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初现峥嵘的百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老周虽然也算是一时豪杰。
可惜,当他出售3721,彻底错过了搜索市场的爆发期,这个时代大机遇后。
此后就再也没有更好的机会了。
老周后来从雅虎中国出走,再次创业。
尽管奇虎360剑走偏锋,凭借“杀毒”闯出了一片天地,后来又以“安全”安身立命。
但始终没有能够真正做大的核心业务,只能当个“二线玩家”。
以隋波现在旗下易趣系的体量和布局。
老周的实力,已经不需要视之为对等的对手了……
相比收购3721这样的“小事”,还有太多需要隋波殚精竭虑去布局的“大事”!
因为“离钱比较近”的原因。
在国内,现在最火的是无疑是无线业务和网游业务。
尤其是网络游戏。
易趣二季度财报的发布,尤其是其中游戏业务一个季度的营收就高达3.1亿(传奇营收2.5亿,奇迹营收6000万),利润2.3亿。
这也再次让所有人把目光聚集到了“传奇”游戏上。
按照IDC的统计数据,2001年中国网络游戏市场规模仅为3.1亿元人民币,2002年规模达到了9.1亿元,增长187.6%。而2003年,这个市场创纪录地突破20亿元!
换言之,“传奇”一款游戏,就占了中国网游市场50%的营收!
而根据IDC预测,2006年网游市场规模更可能高达80亿元……
一个“游戏”,带动了一个产业的发展!
“传奇”游戏的巨大成功,使大量资本进入网络游戏产业淘金。
据统计,2003年进入网络游戏市场的企业至少有80家……
而网络游戏的产业链已经逐渐清晰:
除了处于产业链上的游戏开发商、运营商以外,宽带运营商、渠道销售商、点卡销售商、相关媒体等,都在网络游戏的飞速发展中受益匪浅。
更多的渠道商、更多的网络软件开发商加入其中并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机会,也为网络游戏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不过,“传奇”的成功也不是那么好复制的……
现在国内的网络游戏,大部分还是代理韩国或者日本的产品。
随着“传奇”的巨大成功,如今的代理及分成费用已经飞涨。
原来拿一款游戏的代理权仅仅需要30万美元,而现在一般是100万美元,最贵的已经达到了300万美元。
另外,目前国内大部分运营商还需要购置服务器等硬件,这对运营商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负担。
再加上宣传费用、销售渠道以及树立品牌方面的资金投入……
于是在这种情况下,
继盛大之后,也有越来越多的游戏厂商开始和趣游(原易趣游戏事业群)公司联系,希望能进入易趣的“游戏运营平台”,借助易趣的资源,搞联合运营。
隋波为了担心出意外。
已经让张奕去韩国,准备全资收购Actoz和Wemade,彻底解决传奇的版权问题。
同时,在后续的游戏开发方面。
隋波专门和趣游的许朝军、李青(祖龙工作室)、Fishman(天下工作室)、刘路远(天晴工作室)开了个会,碰了一下。
《天龙八部》还在研发中;
《水浒Q传》、《幻灵游侠》都已经基本完成了研发和技术封测,将会在年底前陆续上线。
隋波想到网易目前在《大话西游2》上大获成功,接下来就会推出《梦幻西游》……
不仅有点后悔当初还是心软了。
给老丁留下了点人,还有天夏科技当时开发的《西游记》游戏……
不过转念一想。
算了,做人也别太过分了,老丁人挺不错的。
真要是没了《大话西游》系列和《梦幻西游》系列,他可怎么活啊……
毕竟朋友一场。
而且,隋波手里现在还有700多万股网易股票呢(股价0.68美元时,500万美元买的)。
现在网易股价已经都快接近50美元了,估计到年底能接近70美元。
翻了100多倍呢,不亏!
这些网易股票,隋波准备年底就抛售。
反正老丁在网易持股太多,他这个第二大个人股东也没什么意义。
而且正好接下来很多布局都需要资金……
至于隋波为什么不套现易趣股票?
废话,易趣股价涨的比网易还厉害,他可舍不得套现!
…………
国内如火如荼的网游业务,从来都不是隋波真正关心的重点业务。
现阶段这只是“养”电商平台的现金奶牛。
未来他更希望新易迅这个社交旗舰,来承担互动娱乐业务板块的重任。
与国内大多数互联网公司的CEO不同,隋波现在的目光始终盯着的是全球市场!
而在全球范围内(当然,现阶段主要是美国)……
2003年最火的互联网业务,当然是搜索!
Google这两年的异军突起,已经成为了美国硅谷和华尔街的“明星公司”。
Google将会是一家“伟大”的公司、成为互联网巨头公司的说法,几乎已经成为了一个被所有人所公认的事实!
它在华尔街甚至因此有了一个专有名词:婴儿巨人(Baby Giant)。
Google的崛起,也让美国互联网老大雅虎很慌张。
按照权威机构公布的最新的全球搜索引擎的排名,位列前三强的是Google、Yahoo、MSN。
相关数据还显示,2003年的全球收费搜索服务市场的规模达到20亿美元,接近整个网络广告市场25%的销售额。
本来雅虎还是和Google在搜索上进行合作的。
但随着越来越感觉到Google带来的威胁,雅虎现在已经开始自己做搜索了。
为了弥补和Google在搜索技术上的差距,雅虎刚刚在今年7月以16.3亿美元(现金+股票)收购全球第三大搜索引擎服务公司Overture公司(序曲公司)。
这样,雅虎已经先后收购了第二大搜索引擎公司Inktomi、第三大搜索引擎广告服务商Overture(AltaVista、Fast两家搜索技术公司之前就被Overture收购)。

从而几乎将市场上,除了Google之外的搜索引擎公司全部买下了。
雅虎也因此以最短的时间打造了自己的搜索引擎和广告系统。
甚至可以说,
接下来雅虎在中国收购3721的举动,依然是在为全球的搜素引擎市场布局……
当站在这个高度上看,隋波就会发现。
百度的发展步伐,已经刻不容缓了!
