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冰灯展,不光是冰灯,还有花灯,这花灯呢!都在房间里制作好后,开展前挂出来,到了晚上可好看了,冰灯、花灯,火树银花十分耀眼,美不胜收啊!”于卫高兴地解释说。书书网 更新最快
“那好,哥!我们那天再来看哦?”付坚笑着问。
“没问题,一定带你来看!”于卫回答。
大年三十晚,在“噼里啪啦!”的爆竹声中,一家人坐在圆桌旁,开始了年夜饭。
严翠玲做了一大桌美味菜品,在于卫的记忆中这是长这么大,在家里吃得最丰盛的一次年夜饭。
有几次过年是不和家人在一起的,不算儿童时期,在渭南姑姑家过了一次春节,在火洲部队上过过一次春节,也就是去年还在南昌姨姨家过过一次春节。
虽然两次都是亲戚,一次是战友但还是有区别的,比较而言,毕竟不像自己家里感觉十分的亲切。
就像现在付坚在于卫家里一样,虽然快乐,可也有遗憾了!
一边看电视一边吃着年夜饭,于红、于卫、于兵三人轮番给付坚敬酒,喝得付坚红光满面,舌头都硬了。
喝得高兴付坚对严翠玲说:“姨妈啊!您这过年还给我压岁钱,这可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啊!”
他说这句话于卫觉得奇怪,难道姨姨家没有给压岁钱的习惯?想了想的确没有,因为去年在她家过年就没有见着给压岁钱。
于卫问:“难道你们家没有给压岁钱的习惯?”
“大姐啊!我们家从来没有啊!要不是这次来边城,不知道得到压岁钱可能是猴年马月的事情了!”付坚红着脸笑着说。
“看会儿电视,你们别喝了,看把付坚喝成啥了?”严翠玲便收拾桌上的碟子边说到。
春晚电视节目,没有仔细看,但精彩的节目还是没有错过。
赵本山的小品《我想有个家》,这次是第一次看到赵本山,觉得他的演技不错,没想到后来他越来越火,成了小品大家,但他的作品也有粗俗的嫌疑。
春晚老搭档陈佩斯与朱时茂搭档的小品节目《姐夫与小舅子》博得了大家的欢笑,这两人的演技了得,硬是把本来不可笑的内容演得活龙活现,使大家开怀大笑,而且还受了教育。
春晚节目是在老艺术家李谷一的一曲《难忘今宵》中落下帷幕的,窗外的炮声已掩盖住了歌声。
此时的于忠诚开始发话,让孩子们把准备好的一箱子炮拿出去放了,他知道于卫赶不上正月十五了,所以,所有的炮今天放完,只留一挂鞭炮明天一大早放了。
过年放炮,这是于卫小时候最盼望的事情,可如今都大了放炮的劲头早已淡漠了,但乘着付坚在这里,为了让他体会到在边城过年的气氛,欣然带着众人下去放炮了。
于红的儿子温小龙已经四岁,大家都喊他“龙龙!”正是可爱的年龄,大家都逗着他玩。
温元岭结婚后每年年三十都在女方这里过,大年初一才坐公交车回家,好像已经成了习惯。
于红三口之家现在看上去很幸福美满,从内心处都流露着彼此的爱和默契,孩子在茁壮成长,他们工作稳定,小日子过得十分滋润。
龙龙也招人逗,大家都喜欢他,尤其是在过年期间,有时候灌他一杯酒,有时候叫他吸口烟,看见他难受的样子,把大家都逗乐了。
春节是快乐祥和的,因为付坚的到来这个春节家里的气氛更加热闹,只是由于假期的短暂,初六他们就踏上了返程的列车。
于卫带着付坚,在初九到达武汉,在武汉呆了一天后,给付坚买上了开往南昌的火车票,送付坚上了火车。
等静下心来,忙忙碌碌地回家过了个春节,返回到了学校才想起和白雪的通信已中断了二十来天。
节前的最后的通信都介绍了各自放假情况,她们学校放假一个月,比于卫他们学院多了10天。
因为放假早5天,还有5天左右的时间她才能返回学校,于卫突然想到赶紧写封信寄去,等她返校后就能见到他的信了。
信虽短,可也寄去了他的思念。
亲爱的雪:
很想念你,尤其在这个春节,在各自家里过年期间,闲暇的时间总是浮现你曼妙的身影。
这个春节与家人在一起过年还好吧?应该是幸福快乐的,我也同样,就是思念你的心,总是折磨着我,不能安定。
还好,再有一个学期就毕业了,你也同样毕业走向新的工作岗位,到底如何打算,希望你能安排计划好,把你的所学贡献于社会。
就是想你没别的,送你一首歌吧!《牵挂你的人是我》
舍不得你的人是我,离不开你的人是我,想着你的人哦是我,牵挂你的人是我是我,忘不了你的人是我,看不够你的人是我,体帖你的人关心你的人,是我是我还是我!
