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二章 戴笠的梦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九十二章戴笠的梦想
子中佐军官带着手下的武装侨民和指导军官们冲到候二楼的火势已经很大了。(读者吧 www.xiaoshuodaquan.com)凝固汽油弹的威力对钢铁尚且不惧,更何况可燃性相对要好得多的大楼内部结构。才一小半会儿的功夫,原本在二楼燃烧的火势已经穿过楼梯冲上了三楼,彻底戒断了三楼以上楼层的鬼子逃离火场的可能性。
鬼子中佐军官已经非常谨慎了,当他看到火势较大之后立即就下令大楼里面的人疏散。可是小鬼子们根本就没有高度重视火灾的后果,在他们看来钢筋水泥结构的大楼不是那么容易被点着的。现在他们才知道自己错的太离谱了,不对,是这火势蔓延的速度实在是太离谱了。
炽热的火苗从鬼子武装侨民总部大楼的二、三楼窗口冲了出来,远远的看去就像是一根夜空中熊熊燃烧的竹竿一样。滚滚的浓烟跟随着火苗从窗口冒出来,而且还顺着大楼的楼梯过道直冲向大楼的楼顶。凝固汽油弹燃烧的烟雾是有剧毒,这一点在上次火烧鬼子军舰的时候已经得到了证明。这一次从二楼开始窜上顶楼的毒烟更加浓烈,一些听到警报声想要从楼上逃下来的小鬼子刚跑到一半就被毒烟熏倒了。整个大楼之内,喊叫声、惨叫声乱成了一片,中间甚至还夹杂着许多女人和小孩子的哭叫声。
鬼子的武装侨民总部大楼内还有平民女人和小孩子,这是廖淑珍事先所没有想到的。如果事先知道的话,作为女人的廖淑珍或许就不会采用现在的火烧方法了。但这并不能怪廖淑珍不知情,要怪也得怪小鬼子自己太狂妄了。一来是他们根本就没想过在日本租界的地盘上还会遭到中国人的大规模袭击,再者也是鬼子驻沪海军陆战队司令部把这座大楼当作了平民避难所的关系,因为这座大楼要比周围的建筑物相对要坚固得多。
抬头看了看楼上炙热的熊熊火苗子中佐军官狠狠地一咬牙,安置在六楼以上的武装侨民家属看来是没得救了。
“勇士们,为女人孩子们报仇”鬼子中佐抽出了指挥刀,同时用左手掏出了自己的手枪。“十人一组有军官和在乡军人带队,勇士们,跟我往外冲,杀光支那人!”
“报仇呀!”
“杀死该死的支那人!”
“冲啊!杀呀!”
鬼子军官们和武装侨民中佐军官的鼓动下蜂拥向大门外冲出去,不过他们的同仇敌汰的气势根本维持不了多久,他们刚刚冲到大门口就被一阵猛烈的扫射撂倒在了台阶上。尽管事先已近于撂倒了中国人很可能会用火力封锁大楼,但鬼子中佐还是被大门口猛烈的火力吓了一跳。
“笨蛋。不要部往门外冲。分一部分人从窗户爬出去!”鬼子中佐军官气急败坏地喊叫了起来。
“哈依!”
在乡军人中队地中队长身后一挥手地手下们立刻就抡起枪托砸向了一楼地窗户。几个心急地鬼子在乡军人不等窗户完全砸开。就急匆匆地爬上了窗台。就在这时。一阵汤姆逊冲锋枪声音响起。这几个鬼子立刻就从窗台上栽了下来。后面几个小鬼子刚想跟着爬上去。看到这个情形吓得赶紧抽回了手。一个转身贴在窗边地墙壁后面。在乡军人中队长恶狠狠地骂了一句起手里地步枪冲在窗外就是几枪。
“哒哒
“啊呀在乡军人中队长地步枪啪地声掉在了地上。
“队长面地下们惊叫了起来。看起来这个鬼子在乡军人地头目还是蛮有人望地。
“巴嘎!鬼叫什么,老子好死不!”在乡军人中队长捂住自己的手臂恶狠狠地叫嚷道。
“队长,窗户被支那人封死了,我们怎么办?”身后的在乡军人们急切地看着自己的头目。
“坚守待援!”
