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田萱、刘树第一次来武汉的人,更加高兴的不得了,天气虽然炎热,可被大家的热情掩盖了,并不觉得酷热难当。书书网 更新最快
经过了开学初一个月的忙碌,田萱、刘树也在各自的队中,融入了这里的学习生活,一切归于平常。
这天,于卫突然收到了一封bj的来信,信的落款是bj师范大学99号信箱。
手里拿着这封来信,于卫心里怦怦直跳,思绪万千,想起了夏日bj开往边城的火车上,那位冰清玉洁、美貌绝伦的姑娘。
还有这样的好事?居然写信过来?他以为只是萍水相逢,一过了之了。没成想,这叫白雪的姑娘,还能记得起他,还不忘那段路途所发生的事情。
他的第六感即刻告诉他,这女孩对自己有好感,而且他自己也对女孩情有独钟,觉得她是个很不错的女孩。
难道这就是一见钟情?别瞎猜了,可能人家就是一般的问候,一封很平常的来信,只是普通朋友而已。
普通朋友?这种普通朋友多了去了,为什么偏偏给自己写信?可能也跟别人写信,只是自己不知道罢了。
于卫的脑海里不断地澎湃着,搞不清楚女孩的意图,但他有种感觉,就是这女孩对自己的的好感。
拿着信不知不觉地走到了自己的床前,坐在床边上看着手里的信件,觉得特别的异样。
久久不能打开,也不愿打开,定了定心神,终于下决心撕开了信封,拿出了信件。
在打开信件的同时,一股清新的书香气息扑面而来,他灵机一动,闻了闻想到:这里肯定有她的气味。
蓝黑色的笔迹,仿宋字体显得干净整洁,内容一幕幕落入眼帘。
于卫你好!
自从在列车上相识后,几天的相聚虽然短暂,然而很难忘。开学已经两个星期了,按照我们的约定,想了想还是给你写封信,不知你是否还能记起我?
我这里一切正常,大四了,这个学期基本的课程都要结束,到下个学期主要是实习了,到时是自己联系还是学校联系实习,就不得而知了。
不知你近况可好?能否告知?
来信请寄:bj师范大学99号信箱白雪收
白雪
信写得简单明了,很得体。
可能是第一次写信,只是礼貌的问候,但从她的信中可以觉察到,她有继续通信交往的可能,要不然不会留地址。
这让于卫很激动,收好了信放声高歌起来,搞得宿舍里的同学莫名其妙,时不时有人问:“碰到什么喜事了,这么高兴?”
他也不回答,只是唱着歌,一个劲地冲过他们笑,心中荡漾着无比的快乐,让自己天真烂漫起来。
胡纯笑嘻嘻地问于卫:“你到底什么事,把你高兴成这样?”
“没什么,没什么!”
“什么没什么?是不是刚才那封信?”胡纯又问。
于卫点了点头,“我说吗?我猜你就是因为那封信,不会是女孩写给你的吧?”胡纯笑着说。
于卫又点了点头,“哈哈哈!我说吗?我又猜对了,快说说怎么个情况?”胡纯颇有兴致问到。
“出去说,出去给你说!”于卫拽着胡纯出了宿舍,到了楼侧面的操场上,才说:“不就是暑假去bj,在回去的火车上认识的一个女孩吗?”
“呵呵!你小子还有这样的艳遇,我怎么不知道?”胡纯乐着说。
“哎呀!不是八字没一撇,谁知道呢?想着一面之缘,没抱什么幻想,可没成想人家都把信写来了!”于卫解释说。
“我看有戏,姑娘哪的?”胡纯似乎显得有些兴奋,好像是他认识的女孩来信一样。
“是gs敦煌的!”于卫说。
“哦!gs的呀?”一听说是gs的,胡纯好像被浇了一盆凉水,刚刚燃起的热情被浇灭了。
看到胡纯有些遗憾的表情,于卫又说:“不过这女孩在北师大上学,学外语的,是个本科生!”
“啊!北师大的?还是个本科生,那好啊!”胡纯吃惊地说,好像刚才被浇灭的热情,重新又燃烧起来。
紧接着问:“真不错!北师大的,说说长得怎样?”
