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花木兰》(9/5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陈昆的演艺生涯称得上一步一个脚印。书书网 更新最快
长得好看,又有辨识度。
偶像剧出道,多年来积累了万千粉丝。
演技方面,早在《云水谣》就拿了华表奖优秀男演员。
别笑,当时的华表奖还是有点分量的,是真的…
商业片方面,几次创造国内电影票房记录的大制作,画皮一,画皮二,寻龙诀,他都是男主。
他甚至可以决定一部片子的生死。(比如,小众片《火锅英雄》,刚开始就找过陈昆,当时他没答应,这部片子就搁浅了。几年后导演修改了无数次剧本,再次找他,在陈昆答应出演之后,顺利拿到了投资,组建了班底。)
这是个真正的演员,他对自己有要求。
《画皮2》之后,三个月时间,他的片酬翻番高到全国最贵行列,他又是毅然决定退下来,降温。
一降就是一整年!
可以翻看他的履历,这哥们接戏很慢,求质简直到了苛刻的程度…
关键为人低调,非宣传期几乎看不到他的通稿,这点很重要。
相较于邓朝或者刘火华,这种传统的演员更有观众缘。
其实,内地最可惜的中生代小生当属刘火华无疑。
奶奶的,刚出道就刷下金马,火爆了10年代前五年,《蓝宇》,《血色浪漫》,《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
说实在的,那几年哪有黄小明、邓朝什么事!
然后刘火华突然就销声匿迹了电影资源太差,只能去hk那边演些反派角色,再然后就成了火华社社长。
刘火华和陈昆之间就差了一个韩三爷!
不过,再怎么对自己要求苛刻的演员总有看走眼的时候。
比方说陈昆现在拍摄的电影《花木兰》
嗯,就是那部跟赵微合作,耗资2.5亿打造的史诗巨制。
导演是马初成。
这么大一笔制作成本,对于任何导演来说都是压力。
于是马初成或者投资人想着能不能找个具备票房号召力的演员来串个角色啥的。
陈昆就是来担当说客的。
估摸着他也有点不好意思,毕竟他跟许辉没有过合作经历,虽然从周讯口中听了不少有关他的事情,知道这是个很有分寸,极有礼貌的后辈。
仅此而已。
如果《那些年》还没上映,或者票房没有飙到那么高,陈昆可能会认为邀请许辉客串,那是给他面子,现在不好说了…
“昆哥,你有什么事吗?只要不是太难办,我义不容辞!”
许辉哪里想到这么多弯弯绕绕。
“…帮个忙,来我的剧组串个戏怎么样?”
“没…,什么剧组,什么时间?”
许辉刚要回答‘没问题’,突然想到了自己周密的日程计划,多了个心眼,问了一句。
“我跟赵微合作的电影《花木兰》,导演是马初成…”
陈昆很罕见的露出一丝自信的微笑。
也对,09年出演投资过亿的大型商业片,而且他还是男主角,尽管片名预示了这是一部女主戏份占多数的电影,谁让女主角是赵微呢。
“…昆哥,我马上就要进组拍摄一部电影,之后又要导演另一部电影,实在是没有时间,真是不好意思。”
听到《花木兰》的名字,许辉直接打了退堂鼓。
陈昆点了点头,反正他只是尝试一下,不行就算了呗。

“对了,昆哥,我有个不错的剧本,应该会在明年年底开拍…”
“行,你把剧本给我,我先看看…”
……
“你跟陈昆聊什么呢?”
“我们互相崇拜对方,惺惺相惜…”
“得了吧!”
保姆车内,许辉、何晓雯日常嘴炮。
“…他想找我客串一部戏,我没答应。”
嘴炮结束,许辉还是把刚才的事情说了一下。
“你最近确实有点太忙了,休息一下也好,对了,是什么戏?”
何晓雯点了点头,她还以为许辉不愿意客串是因为实在挤不出来时间。
当然,出于好奇心,还是要问一下到底是什么戏。
“《花木兰》”
“《花木兰》?那部戏现在很火,你要是…算了,不去就不去吧!”
听到名字,何晓雯先是有点惊讶,然后又想到了自家艺人已经是票房新纪录的保持者,确实没有必要再去帮人家锦上添花。
“呵呵…”
许辉冷漠笑了一下。
对,《花木兰》最近很火爆。
片方炒作真特么的没有下限!
选角瞄准的就是去年的大片《画皮》,公开打出‘《花木兰》赵微、陈昆再续前缘’的旗号。
这是典型的侵权事件,这两部戏并不是一家出品公司!
而且,预告片放出了陈昆和赵微的船戏…
不仅如此,还在坊间流传了无数版本的赵微、陈昆因戏生情的小段子。
拜托,人家才刚刚结婚,婚姻幸福!
圈子里有个不太成文的规定,一部电影在上映前,一旦给人一种用力炒作的感觉,很明显这是一部烂片!
宣传跟炒作是两码事,电影宣传不等于炒作…
《花木兰》明显印证了这一论点。
客观的点说,《花木兰》是一部烂片!
很纯粹的烂片。
大抵是因为这几年内地市场票房大爆的都是些大制作的史诗巨制,所以,马初成也想过一把大导演的瘾。
可惜,大部分hk导演有着固有的局限性,缺乏历史感。
也难怪,在一个弹丸之地呆得久了,除了可以以“城市文明”在大中华的地位来聊以慰藉外,对于过去,对于过去的中国,他们缺乏一种必要的敏感和认知,甚至于一无所知。
纵观这几年hk导演拍摄涉及“中原文化”的中国,特别是中国的过去时,他们都不约而同地显示出一番相当一厢情愿的历史观来,陈佳上、张之良、吴白鸽这些在hk功勋卓著的导演纷纷投入古装大片的阵营之中,但结果却是:有的人将历史上的传奇拍成了现代伦理剧,有的人则将古装的寓言弄成了说教的道场,另外一些人则将大型的史诗搞成了两个男人的爱情…
马初成是广告导演出生,他的剪辑很有特点,追求的只有商业性和简单化,早些年的《东京攻略》就是按照这个路子打造的。
可是《花木兰》不应该是‘快餐式’的商业片。
中国人,谁还不会背两句‘木兰辞’?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流传千古的新乐府诗篇,又岂是我们这些人可以随意改动的?
当马楚成试图用一种现代的人性角度赋予电影新的层次,这部电影已经毁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