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科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本镇知你忧虑何事!有着城隍新开田亩,还有金矿,这些赏格,本镇还是发得下的!”
“而且,这只是战时之策,到了平定之后,自有变革!”
“只要能实行下去,没有克扣,那我镇必百战百胜!”
“你等记住了,也告诉手下人,此是底线,若给本镇发现什么猫腻,那灭族,都是轻的!”
这是宋玉战策,关系天下归属,容不得半点马虎。
说这话时,就杀气腾腾。
“诺!若有此等社鼠,敢坏主公大事,不用主公,臣下第一个动手灭之!”沈文彬和孟逐,都是冷汗直下,知道主公这次,真是万分重视,保证说着。
“如此便好!”宋玉沉声说着。
有这政策,只要执行下去,不出几年,就可席卷天下,这是阳谋,不怕别镇学去。
毕竟,这需要的田亩,不是小数,就连门阀世家,都不一定拿得出来。
但有着城隍神通,在各县,都可开田十万的宋玉,有这底气!
而且,这些老兵,都是宋玉的统治根基,分给利益,也是培养壮大之意。
若是以前,宋玉崛起,只有两条路好走。
一是消灭之前的利益阶级,拿自己的势力补上,但这,就失了德望,如同朱十六,名声就不好,得天下的希望,也就小了。
毕竟,得人心者得天下,这人心。就是天下世家之心!
二是与旧的利益阶级妥协,获得资助。或许可以消灭些死硬分子,吃些肉来。但这毕竟是少数。这么一来,主君自身的利益就少了,实力一弱,话语权就小,这就容易受得门阀世家牵制。
历朝太祖,都是在这两条路之间摇摆,其中把握的度。就全看自身水平。
但今天,宋玉却有第三条路——
发掘出新的利益,培养自身统治根基。
这新开的田亩。宋玉一寸都不准备给世家,而是分给自家势力。
除了预备赏赐的之外,剩下的,都是新安节度府自身消耗。
其中。宋家占了大头。沈家紧随其后。
还有叶鸿雁的叶家,孟逐的孟家,都将分得不少田地,瞬间在田亩上,不输县城大户。
这叶鸿雁和孟逐发迹后,自有亲戚前来投靠,形成自身势力,历来都是如此。宋玉也乐见其成。
有这些,根基就稳了。而且,不受外人影响。
再加上之前从旧势力中夺得的利益,宋玉现在的整体实力,也在吴南世家之上。
不仅名声没有受损,还可自立自强,不受外界影响,争夺大位!
有这势力,其它世家,还不老实么?
若还是不服,那灭之没有二话,听话的,就赏几口汤喝,足够将吴南世家敲打臣服,无有不从。
这样的吴南,才是真正的帝王之资!
以后出兵,就是堂堂正正,以势压人!
宋玉之前,本钱太小,不得不多出奇谋,旁人之看到宋玉英明果决之极,却不会想到,一旦事情稍有差池,就是倾覆之祸!
不是不想临之于堂堂正正之兵,实是没有那个本钱!
但现在,一切都不同了。
过个几年,城隍信仰传遍吴南,宋玉的实力,也会暴增数倍,并且,每得一地,只要修养数月,就可很快恢复,并且,打下一府,相当于别人两府!
这是多大的优势?有了这些,宋玉对自身夺取天下,已没有任何疑意!
与这相比,什么攀科技树,开启民智什么的,都可抛在一边!
宋玉身为穿越者,自然也考虑过利用前世科技什么的,但思量再三,还是放弃。
要攀科技树,需要的,可不是一人两人之力,而是整整一个阶层精英的需求!
方明前世看小说,主角脑袋一拍,比划比划,什么兵工厂就搞起来了,农业技术也改进了,当真是方便无比。
但现在看来,荒诞无比!
科技的进步,与整个社会的进步相辅相成,不经过上百年的积累,就要一蹴而就,怎么可能?
更何况,各种现代科技,需要的人手,都是蓝领,好歹也要有初中文凭!
但在大乾,识字的人都少,上哪找那么多人去?
这就只有广开民智,才有几分可能,不说浪费的时间。
光说,开了民智,对宋玉,有好处么?
不论是方明的神祗身份,还是宋玉的地主阶级,都是利益既得者,屁股决定脑袋。
宋玉的位置,自然也是摆得极正。
历来古代统治者,都不约而同得采取了愚民政策,就是百姓有了知识,就会乱想,需求更多的权力,导致既得利益者的灭亡。
宋玉乃是统治者,以后还要争夺真龙大位,自不会挖自己的根基。

而且,科学发展,至神道于何地?
