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严阵以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nbspnbspnbsp;日本陆军第二师团第三旅团步兵第四联队第一大队的大队长荒木由一郎中佐,今日心情十分地愉快他的步兵大队一来到支那满洲就被关东军司令部选为清剿苏俄特工土匪的作战大队,配属给他的还有独立山炮兵第二联队的一个小队两门七五口径的山炮和辎重兵第二联队的一个中队,统一编组为荒木支队,这些忠勇的皇军官兵们已经从金州坐火车整装运输到了长春。www.xiaoshuodaquan.com
 nbspnbspnbsp;荒木从军十五年来一直在老家的仙台驻屯,从没有经历过战火的洗礼,只有在联队光荣战史上了解到自己这支代号为‘勇’的师团,就是在支那的东北战场上与俄军战斗后才得到代号的,表明前辈的军人赫赫武功。
 nbspnbspnbsp;如今这样一个讨伐清剿苏俄特工的作战任务落到了自己的头上,荒木没有理由不为之感到自豪,表明自己的大队在长官们的眼里是一支有战斗力的队伍。也使得自己有机会通过战功来提升军阶。在前来敦化的路上,他也仔细地翻阅过情报记录和上次清剿过程,一方面对自己作为主力作战部队来担任清剿土匪赶到有点大材小用;二方面对独立守备队的一个中队居然全部折损在这伙土匪手里赶到不可思议。一伙只有不到一百人的土匪,就把皇军一个中队的勇士全部地消灭了?荒木对独立守备队采取的分路进攻、中心合围的战术嗤之以鼻,认为只要依靠皇军第二师团配置的强大火力打击,击溃土匪的抵抗意志,这伙只会钻山林的耗子就会投降或被消灭。临行之前,关东军参谋二课的主管情报官员一再告诫自己不能轻兵冒进,言下之意就是不能再蹈独立守备队第九中队的覆辙。笑话,我荒木手握重兵,就凭哪些土匪能奈我何?
 nbspnbspnbsp;六月五日中午,从长春来到敦化的荒木支队,正在检查武器装备,分发弹药给养,开始在郊外熟悉地理环境。一千三百余人的官兵们把个临时的营房驻地搞的乌烟瘴气。荒木感到时间上还有富裕,于是叫来传令兵,通知三个中队和辎重中队、炮兵小队的所有主官立即来住处开会,检查所有进山作战的准备工作完成情况,制订具体的清剿计划。
 nbspnbspnbsp;林志同送来的消息引起了四野营许一山的高度重视。现在营地里唐明汉和张自和都不在,许一山急切之下没有独自做决定,而是把韩玉珍、韩再功等人都叫来,和丁垒等人一起商量对付的办法。
 nbspnbspnbsp;“准是冲着咱们来的,要早做准备。”韩玉珍开口就认为是对手来了。
 nbspnbspnbsp;“这回小鼻子来得不少啊,林兄弟说怕有千多人,日本人这回是下了老本了。不知道我们能不能挡得住?”韩再功不无担忧地说。
 nbspnbspnbsp;“挡得住要挡,挡不住也要挡。我们五道沟和四道沟有那么多的山民乡亲,如果让鬼子进去了,不知道有多少人家被祸害。咱们辛辛苦苦开的田,建的房,还有储存了那么多的粮食都得完蛋。哪怕是拚了命也得保住自己的家。”韩玉珍说道。
 nbspnbspnbsp;“别看日本军队的人数多,我们这里的地形根本容纳不下这样兵力的战斗,用游击战就可以拖垮他们。我训练的狙击手有实战的表演机会了。”丁垒发言道。
