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九零节 契丹分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乙室雄心中明白。
他们契丹一族不会种田,不会管桑林,也不会挖矿。
能干什么。
女人会放羊,男人会砍人。
所以,他肯定要回到辽东,那么就需要一个地盘了。
这事,他和谁也没商量,一切都是意外。
然后,契丹的穷人太多,他就用撒钱战术,一撒一个准。
六千贯。
他现在手下这些士兵每天吃喝的费用,六千贯都不够用,这些家伙要吃白米,要吃用草果、桂皮等十六种香料煮的羊肉。
对了,还要喝茶。
话说刘安和耶律隆庆联名写信请乙室雄前来。而后,耶律隆庆又单独写了一封信,很直接的告诉乙室雄自己现在的情况,也是被逼的骑虎难下,这是为了让乙室雄信任。
在信送出去的时候,辽军中京征招了十五万兵马围剿乙室雄。
乙室雄不怕。
他刚刚得到了来自杨延昭几乎全部库存的所有的军械,连虎蹲都给了五百只。
除此之外,还有来自高丽的军械,虽然质量很差,但装备十万人不是问题。
连石保吉都秘密的北上,藏匿与乙室雄的军营之中。
这平叛的来了。
乙室雄列阵。
对方派人出来叫阵,对骂。
石保吉给乙室雄说了几句话后,乙室雄派人去办。
两军阵前,乙室雄一方摆开两百口大锅,上风口,煮羊肉,蒸白米饭。一旁,十万匹麻布、两千口袋细盐、堆有一丈高的茶饼山、堆有三丈高的铜钱山。
辽军平叛部队,成建制的倒戈。
结果,还有六万人马不降也得降了,主将没死,只是被乙室雄软禁了起来。
乙室雄很郁闷,找到石保吉:“石将军,为什么以前你们宋人城池中也有钱,现在我有钱却不同呢?”
乙室雄自己话都说不清了。
他的意思就是,以前宋人为什么没有花钱来不打仗呢。
石保吉说道:“因为是你,你乙室雄本身就是大人物,我们当年是敌人,为一点投靠过来也怕有一天被人害死。跟着你不同,你可以带他们发财。”
“可是,怎么发财呢?我现在这么多兵马,倭岛也用不了这么多人,就算用得了,倭岛一年后也平定了,一年后我怎么办。他们一定会反过来杀我的。”
“钱,你办不到。我也办不到,有人能。”
乙室雄秒懂:“来人,本将准备写信。”
写好信,乙室雄又问:“送到那里呢?”
石保吉说道:“刘安从倭岛回来,去了耽罗岛接贵国梁王,那么他应该先去雄州,然后去幽州,必然是要把梁王亲自送到幽州的,所以派人快马去幽州,应该能赶得上。”
“好,幽州。”
两边信使这么一通传,既然都要见,但乙室雄不会来幽州,他不愿意把自己放在耶律隆庆的势力范围内。
最终一商量,武清。
武清北,这里有一处大宅,是一位名人的故居,辽国在占领武清设立盐司的时候都没有半点对这大宅有不敬之处。
宋辽打了二十五年,这处大宅周边五十里辽军不会靠近。

因为这处大宅的存在,这里慢慢的变成了一个镇子。
宋,前相公,赵普故居。
在北周时代,赵普随族中长辈迁到了洛阳,这一处便是赵家老宅。
选在这里,便是一处中立之地。
赵家老宅中,赵家族长迎刘安入宅,摆下宴席。
宋弱,辽人敬赵普是宋相,不靠近这里。赵普死了十二年,赵家老宅可以说人心惶惶,只怕那一天辽军杀至。
就在赵普过世十年的时候,赵家原本准备全族迁到中原。
这便是幽州之战。
宋军大胜,赵家人把心放下了,他们知道辽军不敢来。
刘安借了赵家大宅的一处别院,一天后,乙室雄从水路过来,身边只带着十六个人。耶律隆庆让自己的亲卫去武清休整,只带了身边将军十八人赴宴。
凭什么。
凭耶律隆庆是梁王,给乙室雄面子不带亲卫,但却要多带两个人。
原本听闻刘安借大宅宴客,赵家人也没多想。
可来的是谁?
全是辽人,而且两边明显不是一路人。
赵家让老弱去了后宅,闭门封户,男人们则在前宅,倒不是怕有什么,只是担心女眷与老弱会有不方便之处。
刘安既然在,辽人肯定不敢作太过份的事情。
赵家偏院,进厅之后,耶律隆庆推了刘安一把:“你坐首席。”
“我。”
“就是你。”
“好。”刘安没拒绝,可这却让乙室雄不由的多看了耶律隆庆两眼。
双方坐下之后,乙室雄一抱拳:“侯爷,倭岛最多半年就只有骨头,最多一年就没肉吃了。我手下百万人口,战后三十万,辅兵军三十万,我们要吃肉,我们种不了田,养不了桑,捕不了鱼,会放牧,会养马。请侯爷指条明路。”
说的多简单,多直接。
刘安侧头看了一眼耶律隆庆:“隆庆,不知道太后那边?”
没等耶律隆庆回答,乙室雄就说道:“跟着她们连草都吃不上,我们要军饷,不当白干活还要自备军械的兵。”
果真,自下而上容易,自上而下不可能。
习惯了好日子,谁愿意回去过苦子。
习惯了拿军饷,领奖赏,谁愿意白打仗,战死还没有抚恤。
辽军的士兵已经懂了,眼下辽军打不了胜仗,他们得不到战利品的分享,而且就算得到了,也不如宋军这边搞的好,战利品可以换成他们需要的物资,而不是象以前,许多东西放在家里就是一个摆设。
耶律隆庆叹了一口气:“这是一个麻烦事,当了皇帝的人,谁愿意再降回来变成王。但这事情也有两说,宋国赵家认为是中原中统,我们也认为是正统,我汉姓……刘。”
刘安真是没想到,耶律隆庆说自己汉姓刘。
没错,耶律一族确实姓刘。
这是有历史记载的。
耶律隆庆说道:“在你没有出海前,往西四万里我们大契丹有人去过,那边的人一直认为唐之后,东方便是我大契丹。”
耶律隆庆这话也不是胡说的。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