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古人的大智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一本让张墨感兴趣的书就是《九章算术》了,这《九章算术》算得上是第一部中国数学的经典教材了,不过在北宋以前,《九章算术》是没有印刷版的,都是手.抄.本的。在这个时代,只要是手抄本,都是珍贵的藏本,想买都买不到。 张墨准备跟马前锋把《三略》借回去,让人抄写一本,自己没事的时候也可以看看。而现在他手中的这本《九章算术》他也不想放过,打算一起借回去。 虽然《九章算术》上的知识对他来说浅显了一些,但是他前一世的时候对这《九章算术》也研究了一段时间,为的就是想了解一下古人对数学的研究深度,以及对数学的表述方式。现在能够重温一下,对他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乐趣。 正在张墨专注的看着《九章算术》,马前锋就走了进来,见到张墨聚精会神的看着《九章算术》,心中也不禁感到好笑。在他眼里,张墨这样的武夫,能认得几个字,会写自己的名字,看得懂书信,已经算是有学问的了,真不知道这《九章算术》对张墨来说算不算得上是天书。 “张大人也喜欢算术?”马前锋笑着问道。 张墨听到声音,抬起头来,见是马前锋,就笑道:“也算是喜欢吧,只是这《九章算术》里的东西浅显了一些,不过这书没事的时候拿来熟悉熟悉算法也是有好处的。” “哦?”马前锋有些惊讶了,他从张墨的表情看出来,张墨并没有浮夸之意,而是就在阐述一个事实而已。“张大人对算数很有研究?” 张墨把书合上,笑道:“有一点点而已,不敢说很好。” 算术在古时是很偏门的学问,更没有老师专门教学这些,能够把《九章算术》看明白的人已经是少之又少,更别说精通的了,因此能够学懂《九章算术》的人无一不是天赋极好毅力超群的人。 “啊呀,马某最喜欢研究的就是算术了,觉得其中妙趣无穷,张大人若是真的对算数很有研究的话,以后还要与你一起参详参详,我对《九章算术》还是有许多参详不明白的。” 张墨笑道:“马大人对方田、粟米、衰分、少广、商功、均输、盈不足、方程、勾股九章的哪一章有困惑?” 他的话一出口,马前锋即刻就相信张墨是对算数颇有研究的人了,这是假不了的,于是忙说道:“方程和勾股,这两章实在是太过高深,想弄明白真的很难。” “马大人谦虚了,方程和勾股要想学起来也是要技巧的,若是能够用一些特殊的符号来替代一下,学起来就简单得多了,改日有时间我算给您看看,您就知道了。” “是吗?我去拿些纸笔过来,你写与我看看。”马前锋说着就要去取纸笔。 张墨忙拦住他,笑道:“马大人,这事儿改日咱们再研究,张某来找马大人可是有事情要商量的。” 马前锋哎呦一声,拍了一下自己的脑门儿,笑道:“你看看,我怎么把这个茬给忘记了,来来来,请坐请坐,咱们坐下说话。” 听马前锋讲了一遍,张墨这才知道这个卢安王是个什么人物。 这卢安王楚达在长安也就是一个二流的王爷,就是空有一个爵位罢了,根本就没有半点实权,他的父亲老卢安王楚木在安史之乱的时候军功卓著,这才被封了外姓郡王。 原本按照惯例,这爵位传到楚达这里就应该将一阶了,变成侯爵,只是这楚达娶了迁安公主,皇帝一心软,又让他楚家的郡王爵位再延续一代,但是也没有给楚达什么实质性的职务,就是朝廷里花钱养着罢了。 而这个卢安王楚达又是一个不安分的,在官场上没有什么建树,就把目光转向了商场,打算在商海中狠狠的捞上几笔,免得自己总是捉襟见肘的。 结果就盯上了李家的太白酒。 