哦也许前世欠你的情太多,欠你的情太多太多,就算送我一个明媚的春天,我也不会觉得拥有花朵,最了解你的人是我,最心疼你的人是我,相信你的人祝福你的人,是我是我还是我!
舍不得你的人是我,离不开你的人是我,想着你的人哦是我,牵挂你的人是我是我,忘不了你的人是我,看不够你的人是我,体帖你的人关心你的人。是我是我还是我!
哦也许来世没有你,没有了你会更寂寞,哪怕空守着一句承诺,我也不会感到特别苦涩,最了解你的人是我,最心疼你的人是我,相信你的人祝福你的人,是我是我还是我!
哦也许来世没有你,没有了你会更寂寞,哪怕空守着一句承诺,我也不会感到特别苦涩,最了解你的人是我,最心疼你的人是我,相信你的人祝福你的人,是我是我还是我!
相信你的人祝福你的人,是我是我还是我哦...!
思念你的人:于卫
信写得很直接,也很亲切,这冲亲切是经过半年以后的磨合,两人建立起来的恋爱关系,此时于卫的心中只有他的白雪。
最后一个学期的学业,一开始就都是军事科目,军事标图从小的一平尺的地图,逐渐地变成了16平尺的地图,到后来扩展到24平尺的地图。
光地图的裁剪粘贴就挺费工夫,没有半个小时几乎是完成不了粘贴的,大多都是一节课45分钟的时间。
这是一种慢工出细活的工作,也是开始标图前的一项准备工作,图粘的平整,衔接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下面的标图工作的进行。
图上战斗从团一级的进攻与防守,逐渐地发展到了集团军一级的战役级进攻与防守,五一一过又上升到战区级的大型战役的进攻与防守。
其中,不乏穿插、迂回、割裂与包围等等战术的实施,学员们在粘贴好的一张大图上,标绘着自己当高级参谋的梦想,在违反想定原则的情况下,任凭发挥。
当然,图上战役的红蓝双方的战力配置都在想定中体现,而学员们要做的,首先是将红蓝双方的战役背景根据想定的要求绘制在图纸上。
这让人想起大型战争片里指挥所挂的作战图,红蓝双方一目了然,好像自己进入了战争的状态,自己就是这场战斗、战役的指挥者。
等标注好红蓝双方的事态后,然后通信系统的配置再往图上配置,组建多少战时无线电网,通信枢纽的配置,简易通信、接力通信、卫星通信的组织与实施等等一系列的计划方案。
有时候做一个计划,几乎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野战通信区队的全体学员,都融入到了里面,全心投入,谁也不甘心落后。
在战役的各个阶段,怎样配置?怎样组织?怎样打?怎样效率最高?怎样技战术发挥的最佳?