鬼子中佐军官不知什么时候来到了他们的身后,他的话虽然是这么说心里面却连自己也不相信能否等到援兵到来的那一刻。他的心里面很清楚,周围最近的援兵赶到这里来也得要十几分钟。可怕的不是大楼外面封锁的中国人,而是大楼的火势,看情况大楼只怕是要顶不住这么大的火势了。由于火势越发猛烈的关系,浓浓的烟雾已经开始向大楼底层蔓延了。鬼子中佐军官说话的这会儿就已经有好几个人晕倒了说明烟雾有毒,好很毒的中国人哪。
在介于虹口鬼子武装侨民总部大楼和已经倒塌的鬼子海军陆战队司令部之间的一座小楼上曾经跟高双喜特战小队遭遇的那个租界居民悄悄地掩上了窗户。作为军统局安插的特工,周开洋已经在日本人的日本租界工作整整五年了。第一次沪抗战之后笠就决心要完善国民政府的对日情报工作,周开洋就是那个时候招收的第一批特工人员。戴笠交给他的任务非常明确长期潜伏,监视日本租界的任何风吹草动。在陕北被俘“老虎”就是周开洋同一个训练班的同学,不过他现在已经牢牢地控制在了特勤总局情报局反谍报处的手里。
周开洋的身份对他的任务来说是个非常好的掩护,他是一家日本洋行的代理,日本老板根本就不管事,所有的生意都扔给了能干的周开洋。为了保护周开洋这颗代号为“闹钟”的棋子,戴笠从来也不向周开洋下达什么指示,而是由周开洋进行单向发报。之所以把周开洋的代号设定为闹钟,就是希望他能够从日本租界及时向外发出警示。
周开洋的身份不成问题,一般的事情他的日本老板就能搞定。不过日本租界的鬼子特务机关控制得非常严格,如果不是最近一段时间租界内被特遣队和龙星战队闹了个天翻地覆,周开洋还真不敢多发报,万一被小鬼子的无线电侦测车盯上就不好办了。
“急报:日本租界武装侨民总部遭袭,大楼起火为前报不明武装所为,闹钟。”
南京,军统局。
“**果然公开亮相了,局座。”
机要主任毛人凤把刚刚接受到的情报电文交给了戴笠已经是“闹钟”这一段时间从日本租界发出的第
情报信息了。“闹钟”这一级别的特工是代理局长自部署的,即使作为机要主任的毛人凤也不知道这些特工的身份,他只知道他们的代号并负责接受他们发回的情报。
潜伏在上海日本租界区的“闹钟”、陕北**根据地的“老虎”、派往日本本土的“东瀛”小组和香港的“南洋之花”情报组都是戴笠亲自选派的,军统局内部除了毛人凤有所接触之外,其他高级干部根本就不知道。戴笠做事向来稳健,最高当局最欣赏的也是这一点,这也使得他能够逐步获得老蒋的信任并一步步爬升到现在的地位。
“只不过得到了证实而已。”戴笠哼了一声,把译电稿扔在了办公桌上。
“那倒是!”毛人凤粲粲地笑了一声。
“各方面的情报消息显示,日本人很可能要在明天发动大规模的攻击行动。”戴笠示意毛人凤坐下说话。“齐五觉得坚守市区的部队能顶得住吗?你对戎瑞将军的‘街区防御’作战是怎么看的?”
“局座,齐五以为……”人凤的眼角扫视了一下戴笠的颜色。“这个……卑职对军事并不在行,所以……”
“行了行了!”戴笠瞥了毛人一眼,忽然笑了起来。“你当然不是真正的军事干部,你是特工,对军事不内行也不用脸红嘛呵!”
“是,局座说是!”毛人凤心想自己刚刚没有脸红呀。
“不过,照卑职以为……只怕戎将军的‘街区防御’作战还是有一定把握的。”毛人凤想了想说。
“为什么?”戴笠微笑着转身对着毛人。
“卑职是这样为的。”毛人凤飞快地阻止了一下自己的解释。“戎瑞将军身价剧亿,在商场上得心应手。俗话说商场如战场,除了不用枪炮之外,与战争并无本质的区别。因此职以为戎瑞将军决不会做没有把握的事情。而且,从最近几天的市区战况来看,战斗正朝着戎瑞将军预想的方向发展。特别是戎瑞将军对长江口一带战局的预测非常精确,丝毫也不亚于久经沙场的战将。”
“战将……是啊!”戴笠伸了一个懒。“戎瑞将军这个人实在有些令人看不透,你说是吧?”
“是的座。戎瑞将军看上去好像没有什么出众的地方,但行事却处处显示出他的不凡手笔。”毛人凤点头道。“为国民政府筹措军火争取英美列强支持,捐资抗战至亲身参与对日本人的战斗,哪一项都不是一般人能够轻易做得到的。”
“大凡生意人做得大了多少都会有一些爱国心的,更何况他的家人都死在日本人的手里,这是可以理解的。”戴笠笑了一下。
“您说的是!”毛人凤也笑了起来。
“‘X’先生提供的情报处理怎么样了?”
