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厉兵秣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唐明汉和张自和离开四野营的这段时间里,许一山等四个人和韩玉珍实际担负起了整个营地的管理许一山当兵六年以来,从没有独立地负责这么大一摊子事情。后勤方面还好说,韩玉珍嫁过来之后就一头忙着伙食、被服、房舍的杂事,由于她过去在韩家局当过家,上手也快,还有黄秋生在协助她安排人手和每天的具体事情。许一山哥几个也是人精,常常嫂子长、嫂子短地甜言蜜语,把个韩玉珍哄得天天乐呵呵的,干脆就把所有的苦活累活都揽到自己身上,成天带着黄家俩姐妹和‘少校’、‘黑花’满营地转悠,然后把许一山几个赶去训练场对付那些大头兵。
在当初砸完秦家窑和后厂老金沟矿的时候,对于唐队长和张政委招收的原警备队、护矿队等人员的整训,许一山就赶到棘手和麻烦。加上是这次面对投诚过来的五十多个东北军官兵,如何按照雪虎的标准来整训他们,着实让许一山几个头痛了一把。要说这些人在训练场上一站,许一山就看出这些当兵的过去简直就是像一群散养的羊,要军姿无军姿,要纪律无纪律,连站个横队都如死蛇一般地弯弯扭扭。一狠心,体能和专项训练都停下,整整花了十天的时间才勉强把队伍的队形整顿地像个样子。同时也把丁垒、刘辉武和韩光前三人也累得不轻,整天价地在训练场上和这些新队员们走齐步,练军姿;带头示范,挨个纠正,一遍不行就两遍、三遍。把刘辉武烦得直嘟囔,说是自己从打新兵集训队出来后就没有感觉这样累的。
现在四野营里的训练兵员达到了二百三十余人,其中有鲁来相绺子的二十六人,韩家局过来的人员七十五人,余下全是四野的原队员和这次整训的东北军士兵。这帮士兵中仅炮兵就有十四个人,一个整班,班长叫王大河,一脸的麻子,当兵有五年了,属于老兵油子的哪种,平日里在东北军中就是个吊儿郎当的。但是此人的炮术精,在初次大石砬子战斗中,韩家局折的三个弟子就是被他的迫击炮击中伤亡的。被俘后,心里一直惴惴不安,以为人家要找他算账。可是却没料到被唐明汉强行收编入队伍后,并没有追究他。现在除了训练难受点以外,其他的条件竟然比在东北军中还要好。一是没有长官扇大耳刮子,二是哪个叫张自和的掌柜当家的硬要他们学习文化,三是这些当教官和小队长的在训练中从来就是以身作则,率先示范,也没有拳打脚踢的,完全是在拿士兵当兄弟,耐心地教授着基本的动作。四是日常伙食的油水比过去足多了,不仅饭能吃饱,而且三五天就有大肉解馋。
王大河知道,当兵的在战场上,那就是九死一生,说不定那天就得玩完。教官们常说的“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他是深有体会。于是收起了以往懒散之态,协助教官带着原来的一帮子弟兄们,按照训练的要求拼命地干好。与王大河同样心态的士兵还有不少,尽管感觉这训练远远比在东北军里要量大标准高,可还是在咬着牙撑着。
许一山几个虽说不是干政工的,但是秉承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全力把官兵一致和以身作则贯彻在整训活动中,休息之余还和大家伙的谈天说地。尤其是刘辉武,一肚子的段子笑话,常常一本正经地把受训的队员逗得哈哈大笑。
队列整训完成之后,到了专门战术技能训练时,这些受训的队员对许一山等四个教官更是佩服的五体投地,步兵的基本战术动作在教官们身上体现的就是比教科书还要规范精确。但是令王大河他们疑惑的是,队伍上从不教冲锋队形和拼刺刀什么的,而是反复地组织两三个人的战斗小组的战法演示,包括火力打击、火力掩护、隐蔽运动接敌、投手榴弹、火力突袭等,重点强调自身的隐蔽动作和利用障碍,多点构筑简易工事,观察重要的敌人目标等。许一山几个恨不能把自己在特警队学到和运用的所有东西都灌注给受训的队员们。
到了射击技术的训练时,队员们已经被教官们彻底的镇服了。只见丁垒和韩光前两人,一人一支三八步枪,对着一百米以外吊着的十个铜钱射击,俩人卧倒在地,从容不迫地推弹上膛,瞄准、击发、退弹壳,动作连贯均匀,不到一分钟,十发子弹将十个铜钱打飞。
“妈呀,这是什么枪法啊?在咱们东边道地界,没一个绺子的老炮有这准头吧?”观看示范动作的队员们发出了咂舌的声音
“别光羡慕,你们要是刻苦训练,迟早也有达到他俩水平的一天,枪法都是练出来的。”许一山对着大伙说道。说完,把黄小林叫了过来,推倒大家面前。“看看,这位小兄弟叫黄小林,加入我们以前是个猎户,没有打过仗。可是在我们丁教官的训练之下,也成了一个神枪手。到我们四野后战斗四次,打死了十来个日本鬼子。你们这些当兵的难道还不如一个半大小伙子吗?”