在这些问题上,学员们尽量体现自己的思想,战役的每个节段后,教授们会组织大家讨论。
在最后一学期,军事通信等等课目的主课上几乎都是资深的教授来教课,使得这批学员受益匪浅。
怎么讨论呢?教授们几乎都会在教室的右前方挂一份提前按照想定标好的战术层面的图纸。
然后,请学员们站到前面去,用教鞭指着图纸,来阐述自己的观点,怎么配置,怎么实施?等等的作战方案。
学员中有些来学院以前就是通信参谋出生的,他们好像更容易进入角色,先前师团级的战斗中的想定计划,就崭露头角,所以在大型的战役中更是积极。
教授一让上前阐述作战思想时,几乎都是争先恐后地举手,好像害怕自己上不了台似的,特别的想表现一下自己。
这在小学、初中时期的上课时,积极举手回答问题,没想到在这里又展现了出来。
每次都有十几个学员上去阐述自己的观点,不同的观点竞争还非常激烈,最终都被教授总结。
但教授每次并不都对,稍有差错,就会被学员们发现,并提出异议,教授在考虑后,又做出正确的回答。
于卫从通信教导大队毕业后,从事了一年的专业技术,又当了一年高炮连的排长,第三年野战通信大队当了通信连电源站的站长。
他没有从事过参谋工作,刚开始还不能适应,总落在同学之后,可经过一个多月后,他渐渐地赶了上来。
怎么说呢?就是以前都从事的是具体的基层工作,参谋工作要具有全局性,要比具体工作在形式和内容上要高出一个层次,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程。
图纸粘贴的平整了,标注的准确好看了,战役的每个阶段,各种通信计划的实施,针对不同的战场环境,能做出详细的计划了。
总之,进步明显,效果显著,逐渐地也敢站在讲台前面阐述自己的作战思想了。
除了紧张的军事通信课目的实施,一区队的学员们几乎都专心致志地忘我地学习,生怕漏掉每一次教授讲的细节。
到了下午时光,晚饭后,于卫基本上是在足球场上度过的,有时是干部学员队和战士学员队踢球,有时候是干部学员与战士学员混搭。
就是能凑够双方踢球的人就开始踢了,有时候年轻教员们也参加到踢球的队伍中,与学员们共同娱乐。
闲暇之余,有的同学尝试着打网球,倒是一种时髦的运动,平常对着墙打,提高水平,到了星期天,就到公园里的网球场练练身手。
于卫在这些同学的感召下,也买了网球拍进行练习,经过不断的练习之后,能上标准的红土场一显身手了。
当然,不是比赛,场上的两个人打的都是和平球,你来我往以打的多不死球为荣。
这都是初学者的打法,算是一种自我安慰,可以说于卫他们倒觉得非常的享受,因为毕竟是个时尚的运动,能打成这样已经是在学院里屈指可数了。
与白雪的通信很正常,当两人都把对方当成了自己的最爱时,那就是说已经进入了一种暧昧的阶段,互相信任,彼此关心爱护,问长问短等等。
就是没有先前那样的冲动了,两人的恋情都觉得是水到渠成,谁理成章的事情。
“五一”过后,为了完成毕业课程,战役通信教研室又组织一区队前往甘露山驻训。
完成了所有野外科目,两个星期后归队,接下来就是撰写毕业论文,和准备毕业考试阶段。
还有就是对有些学员重要的事情,申请留校。
由于二队这批学员整体素质较高,近两年来学院没有再毕业留校的学员,学院也需要补充一批新鲜血液。
这在九十年代初期,即将毕业的大学专科的学员们有幸赶上这次的招录,像胡纯、左诚等等一批籍贯hb的学员,争先恐后地想留校,因为这里是他们的家乡的省会城市。
能留在这里,有诸多的好处,可于卫的思想还在斗争,这里的气候是个难关,他很害怕这里冬天阴冷,夏天酷热的气候,夏天的蚊子能咬死个人。
家里人希望于卫能留校,白雪也希望他能留校,作为自己好朋友好同学的胡纯,谷口婆心地劝导于卫留校。
于卫左思右想下不定决心,最终还是蒋队长的谈话,让于卫下定决心留校。队长到底给于卫说了些什么?让于卫下定决心留校呢?