现在正是抢占全球搜索市场制高点的关键时间点。
要趁着Google和雅虎在美国市场大打出手,而老牌巨头微软还没有出手的机会,加快百度成长的速度。
这种情况下,隋波甚至暂时不顾上,新易迅的整合和对小马哥的处理……
2003年8月18日。
就在雅虎宣布收购Overture后一个月。
百度美国版网站上线开通!
百度采取了独特的营销策略,主推Baidu Maps(百度地图)服务(与Keyhole合作),陆奇采用了隋波曾在内部会议中分享过的“增长黑客”理论。
一方面,在硅谷召开了一个发布会,宣布百度搜索引擎上线(正常的信息搜索);
另一方面则采用病毒营销的方式,通过邮件发送邀请码的方式,初期只开放了10万个Baidu Maps试用名额。
换句话说,如果用户想要使用百度地图搜索的服务,只能通过获得邀请码的方式……
这一招颇有几分小米“饥渴营销”的味道。
之所以这么考虑,
一方面是为了让地图业务在刚出现时,不引起大面积的关注;
另一方面,以美国人爱炫耀的性格特点,在尝试过地图业务后,如果觉得这个东西很“酷”,他们会自发的去向周围人传播和宣扬。
当然,前提是Baidu Maps的产品的确很酷才行。
从百度(美国)公司成立已经一年时间了,陆奇领导下的硅谷团队,一直在开发地图产品,又在和Keyhole公司的合作的过程中,吸取了他们的很多经验。
虽然没有“街景”和“卫星图像”两个炫酷的功能。
但在地图的“位置搜索”方面,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数据。
这是一个通过软件算法,抓取网页中的街道地址信息,并将这些地址进行地理编码处理,从而形成数据库,来创建出地图。
也就意味着,当某个网页包含地址信息,就可以放入地图中。
这个数据基本上汇聚了网络上能够查到的公司、酒店、餐馆、大厦等信息,已经足够满足大部分人的出行搜索需求了……
而网络上查不到的一些敏感数据,由于暂时还没有引入Keyhole的卫星图像,也不会引起美国官方太大的反应。
百度搜索美国版的推出,在硅谷虽然引起了一些议论。
但正值雅虎和Google在搜索市场激烈竞争的时期,所以普遍硅谷评论人还是不太看好百度,他们不认为这家中国搜索公司,能够在美国市场获得成功……
但是在国内,却引起了轩然大波。
这还是国内互联网公司第一个立足本土,在海外进行全球化战略的公司!(新浪这种全球总部在美国的不算,因为即使在美国,新浪也是为海外华人提供中文业务服务)。
随后,9月18日。
百度又对外宣布:
亚洲公司在香港成立、欧洲公司在爱尔兰都柏林成立……
就在国内对百度略显有些仓促的海外布局,感到惊讶和不解之余。
10月底,百度再次进行了B轮融资!
本轮融资,除了原股东星河控股、易趣控股、红杉、KPCB继续跟投外。
老虎基金、软银、中银资本等国内外风投大鳄,也加入了新的投资人行列中。
据可靠消息透露,百度此次B轮融资金额2亿美元,估值达到了20亿美元。
这个消息一出,业内都快炸锅了!
要知道,这个时候新浪的总市值才18.3亿美元,搜狐更是才12.3亿美元。
网易就算高一点,也才25.4亿美元……
百度的这个估值,也太虚高了吧!
问题是,这么多风投大鳄都不是傻子,他们自然有一套估值的标准。
难道说,百度的营收或者经营数据真的很好?
是的,百度的数据和想象空间,令所有投资人着迷:
-2003年前十个月,百度的“凤巢”和“网盟”广告联盟的营收规模已经超过了3亿RMB,并开始在海外市场获得了收入(还比较少,可以忽略不计……);
-百度拥有中国搜索引擎市场接近80%的市场份额;
-百度每天抓取检索超过1亿个网页,已形成全球范围200多个语言的海量数据库;
-百度拥有和Google共享的Pagerank专利技术。
-百度雄心勃勃,已经开始海外布局,并正在筹建百度研究院;
-百度是隋波领导的公司(这一点不容忽视啊)。
除此之外,最重要的一点是,
百度的估值是可以拿Google来对标的——虽然两者的差距还比较大。
但考虑到百度在中国的影响力,以及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
Google现在在华尔街的估值,已经超过了200亿美元。
百度估值20亿美元,也不是太过不可思议的事。
一时间,就连雅虎中国1.2亿美元收购3721,这样本应该在业内引起剧烈震荡的新闻,都忽然间显得黯然失色了……
百度这家一直不太张扬,以技术驱动,为广大用户提供优质搜索服务的互联网公司。
在2003年底,国内一片无线和网游等“赚钱”业务的喧嚣中。
初现峥嵘!
同时它令人惊讶的高估值,又让人们开始重新思考……
技术、产品和服务本身,对于互联网企业的价值和意义。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