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取名李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庆功听小吕报信说自己媳妇快生了,扔下手里的报表往外就跑。本来他想着预产期还差好几天呢,所以就没往心里去,让媳妇一人请假在家歇着自己就上班去了,下了班还想买几只猪蹄回去给媳妇炖炖,没想到这预产期还说提前就提前,一点招呼也不打,一点预兆都没有。后边小吕气还没喘匀实呢,一看他说跑就跑,只好绿着脸追他,边追边喊:“哎----你、你、我、我开车----”听见后边小吕喊自己,李庆功停下脚步转回头,“兄弟,车在哪呢,快。”
坐着小吕的车----小吕是给供应科科长开车的,那年头科长一级的就坐吉普,当时在北京都叫“212”,绿色的。这回李庆功也过了把科长的瘾----到了409医院妇产科,刘大婶正在产房门口跳着脚往里看呢。一看李庆功呼哧带喘的跑过来,刘婶抄起拐棍照**就是一棍:“碎松,老婆生孩子你还上班去,我打死你对了。”李庆功嬉皮笑脸地躲开拐棍问老太太;“刘婶,抗英没事吧?”“有我在,能有啥事?”老太太不再搭理他,继续跳着脚往里看。这是从产房里出来一个护士,摘下口罩问:“谁是王抗英家属?跟我进来一下。”李庆功把右手举的高高的:“我我我,我是他媳妇”,一边跟着护士往产房就走,护士扑哧一下就乐了。刘大婶也跟着迈着小脚往里走,护士一把拦住了,“大娘,人家媳妇生孩子进去,你媳妇也生孩子?”刘婶听了这话拐棍又举起来了,小护士一个闪身钻进了产房。
原来409医院的产房比其他地方的特殊,分两间,里面大间是正是产房,外边有一小间是提供给直系亲属的,为了避免亲属在外边着急,医院想出这么个法子,让亲属们离产妇近一点,心里也踏实一点,用现在的话说叫“人性化”一点。
进来以后,护士跟李庆功要小被子或者小褥子,李庆功问要那玩意干吗,护士说孩子出生了要包裹好,李庆功说我没准备呢,这就要往外跑,护士一把拽住,“再准备点卫生纸。”李庆功出来跟刘婶说要小褥子,他哪有这经验?所以压根没准备过。刘婶敲着他脑袋说:“就你这松样还当爸呢,去我家拿去。”小吕在旁边说:“要不,我开车跟刘婶去拿褥子,你去外边小商店买卫生纸。”
等李庆功满头大汗的买来卫生纸后,护士告诉他孩子生下来了,母子平安,让他赶快去办理住院手续。李庆功作着揖求护士,让我看看,让我看看,男孩女孩,我媳妇怎么样了。护士把他带到一间病房,王抗英可能是太累的原因躺在床上睡着了,旁边放着一个小硬纸箱子,里面放着一个用一大堆纱布和药棉裹着的又黑又瘦的小孩,正闭着眼,肿着眼泡冲他吧唧嘴呢,脑门上不知道是没擦干净还是怎么的,有一块小指甲盖大小的红记,李庆功看着笑了,心里说;“这是我的孩子!”旁边病床上躺着个大肚子女同志,一边坐着个老实巴交的农村人打扮的男同志,冲李庆功龇牙笑笑,李庆功笑着点了点头,算是打个招呼。这个农民兄弟马上凑过来往李庆功孩子的小箱子里看;“呀,你娃长的跟你一模一样呢。”李庆功心里得意地说:“那还用问?”