 nbspnbspnbsp;“嘿嘿,丁子说得太好了,到时候看我的炸弹和陷阱发威吧。哪个从清河岔逃荒过来的李铁匠手艺不错,做的野兽夹子实用的很。”刘辉武也信心满满地。
 nbspnbspnbsp;“大家都有信心和决心就好办。当前还是要以最坏的情况来做准备。我的意见是,五道沟的山民乡亲们除自卫队以外,全部转移到四道沟,粮食和家庭的贵重物品全部埋藏起来;四野营地的全体队员集中在大石砬子和五道沟一带集结,四道沟自卫队封锁从西边和南边山外进来的道路;加强大石砬子的守卫力量,死死地守住这个要点;动员熟悉四周地形山势的猎户,分散进山,监视控制可能从其他地方渗透进来的敌特武装人员。四野全队做紧急动员!”许一山总结说道。
 nbspnbspnbsp;“我们现在可以作战的武装人员一共有多少啊?大许。”丁垒还是比较谨慎地提出了这个问题。
 nbspnbspnbsp;“四野全队已经整训的战斗队员有二百六十人,后勤队员二十人共二百八十人,四道沟和五道沟的村民自卫队共有一百人左右,全部不到四百人的武装力量。按照我们上次沟口伏击日军中队的打法,依托大石砬子险要,我们有实力可以抗击一个大队的日军步兵。”许一山坚定地说。
 nbspnbspnbsp;“嗯,这次作战变数不少,我们以前根本没有经历过这样大的战斗,看来我们以前的武器必须要出手使用了。”韩光前也接话说道。
 nbspnbspnbsp;“用,都他妈的用在鬼子们头上,现在不用还待何时?”我还有将近四百公斤的炸药呢,够鬼子们喝一壶的了。”刘辉武恶狠狠地说。
 nbspnbspnbsp;“嫂子,麻烦你和再功大哥就留在四野营和大部队一起行动吧,我带人去大石砬子防守。”许一山对韩玉珍说道。
 nbspnbspnbsp;“不行,我爹在哪里呢,以他的脾气是不会下大石砬子的,唐大哥没回来,我要和爹在一起。”关键时候,韩玉珍像个小姑娘一样地执拗起来。
 nbspnbspnbsp;“玉珍妹子,我去大石砬子镇守吧,我负责把老叔劝下来,你就和老叔归到四野营里去,哪儿也安全一些。”韩再功劝说道。
 nbspnbspnbsp;几人都争着要去最险要最艰难的地方,彼此相争不下。最后还是许一山安排韩再功和韩光前以及马光明三人负责守卫大石砬子要点,其余人员在许一山的统一指挥下于外围和五道沟做迎战准备。
 nbspnbspnbsp;李铁匠自打逃荒来到四道沟以后,就被许一山安排进了四野营重操旧业。从老金沟矿山搬回来的小冶金炉子可是比他原来用的家什好使多了,手摇的鼓风机顺溜的很,摇动起来风大火足;工具原料也齐全,光是哪些钢筋钢条和钢丝,足以让他打造出优良的农具。可是一个叫刘辉武的家伙尽让打造捕兽夹子和钢刺什么的玩意,说是在山里打猎用。哪个刘辉武和几个山里的猎户还对打出来的东西评头论足地要求改进,这李铁匠敢对天发誓,就这些夹子哪怕是一头大熊给踏上也会丢一支腿。哪些钢刺上面还凿了深深的倒钩血槽,看着就糁人。
 nbspnbspnbsp;现在的铁匠一家可老好了,不愁吃不愁穿的。自己的女人在给队伍上洗衣做饭,三个皮猴一样的小子都给一个叫黄秋生的老头带着,给管教得老老实实地。和十几个没爹没娘的孩子拘在一块,规规矩矩地学着认字写字,有几个半大不大的小子带着他们成天价地集合走操,肩上扛着一支红缨的标枪,像个小丘八似的。