那天队长将于卫叫到办公室里,开门见山地对他说:“咱们队有留校的名额,你是咱们队的功臣,能留校当然好,你是怎么想的?”
“哎!很纠结,我的本意是不想留,可身边的人总是劝我,家里人也想让我留下来,都劝的我动心了!”于卫为难地回答。
“你的意思是留校了?做好决定没有?”队长又问。
“说实话,还没有定下来,到底留不留,队长,你的建议是什么?”于卫反问到。
“我的意见当然是你能留下来最好,但最终你自己做决定!”队长说。
“可武汉的气候的确受不了,夏天热、冬天冷,蚊子又多,实在是难熬人!”于卫又说。
“那你到底是什么意思?”队长盯着于卫说。
“实在是难以决断,咱们学校要是在bj就好了,我二话不说,肯定争着留校!”于卫望着蒋队长说。
“对呀!对呀!咱们学校可是总参直属学校,留了校以后可以有机会调到bj去哦!”队长急着解释说。
听了蒋队长的话,于卫霎时眼前一亮,急切地问:“这是真的吗?有这样的好事?”
“那当然,这能有假?我们学院可是总参谋部的直属学院,总参平常调人好多都是从咱们学院选的,不过这要在你留校后看你的机会了,如果总参要人,那你运气好,可能就被推荐上去,这不就圆了你却bj的梦想了吗?”队长详细地解释说。
“那就留校,就这么定了!”于卫斩钉截铁地说。
“你先别急,这事得这样操作,队里给你往上报留校,你自己还得找找人,要不然想留校的人多,不要报上去了最后被人顶了,恐怕出现差错,你还得找找人哪!”队长语重心长地说。
一听要找人,这可把于卫难住了,自己就是个学员,虽说是干部学员,可对学院的领导和教职员工并不熟悉,也没有交情,真让自己找人,找谁?怎么着都是个难题。
见到此时于卫迷茫的状态,队长又出主意说:“记得那次校长夸你吗?让你到他家里坐坐,你去过没有?”
“那里去过呀?人家是将军,咱们哪能高攀得起?”于卫不加思索地说。
“这就是你的不对了,就说校长这么大的官,放下架子邀请你,你还拽的不行!”队长说。
“哪里有啊?队长!我是实在不好意思去他家里,虽然校长真正的家在bj咱也去不了,可这里的家平常就他一个人,再有人就是他的通信员了,可我怕!”于卫有所顾忌地回答到。
“你这次想留校,那必须有个学院各部长级的人出来给你说话,其他人你又不认识,刚好校长对你刮目相看,那你不找他找谁?”队长出主意说。
于卫想想队长也说得对,是诚心帮自己出主意,于是说到:“好吧!队长,听你的,我试试看!”
“不是试试看,是一定得办,尽快找时间去校长那里一趟,记住去他家里!”队长说完,说还有别的事,就离开了办公室,于卫也跟着出来回了宿舍。
之后,于卫找到胡纯商量,想着一起去校长那里,到办公室肯定不合时宜,两人买了一箱健力宝一箱可口可乐,趁着天色刚晚,往校长在武汉的家走去。
胡纯留校的**比起于卫来可是强烈的多,因为他是hb黄冈人,到这里来学习其中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要留校,好在赶的这次机会不错,说不定能留下来。
当然,同于卫一样,队里也报了他留校,听了于卫想去校长家里的话,他几乎迫不及待地催促于卫同行。
谨慎地敲开了校长家里的门之后,校长一眼见到于卫,面带笑容地说到:“小伙子是你呀!请进!”
见到校长的热情的邀请,本来两人悬着的心放下了不少,将手里提着的两箱饮料放在了进门处,校长扫了一眼后随口说:“来就来了,还带什么东西?”
胡纯反应快,紧接着笑着说:“校长,论年龄您是我们的长辈,又不是什么贵重的东西,是应该的!”