“别提了!”于卫有意卖着关子。
“什么意思啊?长得不行啊?”胡纯迫不及待地问。
“!我是什么人啊?长得不行我能感兴趣啊?”于卫不屑地说到。
“说说看嘛!到底怎么样嘛?别他妈刺激我好吗?”胡纯急到。
“让我怎么给你说呢?我从来没见过那么美的女孩,美妙绝伦!”说着话于卫望着远方沉浸在遐想当中。
听得胡纯哈喇子都流了出来,他完全不顾形象,用胳膊擦了下一嘴角,不停地说:“快说说,快说说,到怎么个美人,哈哈哈哈!”
胡纯急切地想知道于卫路遇白雪的经过,于卫便毫无保留地将在列车上的偶遇详细地讲给了他听。
胡纯认真地听了于卫讲述之后,笑得嘴都合不拢,好像是他自己的亲身经历一样。
“看你那没出息的样子,一听见美人,就得意忘形了!刚才你还一听是gs的,还很嫌弃呢!”于卫调侃他说。
“哎呀!那种穷地方,我害怕你小子误入歧途了,不过听你在一讲,这姑娘是在北师大上学,那可是名校,又知道姑娘长得不错,家里条件也可以,那我就放心了不是?”胡纯自鸣得意地说。
“!搞的好像你是我父母一样,帮我看对象呢?”于卫说到。
“那不是嘛?你别不服气,最起码比你大几岁,吃的饭比你多几年,比你有经验不是吗?分析分析总不能让你上当吧?”胡纯故作老成地说。
“你别猫哭耗子假慈悲了?有种你也艳遇一个?”于卫笑到。
“我没你那机遇,我如果有你那样的机遇,手段并不见得比你差!”胡纯不服气地说。
于卫自从看了信后,就一直考虑怎样给白雪回信,既不能太过热情,太热情人人觉得不太稳重;也不能太冷淡,太冷淡让人家觉得好像对她不感兴趣。
怎样拿捏好轻重,着实让于卫绞尽脑汁地考虑了一番,最终决定回信要写的比白雪的稍长,但不能过长,语言中流露出对她的好感,和对认识她过程的怀念,但不能过分,用词恰当,感情上不卑不亢。
不能过分的奉承,不要让她觉得自己是名牌大学,人又长得漂亮,就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
自从第一次与白雪通信后,给她写信成为了于卫军校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父母、朋友的信件也零零散散地写,可给白雪写信更上心。
按照邮递的速度,一般一个星期能通上一封信件,每个星期写给白雪一封信,渐渐成为一种习惯,不写好像少了什么似的,心神不定、坐卧不安。
信件的内容渐渐地也浪漫起来,言辞中少不了亲密的言语,好像双方默契地感受对方,而且彼此都很满意。
无形中就确立了一种恋爱关系,有一种牵挂,一种思念,一种渴望,期待着能尽快见上一面。
生活学习一切正常,第二学年的军事课程逐渐有条不紊地进行,军事地形学即将结业。
因此组织二队一区队到学院北校区进行现场训练,其中找点的任务,是该课程结业考核中的一部分。
什么是找点呢?找点是学员们口头术语,实际上在军事地形学当中,是“地形识别”其中一项,按照正确方法在规定时间内,准确找到目的地参照物。
这对在通信训练大队上学时期没有的训练内容,让于卫有些不知所措,即兴奋又担心。
当然,大部分学员也没有这种经历,也都和于卫一样的心情。
一区队专业是野战通通信参谋,而二区队的专业是固定台站通信参谋。虽然,军事地形学的理论课在一起上课,可是二区队没有野外训练课目,只有理论考试。
对一区队来说野外训练考核更加接近实战,要在甘露山呆上一个星期期,来完成这次的训练考核。
就在走之前,于卫收到了白雪的来信,信中希望在“十一”国庆节假期能见上一面,她想让于卫到bj去。
于卫看完信,心里又激动又犹豫,激动的是她终于先开口谈及见面的事情,犹豫的是不知道军校能不能准假,得找找队长请个假。
“这那能行?咱们学院肯定不允许!”蒋队长毫不犹豫地回答。
“你通融通融嘛!私下放我出去几天不就行了?”于卫求到。
“你让我犯错误啊?你不想想,咱们队60多号人,我把你放走了,其他人知道了,肯定不愿意,在私下里传话,说不定就传到了校领导那里,那不得吃不了兜着走,是绝对不行的!”蒋队长拒绝说到。
于卫理解蒋队长的难处,他们这批学员在他的带领下,一年过后刚刚有了起色,不在受前批学员的影响,学院领导对二队的表扬也逐渐多了起来。
如果在这时再犯错误,那不是刚开的花遇上霜,立马凋谢了?蒋队长的话让于卫实在是不好意思再开口请假了。
“那怎么办呢?哎!好不容易遇到这么好的女孩,要是不行的话,估计以后就没戏了?”于卫满面愁容地在队长房间里团团转。
蒋队长见于卫的发愁的样子,也想替他想办法,想了想提示于卫说:“我们是军校,去不了她应该可以理解,但她可以来呀?”