等刘婶和小吕回来的时候,王抗英已经醒了,刘婶给孩子裹好了以后,抱着不撒手,满屋子溜达,本来就是小脚,又抱了个孩子,更显滑稽,一边溜达嘴里还一边说:“男娃伙好,男娃伙好。”逗的一屋子人哈哈大笑。而小吕则去替李庆功交了住院费。
因为是顺产,所以第二天就可以回家了,还是小吕开车将他们一家三口送回家,李庆功还给了小吕垫付的住院费,非要留他吃饭,小吕说以后吧,现在挺乱的就笑着走了,送走了小吕,王抗英突然想起一件事来,跟李庆功说:“生完孩子,觉得特别累就睡着了,梦见一个白胡子老头跟她说,因为着急给她送孩子,路上跑的太快了,一不小心,给孩子脑袋磕了一下,请她原谅,孩子不会有事的,让她别担心。还说,人老了,就是不行了。”李庆功听完忽然想起昨天在医院看到儿子脑门上的一点红印。

转眼儿子满月,李庆功在家摆了一桌酒菜,请自己和媳妇单位的朋友来热闹热闹,因为自己是北京人,媳妇是河北人,所以在宝鸡这地方没亲戚,只有好友,虽说王抗英的老叔或者叫爹在宝鸡,毕竟在秦岭深处的兵站,轻易无法请到。席间推杯换盏是少不了的,李庆功在酒桌上来者不拒,只要端杯他就干,一时间竟喝出个小**。
庆“功,”李庆功的一个好友王世济问道:“孩子起名了么?”
王世济比李庆功大了十多岁,也是北京人,年轻时便与世无争,只喜欢书法,整日在家挥毫泼墨,尤喜临摹张旭的狂草,数十年下来竟有所成就并加入了中国书法家协会,上门求字的人居然不少,润笔也是相当丰厚,而李庆功和他纯粹是心性相投从未开口求字,两人遂成莫逆。
“老哥,还没呢,要不,您给费费心?”李庆功听王世济问起孩子名字,心想这位老哥博学广文,何不趁此请他给孩子起个名字。
“嗯,你家姓李,据《姓氏考略》记载,周之前未见有李氏,自从有老子姓李,名耳,为利贞的后裔,因祖上世代为理官,理、李两字古音相通,便也以李为氏。以此推论,说不定你还是老君后裔也未可知啊,哈哈。”王世济这番姓氏解说,连李庆功都愣了。自己虽然中专毕业,平时也喜读诗书,但从没想到自己能和老子挂上关系,今天听老哥这么一说,只觉汗颜“老哥,快别取笑了,天下李姓多得是,我哪就和他老人家能攀上亲啊。”说完自己干了一杯。
“呵呵,有何不可?有道是500年前是一家,就认个华宗也未尝不可啊。”王世济稍作停顿接着又说:“老子《道德经》有云‘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他主张无为,我看,这孩子就叫‘李为’吧,今后但愿能大有所为!”
这些话字字珠玑,听的李庆功茅塞顿开,自己和王世济相交许久,只知其人专爱笔墨纸砚,不想竟连《道德经》都能有如此研究,要知道《道德经》也叫《道德五千言》,这个年代能熟记的人,除了道家人士之外,并不多见。何以这位兄长能随口说出?当下端起一杯酒冲王世济说道:“老哥呀,兄弟这次服了你了,以前只知道你字写的好,今天才知道原来你对道家经典也很有研究啊。感谢你给孩子起这么一个名字,来,兄弟敬你一杯。”
王世济站起身哈哈笑道:“很有研究不敢当,略有涉猎吧。”说完端起身前酒杯一饮而尽接着说道:“这孩子11月出生,戊午年生人,命里带火,还是天上火,前途么-----呵呵。。。。。。”言毕闭口。“前途怎么样?”在座诸位好奇问道,“不可说,哈哈,不可说。”王世济不再多言。其他人可都傻了眼了,一看王世济还会算命批命理,纷纷站起来粘着他非要给自己算算不可,王世济也来者不拒,但也不往深处多说,点到为止,有人刨根问底了他就顾左右而言他,总之,岔开话题罢了。从此,李庆功的儿子便取名“李为”。
注:
碎松:陕西话,多用于骂小辈人或小孩子。
娃伙:陕西话,指小孩,男娃伙就是男孩。
409医院:宝鸡市一所老资历医院,至今仍在。应该最早是军队所属。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