宋玉寿只有百年,而神祗,却可以长存!
比起阳世大位,方明还是更重视神道发展!
更何况,谁没事会记一大堆无用的公式链条,穿越过后,还能一一重现出来。
除了自身关注之物,谁会没事了解其它行业,并且,还是从原料、加工、结构、全都背下,以待后用?
真有这种,不是超人,就是变态!
宋玉自认为,两者都不是,他前世,对这些,一向关注甚少,就连火药什么的,也只记得有硫磺,或者木炭硝石什么的,至于比例,也没注意。
这兵事上,搞两个发明,增加实力,还是可以,宋玉就写了,扔给孙淼,许以重赏,让他鼓捣,就不管不顾了。
但可能因为是两个世界,连着物理法则,都有了细微变化,孙淼现在,也没能出啥成果,就连炸死人的事都没发生。
总之一句话,宋玉对此世科技,不支持,也不反对,就这么看着,任其自由发展。反正按宋玉估计,只要他不插手,这封建农业社会,还可维持上千年!
有这时间,足够方明发展了。
在他心中,还有另外心思。
只要宋玉登极,将城隍信仰散布天下,那整个天下,都可开田无数,活人上亿!
这对人道,是多大功德?
更何况,从此,方明信仰,就和天下百姓,完全绑在一起。
若是后世皇帝,敢废城隍信仰,那没了庙祝和神通,天下百姓,就先得饿死一半以上!
这后果,就是皇帝本人,都承担不起!
试问?谁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硬废城隍?
这就是方明为晋升古神失败,而留下的后手!
毕竟,若是能证位古神,无拘无束,自是最好。但方明心思缜密,未虑胜先虑败,自然要为以后,做些保险。
有这些,就算不能证位古神,方明也可成为最后胜利者,与世长存,慢慢积累。
现在,方明就是要将神力信仰做成第一生产力,按照现在发展,这完全有可能。毕竟,每亩增产五成,可不是小数。
除非农业生产技术,一下突飞猛进,出现好几次革命性变革,否则,都不可能超过。
为了长存,为了超脱,方明不介意将大乾苍生,都绑架上自己的战车!
这些念头,都是一闪而过。
底下,沈文彬和孟逐,还在叩首。
宋玉不由失笑,只是想起今后打算,自己都有些心驰神往,不能自已。
看着下面二人,缓缓说着:“本镇刚经大战,剩下的,就是休养生息!长乐武夷二府,可有什么动向?”
这些,私下里,陈云早就报上,但宋玉还是想听听沈文彬和孟逐的意见。
吴南共有五府,其中,文昌、新安、临江是核心精华,现在都在宋玉手中。
剩下的武夷、长乐二府,不但位置偏僻,而且多崇山峻岭,良田稀少,又有山越野族作乱,百姓多有逃亡,现在已是十室九空。就连知府,都弃官逃亡,州里又无人愿去,导致宋玉和李如壁在吴南大战之时,这两府还是一盘散沙,插手不得。
“这两府,实力羸弱,不堪一击,甚至,只要主公一檄,就可平定。只是,山越野族,却是个麻烦!”
说到这个,孟逐也有些摇头。
“不错!主公,山越性情凶悍,不听教诲,又狡诈野蛮,甚难对付,并且,在武夷长乐二府,几有数十万之众……”
这山越和普通百姓不同,因为生活条件的严酷,老人小孩,都可为兵,上阵打仗。
虽然武器军械原始,但光这数量,就很麻烦了。
“你等,有何策?尽管说来!”宋玉直接问着。
孟逐上前:“臣以为,只有一策,分而治之!万万不可让其串联!”
宋玉点头,这山越,是吴南百姓,对野族的泛称,他们内部,还划分为天弓,黑虎等部,相互攻伐,这才没有出得二府,肆虐吴南。
但若威逼过甚,让他们起了联合的意识,甚至,选出盟主王者,统一号令,就大事不妙。
“主公!臣附议,只有分割包围,化而治之,方是上策!急切不得!”沈文彬也说着。
他自为幕府长史,对吴南势力,就留心不少,这山越的卷宗,在各府,都是堆了满满一屋,各代明主武将,试了各种方法,都收效甚微。
只有这策,前朝吴王用之,大破山越,号称“俘虏十万,择青壮三万入军,其余尽数补为农户……”(未完待续。。)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