“哎!对呀!我咋没想到呢?”突然间来了精神,可一晃过后又萎靡不振,“哎!好是好,可人家愿意来吗?如果不愿意,我这不是剃头挑子一头热嘛?”于卫沮丧地说。
“你看看,你看看,不要对自己没信心嘛?你是我们队的才子,十几个人的舞蹈都整了,还对付不了一个姑娘?再说人家也是名校的大学生,境界应该很高,如果你说明原因,我想她会理解你的!”蒋队长耐心地劝导说。
在队长的鼓励下,于卫振奋精神,给白雪写了封信,主要是劝说她,先是说明自己很想见到她,只是自己是军人,在军校上学,军校是有纪律的,不像地方大学,比较自由些。
再是劝说她到武汉来,毕竟bj自己去过,而武汉她没来过,乘着“十一”来武汉一趟,十分诚意地邀请她。
后来,就说说武汉的景色和好吃的,大肆地渲染一番,目的是吸引她来,就不知道她到底上不上钩了?
于卫绞尽脑汁写了一封信。
白雪:你好!
来信收到,在这里首先感谢你的盛情邀请,“十一”假期我也很想到bj去,能和你见上一面是我的渴望,这种渴望不断冲蚀着我的全身,让我非常非常想念你。
可是,你也知道我们是军队院校,不能像地方院校一样自由,是有纪律约束的,我们队长那里我也问过,想请假去bj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那怎么办?我心急如焚,好像这个假期要白白的浪费掉,我们想见面的愿望是否成为泡影?
我思前想后,觉得我们不能白白浪费掉这次假期,既然我请不上假去不了你那里,那你可以到我这里来呀!
bj我去过,可武汉你还没来过,这里是著名的江南水乡,而且武汉三镇景色宜人,如果你能来,我可以带你去自古以来四大名楼之一的“黄鹤楼”。
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首唐朝诗人崔颢的诗不知你读过么?很有名的呦!
还可以去武昌在东湖上划船,领略东湖风光,还可以去武汉大学看看校园景色与你们学校有什么不同,还可以上龟山电视塔纵观武汉全景,还可以走过长江大桥一览长江的澎湃和大桥的雄伟壮阔……
这里的名胜多了去了,数不胜数,还有著名的商品一条街“汉正街”,各种衣服千姿百态,色彩倩丽,真的不错!
这里的美食也非常好吃,有豆皮、热干面、武昌鱼等等,让人垂涎欲滴馋得不得了。
我这希望你能到这里来,我们一起能度过一个美好的假期。
寄出这封信后,我们就要到五六十公里外的甘露山,进行野外上课了,一个星期后才能回来,回来后正是“十一”前夕。
所以,请你早下决定,如果决定来,就发个电报过来,到时去接你!好了,不再多说了,期盼你的到来!
礼于卫
写完这封信,于卫好像轻松了很多,脑海中浮现出两人见面的那一刻,自己突然反应过来,自言自语地自嘲了一句:都想成真的了!
