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进宫(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次日清晨,五更三点,新年元月朔日第一遍报晓鼓准时响起,各南北向大街上的鼓楼依次跟进,城内一百多家寺庙,同时撞响晨钟。 ~
活跃激昂的鼓声与浑厚悠长的钟声交汇在一起,宣告新的一天的开始。
坊门边,停靠着长长一队的牛车、马车,还有许多骑马的男子,都等着坊门的开启。
车队中的某辆牛车里,萧南抱着个手炉,睡眼惺忪的倚在隐囊上发呆。
今天是新年伊始,皇宫照例有大朝会,萧南是从一品的郡主,需进宫朝贺。
算起来,这是萧南穿来后第一次进宫,她多少有些紧张。
尤其是那位贤后,萧南对她有种莫名的畏惧。
上辈子,萧南和萧家脱离了关系,也就没有机会觐见皇后。
随后,待她辅佐李敬,获得国夫人的诰封,得以有资格进宫时,长孙氏却已经仙逝。
虽没有见过长孙氏,但萧南听过她许多故事和传说。
而让她感到心惊和不安的是,她亲耳听到的,跟她第一世时看到的史料记载有很大的出入。
比如,按照正史,圣人的长女是杨妃所出的襄城公主;而在上辈子和这辈子,圣人的长女却是皇后所生的长乐公主,这个时空,根本就没有襄城公主的存在。
还有,按照正史,长孙氏早逝,且她的几个子女,最后只有晋王一人得以善终;而在这里,皇后的几个孩子个个活得好好的·连去年该出现的废太子事件,上辈子、这辈子都没有发生过。
还有······
种种异常,让萧南有种错觉,或许长孙氏也是个穿的,至少她知道自己和她孩子们的命运。
很诡异的感觉。
这和知道老夫人、崔薇是同乡时的感觉不同,长孙氏让萧南感到了畏惧,甚至有种莫名的危机感。她不止一次的担心,自己会被长孙氏戳穿。
要知道,穿越对于穿越女而言·是新的人生,是赚来的异时空体验,或愧疚、或惊喜、或沮丧之后,便会尽情的享用着崭新的躯体。 ~
而穿越女对于被穿者及她的亲人来说,则是抢夺躯体的孤魂野鬼,是外来者,是侵犯者。
人或许会接受自己的孩子可能带有上辈子的记忆,但绝不会接受自己好好的孩子被人夺舍。
当发现这样的情况时,绝大多数的家长会选择作法灭了这野鬼吧?!
以萧南收集来的信息说明,长孙氏便属于这样的家长。
犹记得刚穿来时·萧南便听说,魏王的一个侧妃,大病苏醒后,便似换了个人,经常说一些古怪的话,长孙氏听说后,立刻请来袁大大,确定此女有异后,便命人‘收,了她。
萧南当时只觉得一阵心慌,丝毫不敢露出半分破绽。
这也是她一直找借口不肯进宫的真正原因。
幸好经过几个月的融合·萧南已经跟本尊无异,且也为些许改变找好了理由,至少本尊所有相熟的人都接受了她·就连公主阿娘也没有半分怀疑。
做到了这一步,萧南才似有了底气,决定进宫参加大朝会。
第二遍报晓鼓响起,坊门缓缓打开,车队开始前行。
“郡主,把小娘子放在家里,会不会有什么不妥?”
秦妈妈从车厢后的隔间里端出一盏温热的牛乳,小心的放在座位前的小几上。
今天萧南起得早·只喝了一盏红枣雪耳茶·秦妈妈担心她撑不到朝会结束,便命人抬了个小铜炉放在隔间·顺便还命人备了些樱桃毕罗、团油饭和龙凤水晶糕等吃食,都放在食盒里·萧南想吃了,直接在铜炉上加热即可。
“我把裘妈妈请了来,且把红花、红萼两个都留了下来,灵犀应该不会有事。”
萧南明白秦妈妈这话的意思,昨天她当众给了郑氏没脸,依着郑氏的脾性,心里定是恼极了她,也定会想方设法的给她点儿教训。 ~
萧南并不怕郑氏,但她现在却有个致命弱点——宝贝女儿崔灵犀。
如果郑氏趁萧南进宫的时候,命人把灵犀抱到她那儿,即使不下死手,让人把灵犀丢在一边不管不问,也够个小婴儿受的。
可若是把灵犀带在身边?
