤丹增现在也不好受,他的屁股上挨了两箭,这是后撤的时候被流箭所伤,现在他也骑不得马,只能趴在大车上,与陈太昌相比,他的姿势要难受得多。 “老穆,你说你的屁股上多了两个疤,嫂子会不会嫌弃那啊?”张墨骑着马跟在穆赤丹增的马车边,笑嘻嘻的问道。 穆赤丹增努力的抬头看了张墨一眼,说道:“她敢?老子为了她和孩子拿命在拼,她敢嫌弃?再说了,男人能不能降住女人不在好看不好看,看的是本事,在外能赚回银钱来养家,在内能让婆姨浑身舒坦,这才是男人的本钱,光是长得好看有个屁用?” 张墨笑道:“你说得这个话有道理,唉,像我这样长得好看还有本事的人实在是不多了。” “滚。”穆赤丹增笑骂了一句,说道:“某家年轻的时候也漂亮得很,我们寨子里大头人的女儿拼着命想嫁给我呢。” 张墨笑道:“不是吧?老穆,要是你们寨子里大头人的女儿要嫁给你,你就一步登天了,干嘛还出来批命?” “不出来不行啊,大头人的女儿太肥了,一条腿就赶上我的腰粗了,我怕她把我压死。”穆赤丹增叹息了一声:“要是她没那么肥我也就认了,你以为我愿意出来过这个刀口舔血的日子?” 张墨说道:“这次你立了大功,估计也会提升三五阶,最少也是个仁勇校尉了,银钱也够多了,要不要娶个漂亮的小妾回去?” 他原本以为穆赤丹增一定会很开心的畅想娶了小妾以后的美好生活,谁想到穆赤丹增摇了摇头,说道:“不能娶啊,不能娶啊,不是我老穆不敢娶,而是不能娶。” 张墨奇怪的问道:“为什么不能娶?” 穆赤丹增叹息道:“某家的婆姨是天底下最好的女人,某家刚刚逃离吐蕃以后,就病倒在路途上,要不是那婆姨把我救回去,我的小命早就没了。况且这些年来,不管跟着我多苦,从来也没有一句怨言,家里但凡有些吃的,她都先给我和孩子吃,宁可自己饿着。 二郎,你说这么好的婆姨去哪里找?她就是佛爷爷送给我穆赤丹增的神女,是来救赎我的。所以我对她也要好,不管是她以前的孩子,还是我跟她的孩子,我都是一样的对待,该疼的时候疼,该骂的时候骂。我穆赤丹增是懂得感恩的人,某家不能让她受半点委屈。” 一席话听在耳中,张墨也是感佩至极,他想不到穆赤丹增这样一个粗鲁的汉子,也有这样真挚细腻的感情,或许对穆赤丹增来说,爱情很简单,那就是你对我一分的好,我用十倍还之。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欢娱在今夕,嬿婉及良时。征夫怀远路,起视夜何其?参辰皆已没,去去从此辞。行役在战场,相见未有期。握手一长叹,泪为生别滋。努力爱春华,莫忘欢乐时。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诵念完苏武的《留别妻》,张墨心里又想起前一世那个再也不能相见的妻子,心里伤感起来。 一声长叹,张墨纵马向前。 “二郎,你嘟嘟囔囔的说了些什么?某家怎么听不懂呢?”穆赤丹增努力的抬着头,对着张墨背影喊道。 张墨头也没回,只是抬起手来对着后面摇了摇。 “二郎这是怎么了?”穆赤丹增转头问那个赶车的军士。 那军士摇了摇头,说道:“感觉二郎有什么心事,我虽然听不懂他念的诗,但是我觉得他应该是想女人了。我说穆老大,别是二郎看上你的婆姨了吧?” “怎么可能?他又没见过我的婆姨,再说,盯上自己兄弟婆姨的人可不是什么好东西,不行,回头我得问问二郎是不是真的看上我的婆姨了。”穆赤丹增的表情很认真。 那赶车的军士哈哈大笑,说道:“穆老大,你家的那个老婆姨也就你当她是个宝,你以为人家张副尉也能看上她?” “哼,他看不上我的婆姨只能说明他傻。”穆赤丹增听不得别人说他的婆姨不好。 【作者题外话】:我们如今的社会,物欲太强,已经很难找到真正的爱情,唉……,感叹我们失去的爱情。以后,均州那些被他占领的城池很快就望风而降。主帅都没了,谁还会坚持到底?许召的大军还没有到,只是许召的一封书信到了,所有城池的主将都再一次归顺到节度使郭纯孝的麾下。 至于郭纯孝怎么处理那些叛将,就不是许召操心的事情了。 作为山南东道节度使郭纯孝的嫡系,许召在短短的一个多月里就平复叛乱,得到了郭纯孝的厚重嘉奖。 在出兵两个月零七天以后,许召收兵回到邓州,均州余下之事就是郭纯孝和朝廷的事情了。 当许召回到邓州城的时候,张墨已经在邓州城呆了快有一个多月了。 在邓州的城卫军大营中,张墨又做了一件令邓州城城卫军以及商州城城卫军瞠目结舌的事情。 