“到了我们的队伍上,你们都必须练成一手好枪法,记住一点,你打死一个敌人,你自己的活命机会就多一分,战场上就是这样。”韩光前也补充说道。
可真到了射击训练的时候,大多数队员的一些不良习惯还是让丁垒和韩光前挠头。
“嗨、嗨,李小三,你趴在地上把撅老高是干啥?放平,放平,两只脚朝外张开点。”
“你,说你呢,你叫二愣子是吧?拉枪栓的时候不要抬头,什么?习惯了?习惯了也要给我改过来。来,我来做一遍给你看。这样,拉枪栓的时候把身子向左面偏一点,手肘不要杨起来,就用手腕子的力道转动枪机朝后拉。”
“大伙都听清了啊,瞄准射击的时候把气给憋住,手指头压火的时候别紧张,感觉瞄准了以后再稳稳地扣动扳机。记住,慢一点没关系只要不放空枪就好,争取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
“好了,今天训练到此为止。晚上吃完饭以后,我们刘辉武教官会教大家唱一首我们四野的队歌,也就是‘游击队之歌’,以后大伙高高兴兴地唱歌,痛痛快快地打日本鬼子吧。”许一山说道。
四月中的时候,从三道沟方向来陆续来了不少逃春荒的老百姓,一问之下,居然有给一个叫韩玉珍的女人的信件,说是在四道沟可以安家和得到赈济的粮食。常田富是负责四道沟开荒生产的,在村里按照张自和的布置,组织起了互助组。一听到居然来的人是照张掌柜的意思来这里,还有信件,急忙吩咐自己的老婆刘桂花去通知韩玉珍过来查看真伪。
韩玉珍来了以后,仔细的看过信,确认是张自和与唐明汉的安排,于是立即吩咐常田富夫妻和黄秋生等人带着四道沟的乡亲,帮助逃荒来的百姓们赶着搭窝棚,架锅熬粥。黄秋生他们一家是逃过荒的,深知这些穷苦百姓的艰难,除了将李铁匠一家安置在四野营以外,这三十多户百来人口全部都分散在四道沟一带有荒地的地方。四月,也正是烧山开荒垦地的时候。有了粮食果腹的山民们重新焕发出了生活的勇气,比照四道沟的办法,都加入了互助组。大家有劳力的出劳力,大人都干活,妇女和孩子们也没闲着,上山采蘑菇、挖野菜、砍柴火,一个春天,开出了一百多晌的地,种上了苞米高粱。就光新开出的地,按常田富保守的估计,秋后可得二十万斤左右的粮食。

由于五道沟在大石砬子保卫战胜利之后,韩玉珍也和老爷子商量多开荒地,多种粮食,冬春之际也开荒出来几十晌。韩玉珍算过,在四道沟和五道沟两地,如果按照正常年景的收成,可以保证满足一年两千以上人口的粮食消耗。
作为张自和委派的四道沟村民自卫队长的常田富,对新来的移民也采取了按户编组的办法,将十六岁以上和四十岁以下的男人统统地集合进了四道沟村民自卫队。找韩玉珍要来了一些原韩家局和‘敖东好’绺子淘换下来的枪支,武装起了四十多个村民。原五道沟韩家局在韩玉珍嫁给唐明汉以后,也在韩再功和韩耀庭老爷子的授意下成立了村民自卫队,由马光明担任队长,协助防守大石砬子险要。两支村民自卫队还加强了对出山人员的控制,凡是要出山的居住百姓,必须要在自卫队哪里领取路条,说明因何事出山,出去以后什么时候回来。按照张自和的话就是要把四道沟和五道沟建成一个不透风的根据地。
姜子恒在薛家的诊所里只养了十天的伤,伤口一拆线就坚决地谢绝了薛慕华的留诊,回到了华盛商社的驻地。林志同和郝老三等人已经把准备第一次运输到四野营的货物都准备妥当了。货物本身的量不大,就是食盐和西药以及一些布匹。这次运输行动是张自和临行前交待给姜子恒的,线路也基本确定是从丰天搭乘南满铁路火车到怀德车站,然后雇大车或马队经桦甸而去四野营,避开从长春到吉林、蛟河、敦化一线。林志同几个月以来一直呆在奉天,而只有他才认识许一山几个四野的人。所以唐明汉决定这次由他和姜子恒共同带队,同时把在奉天城收留的五个十多岁的孤儿也送到山里。然后嘱咐林志同和姜子恒等人,一定要在北到汪清、东到宁安延吉、西至长春、南到磐石和龙的周围地区发展眼线。商队回去以后,先在上述地方继续一面收购粮食,一面收集情报。重点刺探敦化、蛟河、吉林一带。要求他们俩分别带着人手把当地驻军、警察、日本人的开拓团和护兵队、为祸乡里的地主豪绅等一切将来可能成为四野打击的目标,这些地方活动的绺子队伍等全部记录下来。林志同和姜子恒也是干这方面的老手,相信以一个老绺子的眼光,半年以内会把上述的情况摸个一清二楚。
