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开业盛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三十七章开业盛况
(兔年第一章,泠水在此给亲们拜年了:新的一年。祝大家好事接二连三,心情四季如春,生活五颜色,七彩缤纷,常常八点小财,烦恼抛到霄云外!这段话或许很俗,却代表了泠水十心十意的祝福。亲们新年快乐!感谢jykuan4569、朽木*Lukia和cauorr的新年红包!O(∩_∩)O~)
丽正书院里,王宣站在学舍外面,看着里面精神抖擞正学得起劲的学,似有所悟。
一个月前,张昱山长对他的教诲,他还历历在目。老师提点他搞教育要注意培养学们课外的兴趣,他当时虽一付受教的样,其实心里还是不以为然,说真的,他自已就是心无旁鹜地读四书五经考上了举人,然后才到书院来帮老师管理书院的,他并不觉得自己就成了书呆,而老师看他的不也是他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吗?
但这书院任山长的是张昱而不是他王宣,所以他只能执行山长的治学理念。
故而山长从杭州回来的第二天,王宣召集教授开会。进行了课外学习理论的宣传,并转达了山长的指示,让书院的教授和学们都积极应对对联的征召,宣布谁对出好对,书院将派他前往杭州参加归园茶居的开业庆典。
这个会议让整个书院沸腾起来。作为学习范围被关在一个狭小空间的学们来说,这消息就窗外的一股清新的春风,让人精神振奋;教授们也觉得心舒畅——看来山长还是一个眼界开阔值得跟随的人啊!
此时的王宣,站在学舍外,回想起这一个月来,学们不仅没有因踊跃书院开展的对联、诗比赛和课外阅读其他书籍而学习退步,反而思维越来越活跃,对于四书五经也更易于接受,他看着远处,陷入深思:“难道,真的是我错了?”
月二十八日,王宣跟张昱和书院的一位教授、两个学,一起站在了杭州西湖畔雷峰塔旁。
只见映在繁花绿树间的,是一座占地颇广的庭院,徽派建筑特有的粉墙、青瓦、马头墙、砖木石雕以及里面隐隐可见的层楼叠院、高脊飞檐等,与西湖畔的青山绿水、飞花垂柳和谐地组合在一起,使人感觉到一种明朗素雅和层次分明的韵律美。
庭院正的门楣上装饰着精致石雕,正横书两个飘逸的墨色大字——归园,左边竖写“茶居”两个字;“茶居”下用行书写着一段小字:“不如归去,作一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门两边悬挂楹联:“聆妙音,品佳茗,玉盘盛甘露。游人间仙境;赏雅艺,悟茶道,瑶琴奏流水,宁归世外桃源”。
门前两边搭了两个高高的台,右边甚是热闹,有一个人拿着几张纸站在台上大声地问什么,下面聚集了很多人,都凝神听了,然后有人举起手来,回答了台上那人的问题,然后乐滋滋地领了一张制作精美的纸卡片,在其他人羡慕的眼光挤出人群,往大门进了归园。王宣此前一直埋头读书,后来被张昱任命为学正又一直呆在书院里,对外面的娱乐、休闲活动很少参与,所以他饶是人至年,也不禁好奇心大起,走近前去看个究竟。
待到近前,只听台上那人大声问道:“茶道一词出于何书?关于茶道的阐述宋徵宗赵佶在他所著的《茶论》有何言论?”
台下的人群都默然,看来大家都答不出,出题者正想跳过这题。忽然一个站在人群外围的年轻人举手叫道:“茶道一词出于唐朝《封氏闻见记》,宋徵宗对茶道的阐述是:‘至若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可得知矣。澹闲洁,韵高致静……’。”
“好。”人群给这个博闻强志的年轻人喝彩。那年轻人腼腆地对人群拱了拱手,挤到台前,伸手接过出题者递给他的纸卡,往归园大门去了。
“这位兄台请了。在下请问这是……”王宣向站在外围的一个四十来岁的清瘦之人问道。
“这是归园茶居开业庆典开办的一个活动,只要答对了台上的提问,就可以得到今日的入园卡,进园去与众名士吟诗作对、看茶艺、听说书。”
“哦。这题好似又难又偏啊?”王宣摇摇头,刚才那人回答的内容他连听都没有听说过,不过他觉得这是偏门,没看过这种书也很正常——只是,这世间有人会去看那种书吗?
那人看了王宣一眼,笑道:“嘿,如此才能找出真正的爱茶人啊!如果任谁都能答出问题来,今日这茶居还不人满为患?”
王宣正待再问,丽正书院的一个名叫王玉珏的学,走过来提醒他:“王学正,山长让您领着我们交对联。”

王宣还没说话,旁边那人就道:“这位小兄弟,不错啊!这么小的年纪就能对出那样的绝对,真是‘自古英雄出少年’啊!”
