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再上征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韩玉珍协助父亲韩耀庭接连好几天都在五道沟处理善后的事宜。www.xiaoshuodaquan.com大战过后,人们的情绪从激昂热烈转入到对死去亲人和弟兄的悲伤怀念中,整个五道沟时时可闻哀哭之声。韩耀庭撑着病体,到各家各户去亲自慰问吊唁,将抚慰金送到死者亲人手中。五道沟的南面建起了一个小小的陵园,五十二位牺牲的烈士已经安葬,唐明汉亲手书写‘抗日英雄永垂不朽’的石刻纪念碑,就挺立在墓园之中;青石纪念碑的四面,镌刻着五道沟保卫战的简要经过。乡亲们从山上移栽过来的青松树苗环绕在墓地四周,山风吹来、松枝呜咽。
曹亚范和杨林在四野营盘桓了三天的时间,其间观看了四野队员的队列、单兵战术和实弹射击表演,杨林这位曾经在东北军讲武堂短暂学习过的员,对于四野队员的良好的训练啧啧称赞,更是对四野的武器装备和单兵装具十分羡慕。
这三天里,为了满足两人的好奇之心,唐明汉也对两人刻意地讲述游击战争的特点,结合四野的两次反清剿作战战例,着重强调小型多次袭扰和集中兵力伏击之间的关系,讲述如何在日军优势火力下作战的心得,听得杨林和曹亚范点头不止。
三天中,面对杨林和曹亚范旁敲侧击式的打探,唐明汉绝口不提在苏联的详细情况,也刻意回避有关阶级斗争和共产运动这些敏感的字眼,只是反复地宣讲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野心,强调民族危机。一再声明:四野不是打家劫舍的胡子,而是组织民众开发长白荒山,建设自己家园的民众武装。对此,两人只好按耐住,提出要去延吉探亲,今后有机缘将再来四野。
在送别两人时,唐明汉特意地挑选了两把日式南部手枪和五十发子弹,送给他们留作纪念。两人对于这件礼物简直是喜出望外。尤其是曹亚范,想着去年暴动时,手无寸铁,只有铁叉、粪耙子、锄头等农具,只能冲进一些没有武装的地主院子,烧毁地契、分掉粮食。尽管农民们人数众多,但架不住警察和东北军有枪啊,不到一个月,轰轰烈烈的五州暴动就被血腥地镇压下去,接着就是残酷的白色恐怖。
“两位先生,分手在即,我唐明汉很是不舍。我们四野的宗旨就是打鬼子,保家园。如果能有机会合作,我们四野欢迎之极。也希望两位能动员有志于此的热血青年来我们这里,壮大我们四野的队伍,在此拜托了。”
送走了杨林和曹亚范后,唐明汉开始考虑起再赴奉天的事情。他心想,这一去可就要面对九一八的满洲事变了。另外,四野营之战的消息难免不会传到黄显声的耳朵里。沈阳是消息灵通之地,自己又身兼警务机动巡逻中队长职务,难免有影影绰绰的矛头对着自己,该怎么解释这件事呢?而一旦真相被人得知,自己与张自和前期的准备,得做一些妥善的后续安排。算了,不管这些,车到山前必有路,还是准备早走,越晚去沈阳越是麻烦大。
和几个原雪虎的队员一提到要再去奉天,许一山等几个哥们都嚷嚷开了。大家在这近半年中,一直窝在山区里头练兵打仗。还真想去现在东北最大的城市看看模样;加之大伙都知道九一八将近,这回去了以后肯定要遇上,所以谁都对唐明汉说不能拉下自己,尤其是刘辉武这坏种,说什么不让去的话就半夜在唐明汉和韩玉珍的屋子前放鞭炮,让你们俩口子不得好睡,搞得唐明汉啼笑皆非。
“大伙既然都想去奉天,那家里怎么办?你们谁能保证基地的安全?”唐明汉向这帮人问道。
“小鬼子难道还记吃不记打?现在咱们人虽说少了点,但是个个都是经历了战火考验的。玉珍嫂子已经又把韩家子弟拉了三十个人进队伍了,轻伤的三十来号队员还有十来天也能参加训练。算起来我们现在又有二百四十多人,加上两沟自卫队的百来号。就是东北军来一个团,也讨不了好去。”许一山大大咧咧地说。
“队长,我看没有问题,韩再功大哥的伤已经好得差不多了,加上队员们也都熟悉了我们的战法,现在论火力,我们比日军都不差。加上弹药储备充足,守着险要据点,我们已经可以和来犯之敌正面拼物资消耗了。”丁垒也开口说道。
“还有,我们去奉天以后,可以让张政委来坐镇这里啊,这样我们就可以在沈阳城里痛痛快快地闹上一场了。”刘辉武也凑趣地说道。