如今李家的太白酒虽然不敢说名满天下,但是靠近山南东道的几个藩镇道,都已经知道了太白酒的鼎鼎大名,在京畿道和长安自然也是赫赫有名了。 于是卢安王就让人查到了这太白酒的根源,接着就派出自己的管事,拿着自己名帖找到马前锋这里来了。 他想着,自己一个堂堂的郡王,跟一个太守开了口,这个面子马前锋一定会给的,至于酿酒的李家,他根本就不用理会,他相信一个太守出面了,一个商贾还敢不给吗? 听完了马前锋的讲述,张墨苦笑道:“马大人,这太白酒的产量您也是知道的,一个月不过就是三千坛而已,这已经是尽了全力了,三千坛中,商州就拿走了五百坛,其余是十五个州府才分掉那两千五百坛,一个州不过就是百余坛而已,让我们哪里再弄出三千坛来?” 马前锋也苦着脸说道:“你说的这些我何尝不知?问题是人来了,总要给点面子才行啊,这卢安王虽然是个空壳子,但是那个迁安公主却不是假的啊。一个公主能够嫁给一个郡王,可想而知这个迁安公主也是深得皇帝宠爱的啊。” 张墨摇了摇头说道:“他要是要了几百坛子,咱们四处挤一挤总是能应付的,但是这家伙也太黑了吧?开口就是三千坛子,大人,您就没有跟他说这三千坛子要多少银钱吗?” 马前锋一听这话,更是懊恼的说道:“我说了啊,能不说嘛,那个管事说了,先赊着咱们的,等酒卖出去了,再返银钱给我们,这他娘的就是抢钱啊。” “马大人,您说咱们怎么应付才好?”张墨问道。 马前锋皱着眉头说道:“我就是不知道如何应对,这才叫人通知你,大家一起想办法。” 张墨站起身,背着双手在书房里走来走去,好半天才说道:“眼下只有一个办法了,那就是咱们自己在长安城和京畿道售卖太白酒,然后在长安城找一个压得住卢安王的王爷,送些干股过去,这样一来,卢安王也就没有办法了。” 马前锋沉吟了片刻,说道:“也只有这个办法了。” 【作者题外话】:第二更来也,用你的银票砸过来吧,我的朋友们!中找那个王爷最好?”张墨问道。 “魏王、鲁王、雍王、梁王,淮王,这些王爷哪个都可以,这些王爷要么是皇帝的儿子,要么就是皇帝的兄弟,哪一个能牵上线,都可以震得住卢安王。”马前锋对长安城的情况还是很熟悉的,他在长安城曾经呆了三年,然后才外放到商州做太守,因此对长安城里的英雄谱背得还是很熟的。 张墨松了一口气,说道:“那就好,马大人靠上的是哪个王爷?” “我靠上哪个王爷?”马前锋噗嗤笑了,指着自己的鼻子说道:“我要是能靠上一个王爷,我还用得着在商州当一个太守吗?早就调到京畿去了。这个事啊,你就别指望我了,别说我了,就算是我上面的靠山,也靠到不到那些亲王的身边。” 张墨点了点头,叹了一口气,说道:“那只能再想办法了。”说到这里,他的心里突然冒出了念头,略一思索之后,觉得十分可行,便对马前锋说道:“马大人,不如明天让我见见那个卢安王的管事,我跟他好好聊聊,也未必就没有解决的办法。” 张默的话正中马前锋的下怀,他巴不得把这个烫手山芋扔出去呢,现在张墨愿意接手,他自然是求之不得,忙道:“这样也好,回头我跟他约好了,就派人去通知你。” 回到李家,见到李大志,张墨也没有跟他说实话,只是说马前锋答应帮着解决了,不用他担心了。 李大志也不知道有假,还以为马前锋真的帮忙摆平了呢,心情也是大好。 张墨见交待完了,就想回去自己的院子,但是李大志却不放他走,因为胡氏和李巧儿还没有回来,他让张墨与他一起等着她们母女,确定了李巧儿是否有孕了再放他回去。 张墨见状也只好坐下来跟李大志聊起大志工业开发区的事情,并提出一些自己的见解和想法。 如今李家的三个工坊给李家带来了惊人的收入,每个月的收入已经高达七万贯,其中酒坊的贡献最大,因为每一坛太白酒都能够给李家带来二十贯左右的收入。 