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贷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程赫和大伯在院子里浅聊了一会儿,隔阂刚刚打开,肯定也聊不深。
然后程华北就告辞离开了,带着忐忑,也带着一丝期待的神情。
看着那个略显佝偻的背影离开,程赫心里不知做何感想。
以他现在的能力,以他在村里的声望,若想对付他,根本不用费什么心思。但他忽然间提不起这个念头来。
他只是觉得大伯那样一辈子,其实也是一种悲哀。
看似精明,算计了一辈子,结果呢?
他自以为占了别人的田地,但是全村人都看不起他。现在他不得不主动把田地归还了,就等于是向所有人承认他是错的。
大伯自以为精明了一辈子,恐怕也没想过,自己会有这么一天吧?会低着头走进侄子的家里,求着他!
这样的经历哪怕只有一次,也足够他郁闷至死了。
第二天,阳光正好,程赫接着继续手头的事情。把昨天没拍完照的新品继续拍照。
忙完这些,他就要去准备注册商标的事情了。
这事也得赶快,要不然,各家网店立即会出现“新闻联播同款竹编艺术”、“桃花村同款竹编龙灯”、“包邮只卖15元”、“亏本大清仓”等。
一定要快。
温雪和赵思在也很早就过来帮忙了。
两个人负责客服和咨询,面对来自全国的大量关注者,她们两个人也忙得不可开交。现在的关注量呈井喷式的,哪怕十个客服,都不一定够用。
温雪本来是请两天假的,现在直接将假期延长。至于下学期的生活费从哪里来,她现在顾不上去想。
……
程实今天已经去了镇上两趟了。一路大太阳晒着,都晒出了油。
但是山村人没有矫情叫苦叫累的。回来后,还没有坐下歇口气,就开始忙着将新做好的竹编工艺品打包装。
除了原本的竹编龙灯外,其余的新品也已经开始接到了定单,销量虽然赶不上龙灯,但也不错了。
包装盒子也是用竹子编织的,造型很独特,也很精美。山村人做盒子不收钱,这个算是白送。然后外面再套一个快递袋。
程实做得得心应手,将电脑上的地址填上快递单,再贴到相应的快递袋上。
这个也要仔细,不可出错,千万不能张冠李戴。要不然,收到快递的人满心欢喜的拆了快递,发现送错了货,麻烦可就大了。
遇到好说话的,还可以让人退回来,再寄一个正确的过去。
要是遇到不好说话的,还得给网站打差评,甚至说一些产品不可靠之类的话,那就影响其余人的信心了。
所以,任何事情都要小心。
虽然目前看似比较火爆,但是,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因素,也足以将他们这个还没形成规模的产业弄垮。
程实对着电脑,写得很仔细。
一边打包装的时候,他嘀咕着说道:“黑子,我看庙头村修路,是不是不大靠谱啊?怎么停下来了?”
程赫也正在忙他的事情,新品拍完照,他还思索着怎么写产品介绍,怎么写得吸引人。
听了程实的话,他也很是疑惑。
昨天那些华侨,和那些荷兰总公司派过来的人,不是还高调接受新闻采访了吗?弄得南山市人尽皆知。
现在“先锋项目”已经公之于众了,不再像先前那样云遮雾绕的。
庙头村修路才几天?这就停了?
程实说道:“我今天去镇上两趟了,第一趟出去的时候,就看见他们歇着。我以为是天气太热了,他们歇歇凉。但是我来来回回两趟了,他们就一直歇着,哪有这样搞事情的?”
程赫也觉得奇怪,问道:“老实,你觉得,庙头村修路,他们哪来的钱?”
从庙头村修往南山市的路,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路程之远就不说了,其中还有不少是要从山里刨路的。虽然原来有了石头路的坯子,但是那都很窄。
如果要修成标准公路,少不了要加宽。

这些都是工程啊!钱不是个小数目。
庙头村的现有财务,是肯定负担不了这笔钱的。
程实也想不通,说道:“难道是华侨捐出来的钱?”
程赫摇头,这不可能。那个假华侨连看到个陨石都两眼放光,他是拿钱出来修路的人?
不过,庙头村修路中断,肯定不是什么好事。
背后肯定有很多不为人知的事情。
……
南山市某间装修考究的餐厅包间,一些人正忙着觥筹交错,推杯换盏。
“林经理啊,您看,现在由南山市到庙头村的标准双车道,已经开始投入修建。老实说,我当初回国,只想着回来投资产业,没想到家乡的路况都这么差,还要开山凿路。所以啊,我把投资企业的钱,都先行拿出来垫资修路了……”
华侨与银行经理碰了一杯,说道。
当然,他这意思也很明显,他说他把投资产业的钱拿来修路了,那后面的资金就没有了,就得等银行贷款了。
“感谢华侨归国建设,南山市人民感谢您!”林经理喝了酒,模模糊糊地说了一句话,假装他什么都没有听懂。
当然,他也没有推辞的意思。想要市里出资,可以啊,借贷呗!
华侨继续说道:“南山市到庙头村的路,又远,路况又不行,大大增加了修路的成本啊!但是不管再难,路都是要修的,既是为了项目,二是为了推动全市的经济,服务咱们所有南山市民!”
银行经理点点头,想要我拿钱出来,可以啊,借贷呗!
咱们的利率都有标准,这个也是服务于国家啊!
桌上另外的人负责调整气氛,看谁没喝好,赶紧倒上,看见气氛不佳,赶紧说些暖场的话。
烟酒烟酒,研究研究,桌上差不多把事情谈妥了。
华侨与银行经理谈妥,项目是市里早就公开过的,还上了新闻,不会有什么问题,所以项目衍伸出来的借贷,自然也没有问题。
华侨拿到了巨额贷款资金,欢天喜地。
银行借出贷款,可以回收高额利息,业绩涨了一大截,经理估计年底升职有望。
双方谈得很畅快,酒桌气氛很高。
……
离开餐厅,回到酒店,华侨志得意满,哼着小曲儿,合计着再想一些什么名目借贷。
华侨身份就是好办事啊,扯开了项目的虎皮做大旗,只要一开口,没有不成的。
手机铃响,拿起来一看,是庙头村村长王志刚打过来的。
华侨接了,就听对方在电话里说道:“三叔啊,您说向市里借贷,谈得怎么样?咱们村里今天都歇了一天了,您让我先垫钱着,可是垫出的钱都花完了,我只能拿得出这么多了……”
华侨皱着眉头说道:“唉呀,这事让你为难了。我都不知道,回国办点事怎么这么难!这修路是为了南山市好啊!不但为了项目,还方便了咱们的市民,可是申请点贷款怎么就那么难呢?我今天又找了一家银行谈了,他们啊……推三阻四的……”
王志刚心慌道:“那……那怎么办啊?三叔,咱们这个项目该不会要烂尾了吧?”
“这个你不用担心,我还在和他们交涉,一家不行就两家,总有谈成的一家。你那边资金先垫着,我只要一谈成了,款子拔下来了,立即划给你……”华侨用生硬的南山话说道。
王志刚满脸苦色:“三叔啊,我们村也就这点资金了,现在实在是无能为力了……”
“嗯,先坚持两天,想想办法。我也很为难啊!都说华侨回国好办事,你说我怎么没遇到好事呢?一会儿我再约一家银行谈谈,你等我消息啊……”
王志刚无奈的挂了电话。
可是让他坚持,让他想办法,这办法怎么想?没钱这路还怎么修下去?算了,再歇两天吧。
贷款真有那么难吗?
早知道,先等款子到了,再开始修路,那就好了!眼下摊子都铺开了,唉!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