 nbspnbspnbsp;在四道沟和五道沟两地建立了村民自卫队以后,黄淑英眼热得不行。这黄家二丫自小就和男孩子一样的皮实顽劣,才十四五的小小年纪就敢用他爹黄秋生的‘单打一’上山打狍子。自去冬以来遇见四野,救了他爹,全家入了四野绺子以后,就对玩枪玩炮的事情上心。特别是唐明汉发给他们俩姐妹手枪,二丫有事无事地就向韩光前套热乎,请教一些射击和武器方面的知识,几个月下来以后,心里就隐隐地对这位沉静稳健的男人有了好感。后来韩玉珍嫁到了四野营,黄淑英就极力撺掇她将山里的一些女孩子组织起来,搞个女子武装队。韩玉珍本人走马江湖本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对于黄家二丫的提议先是表示不同意。女人嘛,关键还是要嫁的好,舞刀弄枪地不长久。耐不住黄淑英软磨硬泡,勉强同意开口向唐明汉和张自和说说。哪知这一提,哪俩掌柜的满口称赞,还主动地提出把最好的武器装备女子武装队,喜欢得在一旁鼓劲的黄淑英一蹦三尺高。

 nbspnbspnbsp;这年头,正经人家女子走马玩枪可是稀罕,大名鼎鼎的辽东道上的驼龙那可是烟花入绺。即使韩玉珍带着韩家局的子弟在江湖上风雨往来,也从不宣称自己是胡子,一直以商队名义走动。得到自己男人和恩人的大力支持后,韩玉珍的心思也活泛了起来,终于同意自己挂帅,在两沟里动员了十来个大姑娘和小媳妇,成立了武装队,有模有样地练了起来。
 nbspnbspnbsp;在四野下达紧急动员令后的第三天,一直监视敦化方向的林志同带着的人,发现了县城里面的日军开始派出了斥候部队,探察进入五道沟的道路。这些日军很是小心谨慎,每隔一段距离都要用旗语前后联络,遇到有大坑、急弯、陡坡的地方都停下来在一张纸上写写画画。
 nbspnbspnbsp;唐明汉带着黄二虎和窦国杰等八人,从六月一日开始返回四野营,一路上急如星火。由于这次带有不少的枪支弹药,还有当前四野营急需补充的小口径子弹,因此唐明汉在沈阳的警务督署开出了一个公务证明,带着的几人全部换上军警制服。上次从这条路去奉天的时候,可是走了整整的十天功夫。这次返回,一众人日夜兼程地赶路,只有在马匹支撑不住的时候才歇息小寐,仅五天的时间就赶到了蒙江。
 nbspnbspnbsp;蒙江县,也就是后世的靖宇县,是抗日英雄杨靖宇牺牲的地方,这里的地主武装和山林绺子和日本护兵垦荒屯也是多如牛毛。蒙江地处长白山西麓,东邻抚松、北接桦甸。清朝入关后此地被封禁荒芜,光绪末年才开始招民屯垦。民国二年,日本人占领了蒙江,设立自治地方政府、警察所,日本移民的开拓团也开始进入。近二十年时就把一个满族祖先生存繁衍的地方变成了日本人的天堂。前世时,唐明汉来过这里,瞻仰过英雄殉国的地方。此时重新路过这块抗联游击战争时期的旧地,心情很不平静。
 nbspnbspnbsp;窦国杰等人看见唐明汉板着铁青色的脸孔,胸腔里不时发出呼噜之声,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窦国杰小心翼翼地问道:“唐队长,你这是怎么了?咋地突然就愣怔了呢?”