回到邓州以后,张墨就拿着许召给的军令,在城卫军的大营中硬生生的画出了一块地方,专门用来给商州城的城卫军用来养伤,而且在那块儿区域的外面自己花钱请人围起了栅栏,并派出十几个特种兵轮班守在门口,不许外人进来,就算是自己人进去,也要沐浴更衣后才能进入。 在栅栏里面,他由找人用石灰把营房的内外都粉刷了一遍,又给每个伤兵换了全新的床铺,每张床铺都是青色的麻布铺床,被子也是用青麻布包裹了内外,褥子下面由铺了一层厚厚的干草。 若是按照张墨的想法,被褥应该都是白色的才附和要求,但是所有人都不接受,他们觉得太晦气了,只有灵堂才全是白色的,因此张墨也只能从善如流,把被褥都改成了青色。 每天安排了人清扫每个房间,三天撒一次石灰水。而且从城里的医馆请来了两名精通内外科的大夫,给每一个伤员重新调理伤患,还高薪聘请了医馆里的学徒,每天三次查看伤员的康复情况,同时端药换药。 刚开始的时候不仅仅是邓州城卫军的人不理解张墨的所作所为,就连陈太昌和穆赤丹增这些商州城来的人也不理解。但是半个月以后,所有的人都明白了张墨的所作所为给大家带来了什么好处。 同样是从战场上因伤退下来的伤兵,商州城的兵没有一个因为伤口感染而死,每一个伤兵都活了下来,而其他那些军队的伤兵却是又折损了三成。 也正是因此,半个月后,张墨弄出来的大唐第一座“军中第一疗养院”就在邓州城成立了,而他就是这军中第一疗养院的首任院长。邓州军中受伤的士卒以及将领都被送到了疗养院中,按照张墨的定下来的规矩疗养起来。 在疗养院中,陈太昌是有专门的人照顾的,张墨又专门给他安排了一个医馆的学徒,每天换药四五次,而且补充营养的草药营养餐就没有停过,照顾得十分周到,因此也康复得极快。 自从邓州的军中疗养院开办以来,军中的伤患死亡率急剧下降,以至于张墨在邓州军中名声大噪,人称仁义二郎。 在沐浴了以后,又换了一身衣服,张墨兴冲冲的赶到陈太昌的房间。 陈太昌正躺在逍遥椅上捧着一个画本在看,画本中的字他是不认识,但是里面的图画他很喜欢,这是他的亲卫从城里给他淘换来的。明远斋的春.宫画本可是远近闻名的,就连京畿长安也有人买了贩回长安去。 见到张墨笑呵呵的走进来,陈太昌就笑道:“呦呵,你这是有什么喜事啊?这么开心。” 张墨朝着陈太昌施礼道:“自然是喜事,旅帅大人回城了,咱们应该很快就可以回去商州了。” “是吗?太好了。扶我起来,我要去拜见一下旅帅。”陈太昌听到这个消息也是很开心,他倒是不着急回去商州城,而是想着这军功应该快下来了。旅帅既然回来了,这军功评定顶多也就是半个月的时间。他很是期待,因为在这次平乱之中,他的战功应该是最大的,阵斩敌酋嘛。 张墨小心的把陈太昌扶了起来,说道:“大人,您先等等,我去叫几个人抬您过去。” “不用了,我恢复的很好了,要是慢慢走的话,也是可以的。”陈太昌摆了一下手。 张墨笑道:“大人,现在可是评军功的关键时刻,你要是好得太快,这就说明您的伤势不重,您这样会难为旅帅大人的,您的伤势越重,许大人给您的战功才越大嘛。” 陈太昌一想,也是啊,自己越惨,这功劳就越大啊。想到这里,他又慢悠悠的躺下来,对张墨摆了摆手:“你去找人吧,弄两根杠子来,绑在躺椅上,这样我就可以躺着去了。” 张墨应了一声,转身出去找人,还没有出疗养院的大门,就见十几个人围在疗养院的门口,有人大声的叱喝着守门的两个特种兵。 张墨的眼神还是不错的,远远的就已经认出那个穿着紫红色襕袍的胖大男人就是归德郎将许召许大人,于是忙朝大门那边跑了过去。 还没到门口,就见一个穿着青色襕袍的男子在训斥守门的士卒:“谁给你的胆子敢拦住许大人?你活腻了是吗?再敢拦阻,军棍伺候。” 那守门的士卒胆子也是够大的,就算是知道了眼前这个气势威武的男人就是许召,依然把马槊挡在门前,对那个男人训斥也不在意:“疗养院里面都是伤患,最怕疫气,陈校尉有军令,任何人没有沐浴更衣,均不得进入。” “许大人也不行?” “不行,都说了是任何人。”回答那个人是张墨。 “卑职张墨拜见旅帅。”张墨也没有走出大门,而是隔着一个二十几步的过道朝着许召施礼。 “二郎,你说说,为什么一定要沐浴更衣?”许召笑呵呵的问道。 张墨施礼道:“回禀大人,这疗养院里讲究的就是干净整洁,没有疫气被带进来,那些伤兵的伤口才会愈合得更快,因此才立下这个规矩,这也是为了伤者好,毕竟他们被送到疗养院来,为的就是尽快的康复嘛。若有不便之处,还请大人见谅。” 疫气二字是张墨的托词,因为说细菌别人他不懂啊。 【作者题外话】:张墨还会弄出什么稀奇古怪的东西呢?作者很期待。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