落座后,校长开门见山地说:“你们找我有事吧?什么事啊?”

见校长这么问,两人对视了一眼,于卫先说:“校长,听说这次毕业班有留校的机会,我俩想争取一下!”
“想留校?这是好事啊!”校长笑着说。
“那你们想过没有,留校后在学院的那个部门呢?”校长接着问到。
被校长这么一问,于卫感到一头雾水,这一天都是忙着想:怎么才能找到校长,让校长同意自己留校,至于留下来干什么工作,一点都没有考虑过。
胡纯接过了话茬说:“我想在教研室教书,我们最后的毕业课目是《战役通信》,能留在战役通信教研室就好了!”
校长听完了胡纯的表述,点了点头,又对着于卫说:“小伙子你呢?”
于卫确实没考虑好,只能硬着头皮说:“干什么都行,服从组织分配!”
没想到这样的回答让校长很满意,点着头说:“就要这样嘛!军人就要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不错不错!”
校长的一顿表扬,让于卫无所适从,明明是自己在留校的这件事情上,还没有目标,只是自己灵机一动随口说出的想法。
校长接着说:“据我对你的了解,你在文艺方面有一定的造诣,以后就在政治部吧!不过我可得和政治部主任商量一下!”
听校长这么一说,于卫心花怒放,这可不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连忙说到:“谢谢校长!让您操心了!”
“你们也别客气,我这也是替学院留住人才!这两年我们自己学院培训的学员,因为你们队前一批学员超假的严重违纪,都没有能够留下来,你们这批学员素质不错,能留下来当让是好事了!”校长的一番解释,让两人都放下了心,感到这事**不离十了。
之后,校长拿来一张白纸,让于卫和胡纯将名字和队别写在上面,然后说到:“好了,也该到熄灯的时间了,我就不留你们了!”
两人起立告别后离开了校长家,一路上两人兴高采烈地谈论这件事情,快到队里的时候,胡纯嘱咐于卫说:“回队里可不能再说今天的事情了,对谁也不能说!”
于卫点点头说:“知道了,八字还没一撇呢!说什么啊?”
“你知道就好!”胡纯说。
以后的日子一切都正常,于伟与胡纯两人心照不宣地干着自己的事情,都忙着最后的毕业考试。
五月后的一天,于卫收到了一封改革开放的前沿深圳某公司的来信,有些颇感意外,但从字体上认出是白雪的来信。
从信中得知,他们这次实习分配的仓促,没有来得及及时写信告知,只能到了深圳安顿好后才写信,让于卫放心这里一切都好。
信中也介绍了深圳这个城市的大概情况,说这个城市虽然不大,但到处充满了活力。
基础建设日益更新,高楼大厦林立,好像几天不出门,就感觉不认识这个城市了,简直就是日新月益。城市很干净,甚至吐口痰都有人盯着罚款。
这就是深圳速度,是年轻人的天堂,她好像爱上这里了,甚至比爱bj还爱。
于卫对她这种对深圳热情的态度,不知如何回答,因为他并不了解深圳,只是在新闻上看到这个新兴的城市。
它紧挨着香港,这是领导人在南巡之后的又一次建设**。
国家工作人员下海经商的人比比皆是,都想下海搏击浪潮,大学生们也基本免除了计划分配的原则,自谋职业成了当下时髦的话题。
而且这些下海和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还有全国各地有能耐的人都涌入了这个城市。
证券市场国家刚刚放开,深圳成立了证券交易所,证券公司犹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了。