李家现在距离百万贯家财也不远了,顶多就是一年半的时间就可以做到。 两个聊了有半个时辰,胡氏和李巧儿回来了。李大志一见到她们母女进来,就跳了起来,问道:“怎么样?大夫怎么说?”他的那个表情十分的紧张,很怕从她们母女的口中听到他最不想听的结果。 胡氏板着个脸,看了看李大志,又看了看张墨。 李大志见到胡氏的表情,心里已经凉了一多半,刚刚叹息了一声,就见胡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说道:“我就知道老爷会是这个表情,哈哈哈,告诉你吧,巧儿有了。” 这是李巧儿也咯咯的笑了起来,搂着胡氏的胳膊摇着嗔道:“阿母,咱们不是说好了嘛,要瞒着他们一会儿嘛,您怎么这么快就忍不住了?” 李大志先是愣了片刻,接着就嗷的一声叫了吼了出来,随即仰天大笑。 张墨也惊喜的奔到李巧儿的身前,抓着她的肩膀问道:“真的有了?” 李巧儿羞涩的笑着点了点头,又摇了一下肩膀道:“夫君,你捏的人家好疼。” 张墨一听忙松开了手,他刚才也是惊喜异常,手里也就没有了轻重。 “有了就好,有了就好,来,我扶着你在榻上坐下。”张墨说着,伸出手去托李巧儿的手臂。 李巧儿拍开张墨的手,笑道:“才刚刚怀上,哪里用那么小心?人家自己过去就是了。” 这个时候又听到李大志的喊声:“来人啊,赶紧准备香烛供品,老爷我要祭拜祖宗,哈哈哈,快点啊。” 现在祭拜祖宗已经是李家的保留节目了,只要遇到好事情,李大志第一时间就会想到把这些好事与祖宗一起分享。对他来说,所有的荣耀与幸福都不是他自己的,而是与祖先们共同拥有的。 李大志一声令下,李家的那些下人即刻忙碌起来,趁着天还没有黑透,赶紧去街上的香烛铺子里补货,李家最近祭拜祖先的频率太高,很多的祭品经常处于断货状态。 张墨也不管李大志在那里大呼小叫的,自己扶着李巧儿在榻上坐下,低声问道:“这才怀上不到一个月呢,大夫是怎么号出来的?” 李巧儿也低声回道:“大夫有独特的法门,试过以后就知道有没有了,听那里的人说,那个女大夫从来也没有错过,一次一个准,而且她家的保胎药是最好的,以后少不得还要去买她家的保胎药来用。” 张墨摇头道:“是药三分毒,就算是保胎药,咱们也是少吃一点的好,能不吃尽量不吃。” 李巧儿嗯了一声,她对张墨的话向来就是很听的,特别是张墨多出来一个神仙师父以后,她更是言听计从了。 李大志张罗完拜祭祖先的事情,又开始张罗着摆宴,还让人把胡飞一家子也叫来,又让人通知自己的那六个小妾,他要来一个合家欢。 张墨很满意自己的战斗结果,这段时间以来,自己没少耕耘,如今已经开花了,就等着结果了。看着也是满心欢喜的李巧儿,他的心突然的安静下来了,不是心脏不跳了,而是那种安宁的感觉。自从穿越过来以后的那种烦躁,或者说是躁动突然间就没有了,除了开心以外,再也没有了那种时不时就想宣泄的情绪了,内心十分的祥和。 李巧儿怀孕了,她在家里的地位即刻就上升到第一位,李大志现在就在吩咐管家去给李巧儿找手脚稳当的丫鬟来,一次就要六个,还要找两个老妈子来,轮班的侍候,身边片刻也不能离人。 一阵的忙乱和安排,让李大志的婆姨都有些吃味了,当年她可是没有这样的待遇,那时她身边就一个侍候的丫头,还是那种傻大蠢粗的那种。 李巧儿很喜欢被人呵护的感觉,特别是现在,不但自己的郎君紧张自己,就连平常总是唠唠叨叨的阿耶也变了性子,对自己百般的呵护起来,她觉得自己以后就不能停下来,一个生完以后再生一个,生他十个八个的,这样自己就能一直被全家呵护着,这种感觉真好。 【作者题外话】:第三更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