甘露山,在黄陂县境内,距离武汉近50公里,早饭后,一区队整理行装,装上卡车,人员坐上大客车就向目的地出发了。
虽然距离不远,可路不好走,出了wh市,就是二级公路,路面时好时坏,等过了黄陂县,就都是乡村土路,车后扬起浓浓的黄尘。
拉行李的保障车,离得远远的不敢靠的太近,只能是在百米开外灰尘散开,跟随着缓慢行进。
这土路走了有半个小时,远远看见窗外的树木开始茂密起来,开始还是零零散散地长着。
随着车往前行进,植被越来越茂密,一些松树、柏树、红枫等等还有很多叫不上名字树种。
土路走完,是新修的柏油路,这是这是学院为北营区专修的两公里的路,柏油路穿梭在茂密的树林中,在转过几个弯之后,前面一片开阔。
透过车窗并看见了苏联式的几栋平房,到了目的地下了车,于卫感受到这里的略带潮湿的新鲜空气,呼吸起来十分的舒服。
望着周围山上,整个都被绿色覆盖着,层层叠叠,郁郁葱葱的植被,放肆地生长,无忧无虑地多么自由。
突然想起苏轼的一首诗来: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虽然不是庐山,可这里的风景,原始而古朴,茂密的森林,水网稻田的田园风光,的确是美的说不出来。
甘露山营区,驻扎着一个营的兵力,是学院的教学通信保障营,专门给学员提供教学通信保障的任务。
前两天都是掌握各通信要素的开通范围,以及连通情况,并出些相应的情况,让学员们分析情况并提出解决办法,然后让保障营的士兵落实。
这天晚上,导演组组织了一次小规模的查点行动,在周边五公里的范围内放置了东西,并将人员分成三人一组,去找这些东西,完成两项任务的组,成绩即为合格。
刚下了一场雨,晚饭后,待雨停了,同学们三人一组,穿上雨衣、胶鞋,拿着手电,按照地图一个个地在方圆几公里的地方查找标定物。
每查到一处标定物,就标记在地图上,因为范围有限,所以每组同学们经常碰在一起,于是都走在一起去找。
按照规定时间,两个小时后,同学们基本都回来了,个别的组,距离规定时间也就超出了几分钟。
因为所有的组都找到了几处标定物,算是都通过了预考。真正的大考还在后面呢!
野外标图,每个人是在一个一尺见方的标图板上,用图钉固定1:2万的地图,这也是甘露山方圆几公里的位置。
在地图上用红蓝铅笔勾勒出通信要素配置位置,而且每个位置每个班必须走到现场,现场有保障营的人员操作示范。
学员们要搞清楚每种装备的战技性能,这样才能更好地组织各种装备的互联互通,为指挥作战提供高效的通信保障。
***对军队通信工作的评价是“你们是科学的千里眼、顺风耳!”可见战时通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在完成了勘测、标图、装备配置、技战性能了解之后,又组织了一次进攻战斗的通信处置。
导演组不断地提出想定,并提问学员们,及时处置想定中的问题,当提问到于卫,在进攻战斗第二阶段向前推进时,这时的通信组织怎样进行?
于卫站起身利索地回答了提问:“在第二阶段部队向前推进时,我通信书枢纽正在撤收后向前方预定地域前进时刻。
此时,有线通信基本中断,最好保持无线电台两个以上网进行联络通信,建议继续参与上级无线电网,和对下的战斗网和移动中的通信网!”
“处置得很好!”导演组组长当着全体人员大声表扬说。
导演组组长是战术教研室教研室的主任,大个子,块头很大,声音洪亮,给人有一种压迫感。
得到他的表扬,于卫心里十分高兴,知道只要能在野外环节处置好想定中的几个问题,考试就基本过关了。
战术通信课目进行了一天半,师一级的进攻战斗以胜利结束,鸣锣收兵。下午要进行文艺演出。
要求一区队三个班,每个班出三个节目,就九个节目;保障营出了六个节目。共十五个节目。
于卫的独唱肯定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节目,也是一个不用练习就直接可以上的节目,这对他所在的一班来说,轻松了不少。
中午吃完饭,准备了一阵之后,下午三点文艺演出正式开始,各班都拿出了他们才艺。
轮到于卫上场,于卫从保障营借了把吉他,一曲齐秦的成名歌《北方的狼》,
我是一匹来自北方的狼,走在无垠的旷野中,凄厉的北风吹过,漫漫的黄沙掠过!
我是一匹来自北方的狼,走在无垠的旷野中,凄厉的北风吹过,漫漫的黄沙掠过!
我只有咬着冷冷的牙,报以两声长啸,不为别的,只为那传说中美丽的草原。
我是一匹来自北方的狼,走在无垠的旷野中,凄厉的北风吹过,漫漫的黄沙掠过!
我是一匹来自北方的狼,走在无垠的旷野中,凄厉的北风吹过,漫漫的黄沙掠过!
我只有咬着冷冷的牙,报以两声长啸,不为别的,只为那传说中美丽的草原。
不为别的,只为那传说中美丽的草原。
于卫唱的动情而苍凉,充分体现了歌曲的韵律,博得了阵阵掌声,保障营更是叫声连连,希望再来一曲。

于卫站起身想离开,被蒋队长拦下,队长意犹未尽地说:“看看,看看,保障营战友们这么喜欢你唱的歌,不妨再来一首嘛!”
台下一区队有同学高声符合地喊到:“于卫再来一个,再来一个,唱个拿手的!”