“那好,这次我去奉天,你们也都去。另外还要通知窦国杰几个,还有黄小林以及几个丁子训练过的神枪手,去奉天装备狙击步枪。上次张政委就说瞄准镜已经定好了货,八月中旬可以到;我们走后,基地的安全防卫由韩老爷子掌总,北路方向韩再功负责、马光明协助;南路方向崔太植负责,姜子恒协助。四周的巡山守哨就交给自卫队。四野营的日常管理交给黄秋生和常田富;你们玉珍嫂子和我一起去奉天。就按这个布置,你们几个赶紧地训练新队员以充实队伍,实弹射击多搞几次。”决心既然下定,几个人立即分头行动起来。
四野现在的朝鲜族小队已经扩充到三十人左右,其中有一些是从清河岔、桦树岭以及靠山屯这边过来的贫苦移民,听说四道沟这边在招人开垦荒山,于是就结伴举家地过来了。来了以后看见四野队伍里有朝鲜人在入伙挂柱当绺子,先前很是吃惊。后来听同乡们唠嗑说是参加四野有固定的军饷,队伍上像兄弟一样友爱,又经不住崔太植和金奉圭忽悠说四野是专门和日本人对着干的绺子,就有不少的年轻人要求入伙。现在这个小队由崔太植任队长,金奉圭任副队长。在刚结束的四野之战的战斗中,全体队员都表现得很勇敢,跟在许一山带领的大队后面打死不少的日军士兵。这个小队在四野的编制中是担任火力支援任务的,也可以说是四野的机枪中队,装备有日式的两挺重机枪,六挺歪把子轻机枪,还有两具掷弹筒。
投诚过来的原东北军班长王大河如今也抖了起来。他现在担任了四野的炮兵分队队长,管着小四十号队员和十六匹驮马,八门迫击炮全归他的小队。饶是如此,他还不满足,经常念叨要将一门没有损坏的山炮编入队伍,这样的话,他都可以当炮兵连长了。韩光前倒是老实不客气地训斥他要牢牢地记住在大石砬子上的教训,好好地练兵。先把迫击炮使好就行,山炮今后就固定在大石砬子当守卫炮台使用。对于这个在大石砬子上救了他一命的小韩教官,王大河是既敬且畏。不知不觉中往日的懒散作风也改变不少,知道在训练中下功夫了。
唐明汉在把整训过后的四野营看过一遍以后,感觉心中的担忧减少很多。日军在短时间里是不可能再来了,既然连续两次损兵折将,就肯定要另外寻找毒辣的招法。日军的守备兵力有限,就算调来第二师团,那也是准备着和张学良政府摊牌使用的,不太可能再做清剿四野这种愚蠢的浪费兵员的事情。何况目前中村事件应该发生了吧?那就起码要在中村事件解决和满洲事变以后才会继续关注和对付自己。到那时候,老子的四野也就恢复了元气,就要打出红旗,大闹长白山。

看过新队员的训练以后,唐明汉来到了俘虏营。这里依然关押着被俘的荒木支队的十六个士兵。对于这些日军俘虏,开始时候唐明汉觉得处理起来极为棘手。作为一个现代军人,可以在战场上毫不犹豫地对着他们开枪,但是真要枪毙手无寸铁的俘虏,可能除了崔太植,自己和其余的几个弟兄都下不了手。刚穿越的时候,处理的那三个日军均是重伤不治,唐明汉在那种紧要关头也不可能给他们包扎治疗,所以命令许一山他们将之处理掉了。现在面对的老老实实的十六个人,在崔太植横眉怒目的喝呼声中,在‘少校’犬视耽耽的注视之下,都在规规矩矩地干着活。就想着要是张自和在这里就好了,起码可以或动员或逼迫或利诱他们中的一些人为自己服务,如果能让让他们教授电台的使用就好了。还是刘辉武说得对,这些事情张自和处理起来比较拿手,得赶快地将他换回来。
韩玉珍得知唐明汉要兑现他的承诺,带自己去奉天城,高兴地几晚都没有睡好,心情明显地变得开朗起来,跟着队伍在训练时,说笑声也开始多了,禀告过老父亲以后。这两日都在给自己打点行装。荒木支队被歼灭以后,缴获的战马有四十多匹,荒木的那匹枣红马也在其中,就被分配给了韩玉珍乘骑,她没有麻烦朴正银兄弟,都是自己亲自照顾喂食豆饼马料。
张自和与唐明汉前次赴沈阳的时候,四野营的后勤和财务就已经全部托付给了韩玉珍,并由黄家大丫协助打理。这关东俗语说得好:男人是耙子,女人是匣子,女人就应该是管家的。接手后韩玉珍才知道,四野的家底远远地比自己韩家的厚实。那位张大掌柜的又是一个极为善于搂钱的主,枪支弹药就不说了,全部是缴获,就连锅碗瓢盆、被服装具都是应有尽有;现大洋、兑金券、金银玉石、古董字画、珍贵皮毛、绫罗绸缎、上等药材满满的十几大箱,当初看得自己直乍舌。如今要去沈阳城,恐怕除了要买点胭脂水粉以外,就没有什么再看得上眼的东西。
