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离家而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八章离家而去
刘大春不同意,刘青便做好了私自跑路的准备。有了蔺草背心,她又照着新的尺寸做了四套男式秋装,三套冬装,内衣鞋袜若干。
她想好了,夏天太晒,现在又没有防晒霜,待晒出一个黑姑娘来,可就悔之晚矣。冬天本来太冷,不宜行路,但刘青由于练功的缘故,一点不怕泠。所以想来想去,她决定在秋天出发,要是不好玩,便在第二年春末回来,正好避开炎炎夏日。
刘大春的不放心,刘青很能理解。要是换了她处于刘大春的位置,估计也是一样。但刘青是决定了一定要出去看看的,否则她燥动的心就永远静不下来。既然这矛盾是不可调和的矛盾,也就只能硬来了。
到了八月,太阳不再火热。刘青便开始作准备。吃的穿的用的,往玉佩的储物空间一扔就完事,极为方便,而且还不用担心食物变质。
去镇上送野味时,她又去看了代步工具,马匹太贵,买不起,于是选了头看起来比较温顺的驴,存在酒楼的马厩里。
“有人在家吗?”刚进八月的一天,院外来了个人,“咚咚”地敲响了刘家的门。
“谁啊?”刘大春不在家,刘青只好去应门。
打开门,却见一位陌生地年男站在门前,肩上背着一个包袱。见刘青出来,那男打量了一下,问道:“请问是刘青刘姑娘吧?”
“正是。请问你是……”刘青甚是诧异。莫非,这人是来找她的?她在这世上,认识的人不多,这人找她会有什么事?
“我是周家的仆人,上次来找我家少爷回去,远远见过姑娘一面,大概姑娘记不得了。”那人嘴里说的话极为客气,但眼光的冷意却让刘青极不舒服。
“哦。”这冷冷的目光让刘青想起来了。那次她拒绝周冽的求亲,这人的目光冰冷得似乎要把她冻僵了一样。既知是周家的仆人,刘青便放下心来。她极为客气地问:“你家少爷好吗?上次他说回去成亲,不知何时办的喜酒?”
“挺好,不牢姑娘挂心。”那人却不答刘青的问话。他从肩上拿下那个包袱来,递给刘青道:“这是我家少爷给姑娘的东西,请姑娘查收一下。”
刘青接过包袱,打开来,却见里面分别是两个小包袱。她伸手摸了摸,里面似乎是一样的细长的东西。刘青打开一个一看,愣住了:“这是……”
“少爷说,姑娘要行走江湖。这是他托人打制的铁钉。他说,江湖险恶,请姑娘一定要注意安全。这一包小的,里面的铁钉是淬过毒的,见血封喉,咱们广西最有名的毒药,极为厉害。铁钉刺过,只要见血,便能瞬间取人性命。请姑娘万不得已时,不要用。这一包的铁钉,则是浸过**的。击伤对方后,能让对方暂时晕迷,却又不会伤及性命。”
那人一一交待完毕,对刘青一拱手,道了声:“告辞。”便转身离去,连给刘青说句感谢话的机会都没有。
拿着这包东西,刘青感激万分。周冽为她做的实在太多了,她却无以回报。只能在心,默默为他祝福。
八月十五团圆节那天,刘青竭力让自己表现得跟平常一样。跟家人一起吃团圆饭,一起赏月;跟大宝吟诗作词,逗小宝呵呵大笑。看着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样,刘青望着天上的月亮,心默想:“明年的今日,我还能跟哥哥他们一起赏月吗?”她决定,明天一早就要离开这个她生活了年的地方,离开在这世上唯一的几位亲人。她的心里,难过而不安。

一夜的辗转难眠。第二天天还没亮,刘青一咬牙,起床换上男装,把昨晚写好的一张纸条放在桌上最醒目的位置――天亮后大宝进来时,自然会念给他爹娘听。她再一次环顾了这住了年的屋一眼,毅然转身离去。
对于未知的前路她也很没底,可她有她的理想,如果她不能跨出这一步,这一辈,她一定被闹得不得安生。
刘青把房门转转虚掩好,转身正要走,忽然发现院里站着个人,八月十五皎皎的月光下,那人正是刘大春。
“完了。”刘青低呼一声。好不容易下定决心,呜,这一夜白伤感了。
“妹妹。”刘大春高大的身影站到了刘青面前。“到了外面,一定要好好照顾自己,一定要平平安安的。如果方便的话,一定要常常给家里带信。明年秋前,一定要回来。”
“哥。”刘青惊讶地看着刘大春,“你怎么……你同意了?”
刘大春叹了口气:“不同意怎么办?你还不是要偷偷溜走?哥知道,不让你出去转一圈,你这一辈,是不会快乐的。哥哥不想让你不开心。”
“哥。”刘青鼻发酸。
刘大春拍拍刘青的头,道:“其实,哥哥也想跟你一样,去看看这天下是什么样。只是哥是有家有业的人了,不能随着自己的想法胡来。你出去代哥哥好好看看,回来时,讲给哥听。”
“好!”刘青抽抽鼻,用力点点头。
“这是三十两银,你收好。”
“哥,我有钱。”刘青推回去。这两年家里盖了房,又添了个孩,也用了不少钱。
“我知道你采药赚了些钱,但家里每半年就有茶山的收益,又养了那么多野牲口,收入不少,唉,哥哥没本事,都是托你的福。这钱你要不拿,你就别走了,好好在家呆着。”
“哥,你别这么说。那,这钱我就拿着了。”
刘大春看着刘青,久久不语。末了,他叹了一口气,道:“好了,天快亮了,去吧。”
“哥,你放心,我一定会好好照顾自己的。”刘青抹了一下眼泪,发誓似的说道。
刘青走了很远,回头时,仍看到村口山头上,刘大春一个人的身影,在秋日黎明前微微的光里,透出一抹寂寥。
刘青赶到大圩镇上时天才大亮。吃了早餐后到酒楼取了毛驴,便朝着往北的一条道路而去。
***********************************
第一卷写完了,接下来的第二卷里,刘青从南到北,她该怎样种茶、制茶在这大明发家致富?她能实现自己弘扬茶化的理想吗?一路上,将会发生什么事?她会遇上什么人?
希望各位亲能跟泠水一起,与刘青同行……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