萧南摇摇头,崔家的除夕夜不欢而散,皇宫里的除夕夜也不怎么太平。
往年除夕的时候,圣人都会邀请朝中的重臣、外命妇进宫一起守夜。
但今年,圣人却只宣召了诸王、公主和宗室,外臣一个都没召。
这本身就透着蹊跷。
也不知道昨夜皇宫里有怎样的风云变幻呢。
所以,为了安全,还是把孩子留在家里好。
再说了,灵犀才两个来月,也太小了,外头天寒地冻的,这时的医疗水平这么低,万一有个感冒发烧,即使她有桃源,也不能肆无忌惮的拿孩子来冒险呀。
说这么多,干脆直接不进宫不就成了。这样既不用担心女儿被人伤害,也不怕进宫出纰漏、遇麻烦。

萧铡是想不进宫呢,可她刚得了郡主的恩封,当时因她未出子|,皇后特许不必进宫谢恩。
如今双月子都过完了,她若是还拖着不去谢恩,就太不懂规矩了。
萧南摆摆手,“进了宫更衣等诸事都不方便,牛乳就罢了,不是有团油饭吗,给我两个吧。”
牛车缓缓驶出了崇仁坊,顺着大街,朝皇城驶去。
由于附近住着的都是达官显贵,今日都要进宫朝贺,宽敞的马路顿时拥堵不堪。
萧南的牛车,果然用‘牛,的速度前进着。
如此缓慢的速度·萧南心知,一时半刻到不了皇宫,不如先填填肚子。
液体什么的就算了,万一想方便,她还真在皇宫找地方解决呀。
但什么都不吃,也不行,入宫可是体力活,她现在刚生产完,正是休养身子的时间·可不敢随便糟蹋自己的身体。
“好,我这就给你弄!”
秦妈妈忙应了一声,转身去了隔间。
不一会儿,秦妈妈便又端着个白瓷荷花边儿的碟子走过来,白如雪、润如玉的白瓷碟上,摆着四个热气腾腾的团油饭。
萧南命人做的团油饭和时下流行的不同,她做的有点儿类似夹馅儿的饭团子。
具体做法就是分别在两个特制的点心模子里铺上一层蒸好的米饭,然后在其中一个米饭上放入煎虾、鱼炙、鸡鹅、煮猪羊肉、鸡子羹、蒸肠菜、姜桂、盐、豉等配料,最后再将两个模子合在一起,稍稍加热·萧氏团油饭便做好了。
吃完两个团油饭,牛车终于抵达宫城。
来到承天门,萧南下了牛车,只带了玉簪和红蕉两人进宫。
进了宫门,萧南换了郡主的肩舆,一路向北,穿过嘉德门,又前行了好一会儿才看到太极殿的回廊。
今儿是大朝会,进宫的外命妇很多。
沿途,萧南便遇到了几个熟人·论关系,要么是表姐表妹表嫂,要么便是堂姑堂嫂。
可惜她们的品级还没达到在宫内乘舆的地步·是以也不能与萧南并行。
萧南跟她们打了招呼,便先行进了太极门。
按惯例,皇后在立政殿接见诸多命妇。
萧南下了肩舆,熟门熟路的绕到太极殿后面的两仪殿,正在往两仪殿东侧的立政殿前行的时候,又遇到了熟人。
只是这人,跟萧南的关系并不近。
“哟,这不是襄城县主·哦·不对,咱们襄城早就升为郡主了·呵呵,咱们也该改口唤你郡主了吧。”
南平郡主穿着个月白滚紫貂毛的外氅·双手拢在氅内,微微露出的衣角却是非常正式的深色礼衣,头上也无意外的插着九支金钿。
这是郡主的钗钿礼衣。
当然,萧南跟她的打扮差不多,只是礼衣的颜色是青色,乍看有些像翟衣。
听完南平酸溜溜的话,萧南并不生气,照例微微一笑,颔首道:“南平姐姐安好,多日不见,姐姐又似漂亮了几分呢。”
姐姐?!
木错,南平比萧南大八个月,按年龄自然是姐姐。
只是,和南平讨论年龄问题,也是对她底线的一种挑衅,因为这也是她的逆鳞之一。
这个倒也不难理解,皇族和宗亲中,和萧南、南平年龄相近的小娘子共有四个,南平年龄最大。
可讽刺的是,其它三个小妹妹全都嫁人了,南平这个阿姊却还单身,这让南平被人暗地耻笑、明里嘲讽了许久。
其实南平的要求也不高,她只想嫁个五姓高门,偏她母系的出身高、父系的却差了些,只是个落魄的小世家,士族间排在最末端,且生父还早早过世,她又是独女,父系这边根本没有什么得力的依仗。
就是母亲这边儿,她的阿娘只是杨妃的养女,且已早亡。
南平虽有郡主的封号,但和真正的皇子之女有很大的区别,食邑也仅五百户,只比当初萧南那个县主多两百户,只是名头听着好听罢了。
唯一的依仗便是杨妃,可杨妃也是快六十的人了,从去年开始便病痛不断,御医诊断,杨妃的寿数顶多四年,最短、最短······极可能吃不到来年的西瓜。
算下来,南平除了封号,基本上没有什么吸引高门望族的条件。
至于五姓望族的嫡支,他们连公主都嫌弃,更不用说一个小小的光杆儿郡主了。
就这样,南平成了许多人嘴里嫁不出去的老姑娘,她也极厌恶萧南那几个小姊妹叫她姐姐。
但,这次南平不但没生气,反而笑得一脸得意,“呵呵,这你也看出来了?还是阿婆说得对,人逢喜事精神爽啊。阿南,你还不知道吧,过些日子,咱们就是妯娌咯……”
ps:额,应该算是第三更哦,呵呵,昼夜颠倒的某萨有点儿头晕,呼呼去~~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