白雪被分配到深圳一家银行下属的证券公司实习,她们一个学校的加上她有四名同学在这里实习。
证券公司?这不是与她的专业不相符吗?学英语专业的到证券公司做什么?于卫似乎有些想不通。
“证券”这个新兴的词汇总是和“股票”相关联的,由于于卫爱看书,又爱看新闻,所以经常在图书管理借阅书籍来看。
连马克思的《资本论》都查阅了,目的就是搞清楚“证券”“股票”这些东西,到底是姓“资”还是姓“社”。
这个看上去简单的问题,实际上非常的深奥,作为于卫难以解答。还是领导人有远见,提出了“中国特色”。
不管什么论断,总是要中国人的日子富起来,因为几十年被穷怕了,国家没资金就建设不了强大的国防,个人没资金幸福指数就不高。
可任何事情都是个双刃剑,有好也有坏,有长也有短,他带来的负面影响**问题,将是长久的危害。
于卫对白雪的回信一是鼓励;二是劝导,鼓励她虽然不是被撞也得实习,但证券业属于中国的朝阳行业,以后的发展会更好。
劝导她的是:毕竟是名牌大学的学生,所在的大学学风浓厚,文化积淀很深,当然是不能放弃专业。
可现在的白雪已经进入到一种近乎狂热的状态,虽然是在实习,可证券公司也发给他们补助费,刚去一个月就发了两千多元钱的补助费,她哪里一次性见过这么多钱,实实在在的利益已冲昏了她的头脑。
按照于卫的想法,是想让白雪继续读研究生,这个时期的研究生只要外语过了导师允许就能上。
但正直毕业复习阶段,留校的学院有硬性的一个规定,就是毕业课成绩及毕业论文必须达到80分以上。所以于卫还得加把油,继续努力,这些天都认真地在复习。
与白雪之间的沟通并不那么顺畅,可也顾不上耐心的劝导她,她有自己的想法,于卫只能劝劝,不听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到了七月份,于卫终于迎来到了毕业考试,毕业考试成绩86分,毕业论文85分,在64个学员中排名中上,达到了自己的预期目标,也达到了留校的标准。
胡纯以全班第二名的优异成绩也顺利通过,第一名是彭晓跃,他不仅足球踢得好,学习更好。
队里公布了留校的学员,共有十名学员留校,于卫和胡纯顺利通过,成为了通信学院的一份子。
即将毕业之际,收到了白雪来信,信中说她六月底实习完毕已回到学校,并准备毕业论文和毕业考试。
回校之前已经和深圳实习的这家证券公司签订了两年的劳动合同,毕业后就去深圳工作了。
于卫这时才感觉到白雪的固执和内心的任性,不听劝,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不考虑长远的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已经没有挽回余地,他想着证券行业是刚刚兴起的朝阳行业,又是经融行业,以后的发展不可估量。
她愿意放下专业而专门从事这个行业,也有她的道理,就是感到了整个行业给从业人员的回报率是很高的。
前几年,年轻人都想进银行,就是因为在改革开放的这些年里,银行的收入是最好的,所以想尽办法进银行。
现在又出现了证券行业,收入也很好,也是广招人才,这也是个机会,白雪这么聪明的人,当然不会错过。
当从她的内心深处,是重物质大于重思想的,这让于卫感到在她身上有一种浮夸的气质,是自己所不赞同的。
他干脆不提这件事了,信中向她说明了自己已经被确定留校,希望她毕业后来武汉一趟。
收到信后她打来了队里的电话,两人能约定好时间,白雪毕业后来武汉呆几天,两人皆大欢喜。
当于卫拿到报到的通知单,上面写着通信学院院务部,20天之内报到,心想:不是被分配到政治部吗?怎么去了院务部?