“哪里,哪里。胡乱对对,胡乱对对。”王玉珏被人一夸。顿时有些不好意思起来。
三人寒暄了几句,王宣带着学往归园大门左边的台走去。那是交联、评联的地方,台上已用大纸把交上去的下联一一录出来,给人们欣赏评价。张昱早已登到台上,跟台上几位先到的评委一一打招呼寒暄。
王宣老脸一红——这么大个人了,竟然图热闹,没把山长伺候好。忙过去领着那教授和学交了对联。
看台上的人把他们的下联也录了出来,悬挂到台上,丽正书院的两位学脸都兴奋得红了——这是在广大人学们面前露脸啊,待会儿评联时如能进入前十名,他们就能名扬天下了。
王玉珏对出上联“游西湖,提锡壶,锡壶落西湖,惜乎锡壶”的下联是:“过南平,卖蓝瓶,蓝瓶得南平,难得蓝瓶。”本来挺得意,在书院里也收到了很多佩服的目光。结果此时他一看台上悬挂的其他对联,心里就凉了,只见其他对联对的是:“做边幅,捉蝙蝠,蝙蝠撞边幅,贬负蝙蝠”、“逢甲。添家,家遇甲,佳姿家”、“过桐岩,射彤雁,彤雁毙桐岩,痛焉彤雁”、“过畹,擎酒碗,酒碗失畹,久惋酒碗”……好像别人的都比他对的好。不过好在全部下联的数量都不够十联,他应该还能拿到茶居的会员卡。
因对联截止的时间为辰时,即上午点。所以从巳时起张昱他们就开始评联了,刘青出的五个上联基本上都是难对、绝对,所以征得的下联并不多,全部加起来大约也就一百多联,张昱他们的评联工作很是轻松,很快就把能获得会员卡的人员名单张榜公布,又有专人把会员卡发了下去。
到了十点,两边台上都已把卡发完,开始收拾东西,手里拿到卡的人都进到归园里去了,余下的人也没热闹看,渐渐散去。
王宣扶着张昱也一同进了归园。只见这杭州归园的园林建造,又比南昌的更为精美。这里充分运用借景的手法,纳园外自然山景于园内,起到园外有景、景内有景的效果;又沿湖用假山叠为驳岸,在园内复廊上开数十个门洞与花窗,在临湖之处更是借西湖之水为镜,水现景,使人分不出园内园外,空间更显开阔通透;再加上内外相互穿插渗透,景套景,在园内有限的空间构置景观,使之随影随势,曲折蜿蜒且不拘一格,与园的叠山池水,花木桥廊巧妙结合,使层次变化十分丰富;园建筑以黛瓦白墙配以周围的青山绿水,给人以清新幽雅、凉爽宁静的感觉,在月末的炎热夏日里,减弱了不少酷热给人带来的不适。
这园林美景如仙境一般,直把张昱、王宣等人看得眼花缭乱,叹为观止。
到了离雅茗居不远的地方,人渐渐多了起来。原先进来的人都聚集在了雅茗居楼前的平地上。有人看到张昱,纷纷过来跟他打招呼。张昱在朝为官几十年,老了又到杭州来发挥余热,且颇有诗名,是浙江省内的名人。所以许多人都认识他。
王宣跟着张昱正纷乱着与相识之人相互寒暄,忽听一阵鼓响破空而来,继而箫声、琴声俱响,直撞人心。他朝朝音乐响起的地方看去,只见左前处湖心的小岛上,坐着一个渔翁,正拿着钓竿垂钓;旁边立着一位樵夫模样的男,昂首而望;在他们身后错落或立或坐的三个人,一个击鼓,一个**,一个抚琴。
琴声铮铮,箫声,鼓声更是点点而击,众人渐渐静了下来,只听那渔翁和樵夫开口唱道:
天上乌飞兔走,人间古往今来。
沉吟屈指数英才,多少是非成败。
富贵歌楼舞榭,凄凉废冢荒台。
万般回首化尘埃,只有青山不改。
携酒上吟亭,满目江山列画屏。
赚得英雄头似雪,功名。
虎啸龙吟几战争。
一枕梦魂惊,落西风别换声。
谁弱谁强多罢手,伤情。
打入渔樵话裏听。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
这词与曲,俱都气势磅礴,于豪放有含蓄,于高亢有深沉,于情感激荡又含超然出世之感,给人极度悲壮苍凉之后又起超远明达之感。所有人都被这词曲所震撼。王宣听了只觉有股豪情激荡于胸间,久久回不过神来。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