“就是,再唱一首!”有人喊到。
于卫盛情难却,又原坐到位置上,抱着吉他,就在刚才短促的时间内,脑海里翻着很多的歌,最终认为能人琴合一发挥最好的就是崔健的《花房姑娘》了。
清了清嗓子说到:“那我就给大家唱一首崔健的《花房姑娘》好吧?”没成想这一说出口,台下保障营那边,掌声雷动,呼喊声不断:“好!好!”
于卫被大家的热情所感染,感觉自己就是崔健附体,歌声动听有力略带沙哑非常有磁性地唱了出来:
我独自走过你身旁,并没有话要对你讲,我不敢抬头看着你的,噢......脸庞。你问我要去向何方,我指着大海的方向。你的惊奇像是给我,噢......赞扬.
你带我走进你的花房,我无法逃脱花的迷香,我不知不觉忘记了,噢......方向,你说我世上最坚强,我说你世上最善良。你不知不觉已和花儿,噢.....一样
你要我留在这地方,你要我和它们一样,我看着你默默地说,噢......不能这样,我想要回到老地方,我想要走在老路上。我明知我已离不开你!噢......姑娘!
我就要回到老地方,我就要走在老路上,
我明知我已离不开你!噢......姑娘!
一曲唱罢,掌声,呼喊声,响成一片。全场都被于卫的歌声所撼动,现场气氛达到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文艺演出结束了,所有的战友们是愉快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尤其是保障营的官兵。
第二天白天一整天,每个人将前两天进攻战斗的文字材料进行整理,然后上交导演组。
下午三点半左右,集结号吹响,学员们整装待发,准备执行最后一个科目:“长途奔袭”。
按照前次三人一组的分组,在导演组下达往某地开进的命令后,各组分头行动。
于卫和高文、张凌仨人一起奔向目的地,从图上分析,从起点到达目的地大夏湾的距离在20公里左右,按照行军速度,到达大夏湾怎么也需要3个小时左右。
三个人马不停蹄地快走,一会儿在乡村道路上行走,一会儿在翻山越岭,一会儿在水网稻田地绕行,一会儿跨越河流。
好在是下午时分,天气并不是很炎热,就这样几个人都出了好几身汗了,作训服有的地方都被汗渍地发白了。
太阳已经落山,天渐渐地暗了下来,他们三人到达了目的地,是12个组中第二个到达的小组。
这个成绩让他们很满意,但又有情况让他们感到措手不及,原来任务只完成了一半,接下来还要到20公里外的夏家寺水库西面的姚岗村集结。
这让身心疲惫的他们内心感到了十分难受,有一种说不出的苦衷。
但没有办法,这就是打仗,是实战演习,又算考评成绩重要内容之一,就算再苦再累也得把后面一半的路程走完。
于卫感到有些虚脱,前面出了好几身汗,脑袋有些发晕,在这里休整了十几分钟,三人吃了面包,喝了些水,感觉好多了。
这时,各小组陆陆续续地来到中转站,听到还要继续行军时,都有多埋怨,可埋怨归埋怨,路还是要走的。
天色已渐渐地黑了下来,有几个组就商量着一起走,高文说:“我们和他们一起走吧?也好有个照应!”
于卫和张凌都不同意,张凌挺不高兴地说:“我们为什么和他们一起走?那多没意思!“
于卫接着说:“那不是变相地作弊嘛?我们不这样做!”
听了于卫的话,高文老大不高兴地说:“什么作弊,大家一起走不是好有个照应嘛?我也是为你们着想!”
“你别为我们着想,你要跟他们去你就去,不过脱离了组织不给算分,后果自负哦!”张凌带着讽刺地口吻说到。
高文还想说什么,但被于卫的劝说打断,“这夜间行军算什么?不过就是练练我们对军事地形学的熟悉程度,难道不跟别的组走,就找不到下一个点?我们又不是笨蛋,难道不如他们?”
天色完全黑了下来,每人一个手电筒,照亮前方,本来还可以看见前面零星的光亮,可到后来只有他们三人的手电筒发出的光。
显然与其他组失去了联系,走着走着前面的水网稻田地,高文不小心一只脚踩了下去,一只腿的的裤腿都湿了。
怎么办?在这里瞎转悠,肯定误事,高文不自觉地开始埋怨起来,“让你们跟着大部队走,你俩非要自己走,这下好了,荒山野外的,连个人影都没有,这可怎么办?”