 nbspnbspnbsp;“呃,没什么,只是想起了一些往事而已。”
 nbspnbspnbsp;“那我们是否继续赶路?这里的胡子不少,得做好准备。”窦国杰建议说。
 nbspnbspnbsp;“当然赶路啦,我们现在要着急地赶回去,这批武器弹药十分地重要,进山以后,老窦你们几个弟兄就可以看到我们四野的营地了。这次回来,说不定你们能赶上和日本人干一仗呢。”
 nbspnbspnbsp;听到可能和日本人干仗,大家都兴奋起来,脚下不由加快了步伐。
 nbspnbspnbsp;从敦化县城到大石砬子的道路只是小路,一百五十里的距离,多数地方不能通行大车和汽车,这条路逶迤在山间,尤其是靠近五道沟地段,一百人行走的队伍能拉成三百米长的距离。要是按照正常行军的速度来算,光走完这条路就得花费三天的时间。而这一切,荒木支队的指挥官是毫不知情的,因为下发给他的是一张陈旧的地图,上面除了路程远近以外,没有任何可以参考的地形消息。
 nbspnbspnbsp;志在必得的荒木支队六月十日踏上了这条令他们头痛不已的道路,留下一个中队负责保护县城里的部分辎重以后,一千一百人的队伍排成一字长蛇,向西南进发。出发前,荒木由一郎还对他支队的作战参谋小田开玩笑地说道,这支那的山水真像是故乡的图画,胜利地回去以后,一定要请人画上一幅水彩,给自己的女儿留作纪念。
 nbspnbspnbsp;出发后的第一天下午,荒木支队就遭到了袭击。临近傍晚的时候,行军疲惫的日军才走了五十里左右的山道,骑在枣红色战马上的荒木由一郎看着前方挂在山顶上的夕阳,感觉队伍必须要宿营了。就在他快要向传令兵下达指令的时候,前方远远地传来了两声枪响。一个惊愣,荒木迅速地跳下战马,接着又是两声枪响。四周的日本兵听见枪响,又看见支队长下马,纷纷地听下了脚步。此时听见他们的支队长在惊慌地喊道:“什么地方的打枪?快去查看情况。”
 nbspnbspnbsp;丁垒带着黄小林和另外两名四野队员,隐伏在山林中,从中午开始就一直在观察这支日军的行军。自从六月五日众人开会定下了一系列的反清剿作战对策后,丁垒就带着狙击小组的成员开始熟悉这片道路两边的山林地形。被动地迎战不是四野的风格,前出打击、主动接敌、以我为主,牵着敌人的牛鼻子转,也是四野在多次的战斗中形成的作战特点。特别是在四道沟口全歼第九中队以后,唐明汉还和几个战友共同地结合那次战例,总结出一套以弱势兵力对付优势敌军的游击战术,这次也不例外,全套的办法用来了对付荒木支队。
 nbspnbspnbsp;走在荒木支队最前面的是第一中队队长清水正雄上尉带领的斥候兵分队。这些日本兵并不像他们的长官荒木哪样渴望战功,反而对刚来满洲就出发作战有些埋怨。不过日本军队严格的纪律、武士道的教育,让士兵们在一天行军后疲惫之余,依然保持着搜索警惕的目光。
 nbspnbspnbsp;斥候兵三个一组,共有三组九人,分别处于搜索的前方和左右两侧。由于道路狭窄,左右两侧的斥候散布不开,基本上就挤在一起。
 nbspnbspnbsp;丁垒带着一个叫文定坤的队员在道路的东边山林埋伏,黄小林和另外一个叫凌开泰的队员则在他们的对面,两组狙击阵地都距离道路有三百米左右。丁垒严格地规定在狙击地必须设置三处以上的狙击位置,嘱咐黄小林那组不得恋战,一组弹夹五发子弹不能打完,就必须撤退回转。他们从中午开始就在选定的这块地方忙乎,一直等待日军的到来。
 nbspnbspnbsp;日军走在最前面的两个士兵端着挂上膏药旗的步枪,一边走,一边左顾右盼,黄小林的枪响以后就直挺挺地摔倒了地上,胸口冒出大片的血迹。行进中的日军像是被捅了窝的马蜂,一下就炸了,纷纷地趴在了地上朝枪响的地方张望。清水正雄正在斥候兵后面,看见两个士兵倒地以后,脑子里‘嗡’地一下木了,短暂失神之后,拔出了指挥刀,跪在地上大叫着‘敌袭’,指挥机枪手赶快架起机枪进行火力掩护。还没等到自己这边机枪开火,两个傻头傻脑地站着的士兵又被飞来的子弹打穿了脑袋。
 nbspnbspnbsp;这下,清水正雄被激怒了。忙命令所有一中队的士兵们组成战斗队形,向着两边的山林地搜索攻击,连掷弹筒也架了起来,‘嗵、嗵’地对着可能藏有狙击手的地方发射弹药。
 nbspnbspnbsp;日军步兵正对着落日夕阳的一面山林在火力搜索,机枪和步枪的子弹打得林间的树叶唰唰地作响。丁垒带着文定坤却撤退了,留在地上的只有两个滚烫的弹壳。
 nbspnbspnbspnbspnbsp;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