但院务部也不错,于卫并没有太在意,想着院务部和政治部没多大差别。胡纯分到了通信战役教研室,他的老冤家左诚,居然和他分到了一个教研室里,这下可热闹了,看来抬杠还要继续。
临毕业的前一天,白雪到了武汉,于卫接上她住到了招待所,一班的同学们,本来当晚准备聚上一餐,正好赶上。
晚餐在左诚新搬的家里吃,左诚父母的新家就在学院的对面,歌舞剧团旁边,这是他父母的老房被征购后,补偿的一套三居室,有一百平米左右。
左诚是他家里的老小,哥哥姐姐都已成家也有自己的房子,这套房顾名思义就是留给左诚的房子。
一班的人个个是做饭的好手,每个人准备一两道菜,不仅速度快而且色味俱全。
但当初说的好的,于卫准备了炒烤肉一道菜,自然还是让于红从边城寄来的,没有自然炒烤肉就做不成,炒出来也不好吃。
大家谈论最多的还是即将的离别,两年的时光在这里度过,来自全国四面八方的人聚在一起,即将离别挡不住每个人的伤感。
说到离别,平常刚强的汉子们,眼里钦着泪水,本不唠叨的他们,此刻却三三两两,切切私语、涛涛不绝地诉说着什么。
待到菜已上齐,在大家的倡议下,班长黄英杰叹了口气之后大声说到:“我们明天就各自走上自己的工作岗位了,很舍不得!这两年来,我们朝夕相处的日子就要结束了,可能我们今后再不能见面了,都留下了通信地址,希望大家有时间联系,不能忘了我们的友谊。
我们班上有三位同学留校了,为你们感到高兴,今后你们三个人就是我们的联络站,有什么事情即使会和你们联系。
在这两年中,在有些事情上有对不住大家的地方,请大家原谅,我给大家赔罪了!”
一阵掌声之后,大家轮着说话,都是离别情怀的抒发,也寄希望于未来。都想把这浓浓的情意留下来,定格在此刻永不向前。
第二天,从早上开始大家陆陆续续地都走了,于卫带着白雪也准备走,到哪里去呢?
前几天于卫就想好了,先去姨姨家一趟,然后边城家里一趟再回来报到。
付坚接上于卫和白雪两人,进了姨姨家的们已是傍晚时分,进了姨姨家的门,一股饭菜飘香的味道扑鼻而来。
姨姨家里的四个人都在,见他们进了门,姨父热情地招呼他们说:“于卫,赶紧进来,放下东西准备吃饭!”
以一件于卫带着一位漂亮的女生进门,先开始愣了一下,马上转过神来,说到:“你们赶紧洗手吃饭了!”
当大家都围着圆桌做下时,于卫看见一桌子的菜,食欲大开,不客气地准备就吃呢!
“哥,这位是……?你也不介绍下!”付坚说。
于卫反应过来马上解释说:“不好意思哦!姨姨、姨父,失礼失礼!这位是bj师范大学的高材生,白雪,今年大学毕业,目前已经和深圳一家证券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再过些日子就上班去了,我们目前在谈恋爱,她是我的女朋友!”
说到这儿,于卫转头看了看身边的白雪,白雪脸上浮现着幸福的笑容,白雪很欣慰,看上去特别喜欢于卫将自己介绍给他的姨姨一家。
吃着饭菜,喝着啤酒,健谈的姨父高兴地说到:“今年我们家可是大喜临门啊!几个事情都不错!”
“啥事啊?姨父,噢!我想起来了,付强今年高考,分数怎样?考到了哪里?”于卫笑着问。
“我就说嘛!你这个弟弟很争气,以省第十一名的成绩被北大录取!”姨父满面笑容地说到。
“真的?真的?付强你太了不起了!”于卫惊讶地对着付坚说付强倒是淡定地说:“也没啥,没考到我理想的分数!”
