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白日黑衣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重山未发迹之前资质平平,不过他一心坚定只要后天努力跟进,一样能高官厚禄,宦海三十多年终于坐上了兵部尚书之位。顶 点
即便如今身为六部之首,暗中操戈大臣们每日递上来的奏章,李重山的这种想法仍旧未变。
甚至在耳顺之年才得一子的李博章身上也体现得淋漓尽致。
身为权臣之子,李博章从未在同窗面前喊过诸如“我爹是李重山”之类的口号,与人交往从容又进退有度,深得陈不候之子陈冕的喜爱。
徐元记得上一世李博章在会试中表现平平,只得了第三,随后在殿试上大放异彩,得皇上钦点状元,而本排行第一的陈冕则得了一个榜眼。
但陈冕并未因此和李博章断了往来,关系反而日渐亲厚,如此风度,也只有他当之无愧。
徐元垂首拜见之际默默想,若是自己身边有这等平时不显山不露水,一道关键时刻摆你一道的人,他先送过去的绝不是恭贺
而是一记拳头!
这哪是朋友,分明是损友!
就在李重山揣摩徐元的身份时,李博章道:“爹,徐元的父亲正是礼部的徐大人。”
李重山浅浅的哦了声,难怪他听这名字觉得很是耳熟。
原来是徐掩那条舔狗家的二公子。
说起来,徐掩有一阵没到他跟前晃悠,想是在为准备会试的大公子满前忙后。
“适才我们在酒楼吃饭,儿子不小心将汤水打翻污湿了徐元的衣裳,想着离家近,带他过来换身干净衣裳。”
李博章说着拉徐元走向自己的院子。
徐元也无意在李重山面前多言,言多必失,就连他曾经的上官秦大人在李重山面前都要时刻保持警惕,他本事不及秦大人,只好先撤。
李重山望着徐元亦步亦趋的背影,不屑的哼了声。
“果然如他爹所言。”只看了他一眼就吓得想要逃走,窝囊废名不虚传。
……
“李兄真是刻苦,连日常起居的屋子也摆满了书籍,书房里怕是藏书千万了吧。”
李博章正在柜中挑选适合徐元的衣裳,闻言身形几不可见的一滞。
“徐兄说笑了,我这些书和陈冕兄的相比只是九牛一毛。这身衣裳我极少穿,你看看是否合身?”
李博章退出房间吩咐仆从煮碗姜汤,徐元拿着衣裳走到屏风后面,忽而一笑。
没想到李博章刻苦至此,浴桶边摆着半部论语。
半部论语治天下么?
解开衫扣,一件件剥下外衣,一股凉意顿时侵入肌肤。
李博章不常在家中住,今日又来的突然,房里没有及时供暖,有些冷。
徐元看了眼前襟洇湿的一大片,好在他准备的充分,内里并未被殃及。
阮妙菱交给他的法子真是不错,推杯换盏之际最容易出现此等状况,从前这一招都是用在不胜酒力之际,今儿倒清醒得很。
也不知她在汝阳事情办得如何,有没有遇到麻烦,不过她就算遇到麻烦也不会跟他讲,永远把他当作没有长大的孩子。
明明他比她大,这种被藐视的滋味真不好受!

不好受目前也得忍,等他有所成了才能真正做到保护她。李重山想害她,他就从这里开始,阻断一切可能!
摇头甩去想法,徐元透过屏风间的缝隙看见李博章的长长的影子投影在地,似乎在门边捧书静看。
真是刻苦,徐元咳了咳:“我听隔壁的齐虎说京中前一阵有一本策论密题卖得抢手,李兄可有一览?”
门边静如止水的声音传来:“父亲说那是毫无意义的豪赌,押中了是运气好,没有押到题便名落孙山,倒不如一心一意用心攻读。”
倒真是李重山的作风,徐元夸赞几句汝父目光长远、虎父无犬子之类的好听话,抱上替换的衣裳出来。
李博章从书中抬头,眼前一亮。
颀长的身形被一件襟绣梅花、两袖银边的素兰长袍衬得挺拔玉立,白面如玉离璞,褪去一身旧衣,浑身上下变了个人似的,叫人挪不开眼睛。
李博章由衷赞道:“徐兄当真是璞玉之姿,鄙人眼拙啊!”
徐元道:“是李兄的衣服好,佛靠金装马靠鞍嘛。”
李博章呵呵笑起来,他以为徐元不善言谈,没想到好话信手拈来。
徐元含笑不语。
小样,我好歹也曾在官场中行走,你如今还是个小屁孩,倒显出我的优势来了!
二人在房中喝罢姜汤,仆从及时撑伞到台阶上等候。
“公子,大人方才吩咐小的直接送您回书社,街上百姓闹着替沈岸伸冤乱的很,恐伤及公子。”
李博章点头,看向徐元,“左右咱们饭也吃过了,一会儿他们不见咱们回去自会散的。”
徐元依言相随。
走到前院,远远瞧见一个全身裹着黑斗篷的人从正门进来,由管事亲自在前面带路。
李博章问道:“那是何人?”
仆从道:“小的第一次见这样的人进府,许是大人的要客。”
一般要客都不会轻易露面,而且大人招待过的要客多数都是这样打扮,但此人和之前来过的又有所不同,仆从摸不清主人的想法,故而隐去不讲。
徐元看着那黑影走向李重山的书房,门很快紧闭。
白日黑衣,必有蹊跷。
偏生朗朗青天,李重山不怕别人非议,或者无人敢有非议。
“徐兄请!”李博章抬手。
徐元收回目光,与李博章并肩离开李府。
……
“这金亭真是口无遮拦,什么话都讲!”问儿看着香巧寄来的信,啧啧不已。
小姐又不在意徐木头在书社伙食好不好,还些什么晨起看雪,日落赏霞,他当去京城游玩不读书不考功名?
阮妙菱任由问儿在一旁叽叽咕咕,拿起香巧所写。
徐元已经和李重山之子、陈不候之子见过面了,时常出门应该是去打听消息,毕竟此去他不仅是考试。
他上辈子就考过一次,应试肯定不会紧张,加上离开平阳前她在旁督促,背书做题花了不少工夫,以他的能力没有问题。
这时,守门的在外头道:“小姐,通会书坊的白公子差人来说,秦家那边有动静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