“根据‘X’先生提供的情报信息,我们连续揪出了十一个隐藏在各个部门的日本特务,他们都是在不同时期被日本海军清水情报机关收买的。可惜有好几个人被他们事先得到了风声,脱逃了。”毛人凤遗憾地说。“局座,我觉得是不是……”

“你想说什么就说吧。”戴笠瞥了毛人凤一眼。
“局座,我觉得我们军统内部还有日本人收买的内奸,通过这次行动的各种信息,我们完全可以确信这一点!”毛人凤站了起来说。
“不要激动,齐五!”戴笠摆了摆手。“要知道我们是做情报工作的,这一点很正常,你中有我我总有你,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
“是!”毛人凤愣了一下,随即点了点头坐了下来。
戴笠局长的意思很明白,日本人的特务机关里面也有军统的人,不过毛人凤不知道这些潜伏人员是怎么安插进去的。等到有一天戴笠肯将这些事关军统情报工作核心的机密告诉毛人凤的时候,就意味着戴笠很有可能将来会选择他作为自己的接班人了。
“‘X’先生还有情报来吗?”
“没有!”毛人凤回答道。“局座位‘X’先生恐怕我们是没办法查清他的身份了。每次情报都是通过间接方式投递的,查到最后都只能查到投递的邮筒,根本就没办法继续。”
“那就不要查了,算啦!”戴笠挥挥手笑了起来。
“是!”毛人凤松了一口气戴笠的这句话他也算解脱了。“不过局座,你看这‘X’先生……”
“好吧,就把这位神秘的‘X’先生列入我们军统的特工名单吧。”戴笠想了一下点头说道。“一切手续就按既定规定全部办理齐全,登记表、证件、代号等每一样都不可缺少。”
“您放心,我会安排的。”毛人凤大喜。
所说“X”先生并非军统局的特工人员,但戴笠和毛人凤的越代庖自作主张也不算什么作弊。自告奋勇而又不取分文报酬的告密者自古就有之,从来都是情报机关获取情报信息的重要来源。之所以要把“X”先生正是录作军统的正式特工人员,关键还是为了在最高当局的面前有个正式的交待,也为自己的功劳簿上增添一笔邀功请赏的重重砝码。
“这件事情就这样吧。”戴笠端起了开水杯子慢慢地喝了一口水。“谈谈北平的情况吧。”
“好的!”毛人凤翻开了早已经准备好的文件夹子。“北平特别行动队自从进入北平以来取得了不俗的战绩全达到了局座当初的设想目的,震慑了日本人的嚣张气焰。到目前为止,累计发动袭击行动十七次,击毙日军官兵近百人,其中军官九名,毙伤人数无法统计。
另处死汉奸卖国贼等投敌分子三十多名中包括了敌伪政府高级官员三人。”
“很好!”戴笠满意地点了点头。“特别行动队的伤亡损失情况如何?”
“可以说很不好!”毛人凤看了戴笠一眼。“到目前为止,我北平特别行动队共有二十五名队员壮烈殉国,身负重伤十人,另有多人轻伤……”
“什么?!”戴笠忽然将手中的水杯重重地顿在了办公桌上,杯中的开水洒了出来。
“局座……”毛
笠的举动吓了一跳。
“他们可都是**部队和我们军统局行动特工中选拔的精锐分子,怎么可能会有这么多的伤亡?”戴笠把眼睛瞪了起来。
“局座了上次玉清官被日军北平宪兵司令部破获之外,根据北平特别行动队的报告显示,其余的人员损失都是在最近一周之内发生的。”毛人凤解释说。“特别行动队报告说,自从片山纪泽大佐担任北平日军宪兵司令部司令以来,日军明显加强了北平城内的防范。最可恨的是北平宪兵司令部情报科采取了收买的手段拢了北平一大批地痞流氓和汉奸分子为他们服务,特别行动队在北平城内的生存已经越来越困难了。特别是最近的几次袭击行动是因为这些地痞流氓和汉奸分子的告密而失败。”
“可恶,啪!”戴笠在办公桌上重重地拍了一掌。
“局座不是先命令特别行动队从北平城内撤出来避避风头,或者暂时潜伏下来……毕竟这些队员都是我们的精英呀这么损失了实在太可惜了!”毛人凤小心翼翼地问道。
“不行!”