七月五日,唐明汉召集了四野所有小队长以上人员的会议,会上宣布了将再次远赴奉天的人员名单,被选中的队员兴高采烈;留守在家里的人很是羡慕。唐明汉清清嗓子,挥手让大家安静下来。说道:“这次我们这些队员们去奉天,是要承担极为艰巨的任务的。大家都要做好最坏的准备。你们都是四野的骨干,到时候是要发挥大作用的。无论是去奉天还是留在家里,都要把各自的职责履行好。四野刚经历大战,这次又要将主要骨干调去奉天执行任务,因此留在家里的弟兄担子很重。我打算请韩老爷子来四野营居住,先把自个的家看好,然后将张大掌柜的从奉天接回来。以后凡是有投奔咱们四野队伍的,一律由张大掌柜的负责挑选;训练的事情先由再功大哥担起来并督促,吃喝拉撒的事情以后就找黄秋生和黄家大丫。总之一句话,既然和小鬼子对着干了,就要干出样子来,今后我们大伙不止呆在山里守家,还会出山抗日。这吉东五州我们都会去转转,机会有的是。”说完,把去奉天的人员名单念了一遍,又把留守基地的各位任务进行了明确。散会后,各人开始整备行装。
出发之前,唐明汉再次召集韩玉珍、许一山等十九人,把在路上和进入沈阳城以后的各种注意事项一一地详细交代了一遍。强调出山以后坚决不能说自己是四野的队伍,对外声称就是沈阳城的警察中队长回桦甸来娶亲的,韩玉珍也不能说自己是韩家局的人。防止有心人打探消息。为加快速度,所有赴奉天的队员一律骑马;所有的长武器都不要带,只携带短枪和马刀以防有胡子打劫。
公元一九三一年七月七日傍晚,唐明汉选择了这样一个有纪念意义的日子,带领十九名队员出发了。这次依然沿着上次从奉天回四野的道路返回,准备从桦甸东部直趋蒙江,然后取道通化、新宾。
长白山的夏夜晚风微凉。一天的暑热消散以后,精神抖擞的健马奋蹄小跑,只闻山道之上‘踢踢踏踏’之声前后不绝。窦国杰七人是走过这条山道的,又都身怀功夫,因此前路探查由这七人担当。中间是许一山和丁垒、刘辉武、韩光前四人带着黄小林和其他队员,唐明汉与韩玉珍在队伍最后压阵。夜半时分,按照唐明汉的安排,只是小歇息了半个钟点,给马匹喂食恢复体力后又继续前进。凌晨四点多的时候,东边天际隐隐地露出了微曦,此时队伍已经赶路一百二十余里,达到了蒙江县北与桦甸接壤的靠山屯附近。
“队长,天快亮了,马匹也都很疲惫,是不是歇息一下再走?”打前面带路的窦国杰回返,向唐明汉问道。
“嗯,是该要休息了。老窦,你带几个弟兄去寻找上次我们住过的那家大车店,不要惊醒其他人,我们悄悄地进客栈。“
这靠山屯是蒙江县北部一个大型的民居市镇。屯子的西北头是日本移民的驻点,有大约一百户左右从日本的山梨、福冈等地被日本政府动员来满洲的农民在屯垦种植水稻;西南是当地的中国居民居集的屯落,五六百户人家散居在山坡道旁,种植玉米、大豆、高粱、烟草等耐旱作物;东南方向就是进长白山的驿道,货栈、旅店、酒馆、烧坊间杂其间,方便进山的客商。
靠山屯也是一个出产粮食和木材的地方,每年经桦甸、伊通等地,或利用松花江水路,或利用满洲铁路,将粮食和木材以及其他山货运送出山,到吉林、长春、奉天等地,甚至有远销哈尔滨的。
天已经放亮的时候,唐明汉他们终于抵达了客栈大车店。还是上次那个胖胖地中年掌柜,他一眼就认出了身穿军警制服的唐明汉,连忙地边打着哈欠,边上前热情地打招呼。
“贵客又临门了,这是鄙店的荣幸啊。几位是歇息还是打尖过路?”
“准备热水,等我们洗个澡后休息半天,掌柜的给整点好吃的午饭;马匹就麻烦照料,下午我们还要继续赶路。”唐明汉简单地交代以后,准备进到给自己安排的房间。
“这位警官军爷,小的多句话,您老要是在下午或晚上赶路怕是不方便。这镇子西头的日本人驻地,前两天来了不少的兵,给那些小鼻子农民发了枪,昨天下半晌就在镇子西头设卡拦路,对从山里出来的客商盘查。听说在敦化那边走失了几个日本人,正在四周打探。要是怕麻烦的话还是明儿一早赶路好点。”胖子掌柜好心地提醒说道。
“呃,还有这样的事情?咱们中国的土地上,什么时候轮到日本人来把路守卡了,不是明摆着欺负人吗?谢谢掌柜的提点,放心,我们和日本人没有纠葛,谅他们也不敢把咱们怎么样。”唐明汉淡淡地说道。
嘟嘟小游戏 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发现!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