张凌此时也慌了手脚,支吾半天也拿不出一个好的方案。
“来,把地图拿出来看看!”于卫说着从挎包里拿出地图来,三人蹲在一起研究。
“你看如果从刚才来的路,距离我们也就一公里左右,而下一个点姚岗村距离我们当初的起点大概有4公里左右,而且这些路都是乡村公路,有些好的路段也有柏油路,如果能碰上老乡开农用车的,我们还可以拦车将我们捎上一程,这多好!”于卫分析地说到。
“这样走我们就比别人多走了4、5公里,算算要半个小时呢!”高文似乎有些担心。
“是这样,他们走的山路,而我们走的大道,这样的话就算他们比我们快,也就快个十几分钟,但我们安全啊!”于卫解释说。
于卫的一席话让张凌和高文都赞同了,他们知道:现在只能这样了,因为只有这样走才能更安全更快。
十几分钟过后,他们走上了大路,三人脸上都浮现出了笑容,揪着的心放下了,加快脚步,快步疾飞向前赶去。
就像直角三角形的三个边,人家走的斜边,而他们走的两条直角边,路程肯定远。
虽然他们走得快,也赶不上路程短而走得慢的大部队,不过还好他们三个人小步如飞,走得非常快。
又在过程中,拦了一辆当地老乡的农用三轮车,拉了他们有大概三公里的路程,让他们稍作喘息缓了一下。
当他们走到两条边的拐弯处,就看见远处有三发绿色信号弹在半空中炸开,在黑夜里,好像闪亮的灯光,照耀的一片通明。
“看见没,看见没?信号弹,信号弹!”三人几乎同时欢呼起来,在他们看来,已经不远了。
俗话说:“望山跑死马!”
自从看见信号弹的地方起,到终点最起码还有五公里以上的距离,可感觉的表象让他们认为就在眼前似的。
三个人疾步如飞地沿着大路向着,信号弹升起的方向走去,几乎就是边走边跑了。
二十分钟过去,还没有到达终点,这让他们看是抱怨起来,张琳有气无力地说到:“这他妈的到底有多远?怎么到不了头呢?”
“有多远呢?看见信号弹就有方向了,就吵着他走就是了!”高文好像看起来不是很累,还信心十足。
于卫此时累得连说话的力气好像都没了,觉得说话就好像浪费自己的气力,能省点就省点吧!
“哎!稍作休息,缓缓吧!”张凌喘着粗气说到。
于卫听到这句话,就像泄了气的皮球,一屁股坐在了路中间,半夜三更的也没有车,土路上坐就坐呗!也别管脏不脏了。
就当三人在稍作休息时,三颗红色信号弹又腾空而起“砰、砰、砰!”就好像在耳边炸响。
于卫一下子从地上蹦了起来,没有一点疲惫感了,和刚才判若两人,“不远了,不远了!”兴奋对他俩说。
“要我说,听着声音顶多一公里左右,赶紧,赶紧走!”于卫催促他俩说。
于卫的判断没错,十分钟后,他们看见了拉他们来的大轿子车,三人飞奔而去,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等他们上车一看,车上几乎坐满了人。
“你们跑哪去了?怎么现在才到?”胡纯懒散地问到。
看着他的样子,也是到了不久,于卫回答:“我们是最后一组?”
“可不是咋地?”班长黄英杰笑着说。
“真的?”张凌问。
“那可不是?前一个到的也比你们早5分钟!”何克回答说。
“哎!看来是没戏了?”高文说。
本来他们三个,在第一目标时是第二个到达的组,第二目标也想快点能争取个好名次,没成想是最后到达的组。
不过还好,平均分也不会是最后一名,这也算是安慰吧!
大轿子车颠簸着将他们拉回了营区,这最后一天的任务算是这次野外集训的结束。
第二天上午,同志们都收拾行李装车,准备午饭后回武汉,回到自己熟悉的校园,熟悉的宿舍,熟悉的床。
让于卫期盼的还有哪来自bj的信,是否寄来了她的意愿呢?
这一天,于卫都魂不守舍,虽然和大家干着同样的事情,可动不动就发呆,有时同学连喊几声都听不见。
胡纯知道他的心事,就逗他说:“想什么呢?你小子是不是又想你那个白雪了?呵呵呵呵!”笑声里透着浪声。
“没有啊!哪有?别他妈瞎说!”于卫瞥了他一眼说。
“你小子,没有才怪!”胡纯不服气地说,对自己的判断十分有信心。
“去去去!不跟你说!”