“你说什么?还没考到你理想的分数?你真是人才,还让不让我们活了?”于卫半开着玩笑说。
“哎!你学的什么专业?”于卫又问,就好像是自己考上北大一样,特别的高兴。
“计算机!”付强回答。
“恭喜你呀!真不错!来喝一杯庆贺一下!”于卫端起啤酒杯和大家都碰了一下后一饮而尽。
“付坚的工作也安排好了,已经上了三个月的班了!”姨父又说。
“安排到哪里了?”于卫问。
“到电信局工作了,在下面分局里做行政工作!”大表弟付坚抢着说到。
“看你样子还挺满意的了?”于卫问。
“还可以吧!总比流浪大街上好!”付坚开玩笑地说。
“你不满意啊?”于卫问。
“他哪里不满意哦?不满意也没办法,你姨父就这么大的能量,能到电信上,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情!”姨父插话说。
“当然满意了,还不错!”付坚笑着说。
“来来来!喝一杯!”付坚接着举起杯一口喝干。
“这是双喜临门那!付坚的工作安排好了,付强又考上了名牌大学,这真是双喜临门啊!来,姨姨、姨夫!我敬你们一杯!”于卫端起杯示意白雪也端起杯站起来恭敬地敬了一杯酒,然后一口喝干,白雪则喝了一小口。
吃饭的过程中姨父又说:“于卫,你来一次也不容易,这样吧!明天我要去庐山开会,过两天会议快完了我通知你,你和白雪一起到庐山上转转好吧?”
于卫一听有上庐山的机会,心里高兴的不得了,可毕竟姨父是开会去了,会不会打扰到人家呢?
于是谨慎地问:“你们去开会,会不会不方便呢?”
“没事的!这是交流会,就是来这儿旅游的,正好你们来,就一起转转,没什么不方便的,付强和你们一起去!”姨父笑着说。
于卫见状笑着回答:“那就谢谢姨父了!”
“那我也去嘛?”付坚着急地问。
“你上班嘛!就好好上班,别瞎掺乎,上班才三个月,就吊儿郎当!”姨父板着脸对付坚说。
付坚摇着头无奈地说:“哎!我没你们这好福气了!”
庐山,中国境内名山之一,尤其在近代以来,不管是国民党还是**,都将这里作为避暑的胜地。
尤其是在这里召开的会议,都会掀起一轮风暴,不论是政治的、军事的还是经济上的风暴。
但它的美景让世人惊叹,每年络绎不绝的游客往来于此,欣赏着美丽的庐山风光。
庐山景区长约25公里,宽约20公里,最高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牯岭街1167米,巍巍的庐山,远看有如一山飞峙大江边,近看千峰携手紧相连,横看铁壁钢墙立湖岸,侧看擎天一柱耸云间,正如宋代大文豪苏东坡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庐山有“匡庐奇秀甲天下”的美誉,现主要有12个景区、37个景点、230个景物景观。庐山早有“神仙之庐”的传说,水气缭绕的万顷江湖,使庐山夏日清凉,雨水充沛,云雾弥漫。庐山的年平均雾日多达191天,弥漫的云气为庐山平添了许多迷人秀色和神秘色彩。
庐山主要风景名胜有五老峰、三叠泉、含鄱口、芦林湖、大天池、花径、如琴湖、锦绣谷、仙人洞、小天池、东林寺、白鹿洞书院、庐山植物园、庐山博物院等。牯岭镇是庐山上一座奇特的山城,也是庐山风景名胜区的游览中心。
庐山的地质旅游资源既丰富又奇特,具有极高的美学、旅游与科学考察品位。在长逾1400m的“江南造山带”范围内,惟独在庐山出露了一小块古元古代中深变质岩系,成为扬子板块东部元古宙地质的窗口。
庐山的南半部,几乎全由新元古代火山岩组成,北半部又几乎全由震旦纪砂岩组成,山之四周古生代海相地层发育齐全。中生代,庐山地区的断裂、岩浆活动特别强烈,形成了罕见的变质核杂岩构造,造就了庐山的雏形。至新生代新近纪后期,庐山才以断块山的形式快速上升为一座巍峨雄峻的高山。
在第四纪大冰期来临之时,庐山在断块山的基础上,经过冰川的刻蚀及冰后期流水的冲蚀,使其地貌形态绚丽多姿、险峭绝伦,著名于世。
因此,庐山地质旅游资源具有久远性、系统性、完整性、品位高、内容丰富的特点。
两天时间里于卫、白雪和付强三人转完了几乎主要的景点,当下到三叠泉时由下往上看时,突然想起了诗仙李白的那首《望庐山瀑布》的诗句。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