戴笠想都不想否决了毛人凤的建议。有些话他也不好跟毛人凤说,北平特别行动队的行动已经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特工战了,真要是这么偃旗息鼓了,他的脸面岂不是扫尽了,在最高当局的面前又如何交待。
“那……是不是可以让特别行队向天津转进作战,这样既可以暂时避开日本人大肆搜捕的风头,又可以开辟新的战场。”
毛人凤的~非常巧妙,转进和新战场一下子就说进了戴笠的心里头。其实,戴笠不明说并不代表毛人凤就不知道其中的奥妙,他并不仅仅是戴笠的同学而已,在这方面他的能力也不是别人能够轻易小视的。
“很好起草命令吧!”戴笠毛人凤赞许地点了点头。
“是!”毛人凤答应到。“局座,您要我追查平西抗日敢死队有消息了。”
“噢,说说看!”戴的兴趣上来了,这是他比较关心的问题之一。
“根据我在北平潜伏特工、特行动队以及汤恩伯将军所部情报部门的反应日军战线和北平之间的地带活跃着一只不明武装,他们的行踪十分诡秘。这支神秘的武装经常袭击日军的指挥机关、后勤仓库、运队、仓库、哨所、车站等重要军事目标,行动批飘忽不定。汤恩伯将军的侦察部队曾经截获日军通信兵身上的一份报告,根据这份报告显示,这支部队从北平战事开启就已经存在了。不过,这支武装的所属、番号、人数以及武器装备情况都没办法搞清楚。卑职以为,这支神秘的武装很可能……”
“不是很可能,它就是**的平西抗日敢死队!”戴笠一挥手打断了毛人凤的话。
“局座高明,卑职也是这么认为的!”毛人凤点头道
“齐五起草一份报告。”戴笠轻轻地用手指敲了敲办公桌,然后对毛人凤说道。“这份报告要呈交给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内容大致如下:我军统局自受命于蒋委员长在敌后开展特种作战以来,参战之北平特别行动队、平西抗日敢死队广大将士奋勇杀敌誓死保国,血洒敌后疆场,取得了十里堡大捷、正阳门大捷、平北袭扰战、平西袭扰战等一系列重大战绩。因此呈请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给予参战广大将士和特工人员以特别嘉奖。”
“嘉奖**的平西抗日敢死队?”毛人凤愣了一下,放下笔不解地望着戴笠。
“当然也包括我们军统系统的北平特别行动队,呵呵!”戴笠笑着说道。“把有功人员的名单也附上,这个名单上的人员就不包括**的平西抗日敢死队了。就是我们想要加上,估计**方面也是不会告诉我们的,呵呵!”
“明白了!”毛人凤心神领会地微微一笑。
“去吧!”戴笠端起了开水杯子。“顺便让人来把桌子擦一下。”
“是!”毛人凤收起了文件夹出去了。
齐五还嫩了点,戴笠看着毛人凤的背影心想。这个呈交给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请功报告的主要目的其实并非是要邀功请赏,戴笠的目的是要牢牢地抓住敌后特工战这个指挥权。只要紧紧地抓住了这个指挥权,戴笠所领导的军统系统建立特工武装就顺理成章了。现在最要紧的是要大造声势,让蒋委员长和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看到敌后特工战的军事价值所以才会把**领导的平西抗日敢死队战绩揽到自己的名下增添砝码。至于汤恩伯那边,只要戴笠一个电报就可以解决了他们的关系还是相当不错的,汤恩伯想必一定会在战报中把敌后特工战的作用添油加醋一番。
在戴笠的心目中国纳粹的希姆莱一直是他希望效仿的对象。一直以来,戴笠希望建立一支像德国党卫军那样的军统精锐部队当从纪录影片中看到纳粹党卫军威风凛凛走过德国的城市街道时,戴笠就禁不住心潮澎湃。不过戴笠对最高当局的心理也十分清楚,建立完全属于自己的武装是最高当局所十分忌讳的事情,这种事情绝不可操之过急。
尽管中国和德国的关系相当不错,甚至可以说是一种类似于盟友的关系,但戴笠派往德国的特别代表一直都没能够像他所期望地那样接触到党卫军和盖世太保的核心,这让戴笠甚为失望。不过戴笠绝不是个轻易就会放弃的人,这种性格是与身俱来的。他在等待机会,一个能够让他的事业飞黄腾达的机会。就像戴笠所了解的希姆莱飞黄腾达的过程一样,他很有耐心地等待着垫脚石的出现。剩下的就看最高当局的心思了,这是戴笠平生最难把握的事情。不知为何,每当戴笠站在最高当局面前的时候,他总会感觉到一种莫名其妙的战栗。戴笠很久都没有想通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既然想不通,那也只好用最高当局身上的领袖气质来解释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