“看吧?我说对了吧?哈哈哈哈!”胡春得意地笑着。
午饭后,收拾妥当,二队一区队凯旋而归,颠簸了两个多小时后,进入了校园,当车在二队宿舍楼前刚刚停稳时,于卫迫不及待地窜下车,向通信员房间飞奔而去,连行李都顾不上拿。
好像于卫个人的事情,全区队都知道了一样,身后车里传来“哈哈!”地笑声。
“小顾!小顾!有没有我的信?”于卫还没进通信员顾献房间,就激动地喊了起来。
他的举动把正在坐着看书的顾献,吓了一跳,一下站了起来,见到于卫兴冲冲冲进来,随即起身,从吃惊状态即可转为满脸笑容地问:“你们回来了?”
“是啊!是,没工夫和你说,先说有没有我的信?”于卫急切地问。
“有你两封信!”
“快拿出来啊!”
顾献从桌上一沓信件中找出了于卫的两封信,于卫一看喜出望外,可不是,其中一封就是他期盼已久的来信,而另一封一看就是父亲的笔记。
顾不上多想,一手便撕开了白雪的来信,两眼放光地看完信,一下高兴的几乎手舞足蹈。
“太好了!太好了!”拿着信兴高采烈地跑了出去,见大家正忙着卸行李,赶紧收住笑容,将信件装进兜里,故作镇定地去拿自己的行李。
“你小子跑哪去了,行李也不要了?”胡纯见到他毫不留情地数落他。
于卫将喜悦之情收敛住,详装镇定地阴着脸说到:“怎么啦?这不是来了吗?喊什么喊!”
胡纯也不生气,凑过来问:“你小子是不是取信去了?取上没?看你的劲头和刚才下车的时候判若两人,她是不是没来信?”
“你怎么这样爱管闲事呢?来不来信和你有什么关系?”于卫冷着脸说。
“就是和你有啥关系,真是‘咸吃萝卜淡操心’,啊老胡!”左诚听见了两人的说话,便挖苦胡纯。
“你他妈说谁呢?左诚!我俩说话关你屁事?不知谁是‘咸吃罗卜淡操心’呢!”胡纯怒骂到。
胡纯正有气没地方撒,见左诚也来调侃他,便不客气地将气都撒在了他的身上。
“行行行!是我‘淡操心’行了吧?你这人真没劲!以后我找你说话我就是王八羔子!!”左诚说完,生着气走了。
“我说你俩见了面就吵,有完没完呐?”于卫见他俩拌起嘴来就随口说到。
“你说说,关他什么事情?真是闲得蛋痛!”胡纯完全不忌讳于卫的讥笑,而将矛头直接转向了左诚。
左诚见胡纯被激怒了,目的达到,暗自欣喜地也就开溜了。
看见胡纯的发怒的样子,于卫心里实在有些不忍,将他拉到一边神秘地说到:“来了,她要来了?”
“谁来?谁要来?”胡纯诧异地望着他,搞不清楚到底谁要来。
“哎呀!你怎么不明白呢?是那个女孩要来,白雪!是白雪!”于卫这时显得有些激动。
“真……真的?”胡纯似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到底听错没有,比刚才更加吃惊。
“你看,你看,这里!”于卫边说着边拿出信件指着里面的信息给胡纯看,胡纯看完之后,高兴的不得了,他是替于卫高兴。
“嘿嘿嘿嘿!你小子真行,怎么就把人家姑娘骗过来了呀?”胡纯高兴地笑着问到。
“也没什么,她不是之前写信让我去bj吗?你知道咱们怎么可能放人呢?队长出主意说:‘让她来总可以吧!’那我不就按指示办了,这不就要来了,明天中午到,车次都写着呢!”于卫欣喜地说。
“哈哈!你小子真有福气,白雪这名真好听,人也长得不错吧?”胡纯得寸进尺地问到,完全打消了刚才气愤的神态。
“还可以吧!当初认识她,喜欢的不是她的长相,而是觉得她是名牌大学的又是学英语专业的,如果好了,将来可以辅导我英语啊!我是这么想的!”于卫微笑着说。
假话,哪有不喜欢长相的男人?女的长得越好看,越能够吸引男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求之不得,辗转反侧!”几千年前就已经把男女之间互相吸引的事情说出来了。
其实,当初下意识里,于卫就有这样的心思,找个女朋友是学英语的,想通过她把英语学好,能够说一口流利的英语,是自己梦寐以求的事情。
能遇到白雪是于卫的运气好,让长得漂亮又气质佳,还是名牌大学bj师范大学的本科生,这难道是真的中了大奖吗?