这段时间唐明汉是忙得脚不沾地,在得到黄显声的任命以后,到各个警局挑选人手和招收人员的进度也让唐明汉、鲁来相和陈天凤三人焦头烂额。现在的华盛商社是人去院空,整日里除了雇来当厨子的一人和看门的一人以外,就看不见一个商社的人。
辽宁警务处在东关十字街南道包下了一家粮食商人的铺子,充作奉天警务机动巡逻中队的驻地,唐明汉三人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新家,从各个警局陆陆续续地挑选的队员也集中到了这里。对于新成立的这个机动巡逻中队,黄显声没有给出明确的编制,只是要求比照一个警察分局的人员配置。唐明汉也不客气,超出编制以外的人员,他打算自己掏钱发薪水,反正四野将来也是要扩充的。先以机动中队补充队的名义招揽人手再说。而且补充队完全按照唐明汉自己的意愿来广泛地面对社会招收,唐明汉希望能多收录一些有专业特长的人手,比如医生护士、机械修理工人等,还有要招收一些思想进步的学生。不过有一条唐明汉是十分坚持的,就是无论是机动中队还是补充队,一律不要有嫖赌抽恶习和复杂帮派背景的人员。对此向黄显声解释道是为了公正地处理以后的治安问题,黄显声自然是赞同。
在建立和扩充机动中队时,荆关良也是时常过来关照指点,热心地介绍了不少以前在师门时认识的武林人士和他们的弟子。对于介绍过来的人员,唐明汉先委托鲁来相打听这些人以前的经历和背景。他知道在东北的江湖道上有不少日本人安排的间谍,象奉天成立警务机动中队这样的大事,日本人决计是要渗透和想法掌控的,何况自己现在已经是树大招风了。黄显声就曾经告诫他要提防‘剑道会’的报复和暗算,还有日本关东军在奉天的宪兵队的挑衅。唐明汉口里连忙称是,但在心里也是对日本人近期的沉默有点担心,自从四道沟和大石砬子取得反清剿作战胜利以后,近二个月的时间,日本人方面没有一点动静。依唐明汉知道的日本关东军的尿性,这个报复肯定是要来的,至于是什么时侯和什么方式,唐明汉懒得去费心猜测。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目前的四野营应该比当初更加牢固,谅小鬼子也再次讨不了好去。
关东军司令部自从独立守备第三大队野贯道一中队全军覆灭以后,按照石原莞尔的意见,加大了在敦化南面和桦甸东面的情报收集力度,企图打探出这支消灭了皇军一个中队和东北军一个整营的土匪有多大的力量。指令奉天特务机关加派人员重点梳理这伙来自苏俄地区的特工人员和当地的关系,要搞清楚他们的意图和下一步的行动方向。针对以前情报混乱而造成决策有误的情形,新井匡夫主动地承担了情报判断方面的责任,在和花谷正商量后,依据石原的意见,启动了原在桦甸的朝鲜人行动委员会下安插的特务人员,伪装成鲜族难民和商人,命令他们必须在两个月以内收集到完整的情报。
进入一九三一年四月以后,关东军高层也进行了一系列的人事调整。畑英太郎由于身体的原因不能继续履行职务,日本军部派遣本庄繁担任最高司令官;石原又力荐好友坂垣征四郎出任关东军高级参议,继续按照以前构思的满洲问题解决案的思路,针对沈阳城里的东北军守卫力量做了多次的战术演练,催促国内迅速地将原在中国东北地区多次作战的第二师团调到满洲驻屯,秘密地安排重炮部队进驻奉天的日军兵营。哪个号称‘关东军之胆’的坂垣征四郎狂妄地宣称以目前皇军在奉天的军事力量,就足以在一天以内解决掉张学良的主要兵力第七旅驻守的北大营,奉天城在二十四个小时以内就将称为皇军的战利品。令人不解的就是这一切部署,日本关东军司令长官本庄繁竟然不知道详细的具体内情。
这一切的鬼域阴影,暗暗地笼罩在沈阳城的上空,日本关东军现在是紧锣密鼓地抓紧落实石原莞尔和坂垣征四郎的计划,千方百计地想要找到一个借口,找到一个张学良的东北地方政府犯错的机会,以开始他们梦想中‘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洲’的血火之途。而被称为‘关东军之脑’的石原莞尔万万没有想到和算到,在奉天城里还有一个叫唐明汉的中国人,会给他设想的满洲征服计划带来那么大的变数。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