于卫这天下午似乎都处于朦胧状态,眼前总是浮现出白雪的身影来,她的脸庞一会儿清晰,一会儿模糊,似乎有种感觉,记不清她长得什么样了。
夜晚早早入睡,睡梦中一条花斑大蛇向他扑来,足足有十几米长,把他吓得半死,可这花斑大蛇竟然不咬他,而是慢慢地将它的身躯盘在他身上,他感到越来越紧,想脱身可欲罢不能。
进过几番努力挣扎,也摆脱不了蛇缠身,大蛇蛇头吐着蛇信,目不转睛地盯着他,他几乎窒息了。
然而,花斑大蛇并没有吃他的意思,而是舌头蹭着他的脸,他已经被吓的面无人色,惊恐万分。
可大蛇头来回在她脸上蹭,皮肤凉爽滑溜,好像在抚慰惊恐中的他。察觉到大蛇并没有恶意,他也渐渐地平静了下来,不再挣扎反抗,任凭大蛇在自己的身上游离。
“于卫,于卫!快起床,到什么时候了,你不是还要接人去吗?”胡纯的叫喊声将于卫从睡梦中惊醒。
他看了看表,都十点多了,赶忙一骨碌从床上爬了起来,伸了个赖腰后,迅速将衣服穿好。
笑嘻嘻地对着站在一旁喊他起床的胡纯说:“你怎么过来叫我?让我睡一会儿嘛?”
“你小子再睡,就误事了,你不是还要接你那个白雪吗?太阳都照到屁股了,还不起来!”胡纯笑着说。
胡纯居然比于卫还操心此事,谁让他俩的关系好呢?
“今天我有事,就不陪你到火车站去接人了哦!”胡纯说到。
“我也没让你去啊?这么主动干什么?”于卫嘲笑到。
“这不是做为你最好的朋友,陪你去接未来的弟妹,是应该滴!”胡春不紧不慢地说到。
“瞧你这话说的,你要是有心就陪我去呗?别在这里假惺惺地装模作样了!”于卫调侃到。
“哎!真有事,真有事!我和咱们黄班长一起出去办些事,接人这事只有你一个人亲自身体力行了,呵呵呵呵!”胡纯落着他那标志性的笑容说。
“没事,你有事就先忙你的去吧!一会儿我一个人去就行!”于卫正色说到。
胡纯走后,于卫已洗漱完毕,特意没有换便装,就害怕白雪找不见自己,因为与第一次见面的时间过的太久,印象中对她的长相已经模糊。
出了校门先到学院对面的银行取出200元的存款,再到学院招待所订了一个一天30元两人房间。
于卫暑假回家时,和黎明一起到部队去了一趟,对他俩调军衔一事找了相关领导,按规定到了年限由部队发函学院调整。
他们拿着部队密封开好的公函,到校后就交给了队长,前些天命令下来俩人都由少尉晋升到中尉,皆大欢喜。
工资也有先前的135元调整为150元,整整多了15元,加上补得三个月,存了一个月这次都拿了出来。
然后在学院门口的小饭馆里吃了一碗“热干面”之后,坐上开往汉口火车站的公交车,去迎接自己的女朋友。
买了张站台票进站,就等列车的到来,随着列车员甜美的嗓音响起,bj开往武汉的特快列车,马上就要进站了,于卫的心怦怦直跳,紧张的不得了。
列车进站,随着大批人流的走动,渐渐地人稀少起来,紧张之下他此时已经想不起来白雪长得啥样了。
只能是盯着年轻漂亮的女孩看,如果她见到穿军装的一定会驻足留意的。出站的人群渐渐地稀疏起来,可还没有见到她的身影。
他开始有些焦躁起来,在站台上左顾右盼,希望她立刻出现在自己的面前。当他向另一个方向寻觅时,反方向有一个妙龄女子提着包径直向他走来。
于卫转过头向她看时,好像对不上号,以前的白雪是一头长发,而这位却是短发,标准的学生头“弯弯的月亮”。
还是女方先开口,“怎么不认识我了?”她微笑着问到。
到了跟前才看清,这不就是白雪嘛!一身浅蓝色的牛仔套装,清纯秀丽的脸庞露着微笑,婀娜的身材,倩丽无比。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