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二章 探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再加上刑部审案,知道顾绍业手里解百毒药的来历,是丫鬟偷来给他的,还有丫鬟曾偷了七万七千两银票,只因身怀有孕,才没有被杖毙,在丫鬟手脚不干净、背主的前提下,给他送解百毒的药,他应该还给顾二姑娘才对吧。
他不还,而是昧着良心据为己有,这是品行不端。
一个品行不端的人,却说他好心救人,这是不是有些自相矛盾了?
再加上伯府长房被外放清州的前提,很容易就猜到顾绍业救沈二少爷的目的。
他的好心,只为谋一份救命之恩,长公主有恩必报,救她独子,她肯定会帮忙让顾家长房留京,不要外放清州。
这样带着目的性的救人,就算真将沈二少爷救活了,也谈不上什么好心,只能算是各取所需。
现在他拿毒药当解百毒的药救人,这和病了找大夫,大夫开错药治死人有何区别?
难道能借口大夫不治病,病人同样会死,就逃避朝廷律法的制裁吗?
这是强词夺理了。
老太爷无话可说,唯一能说的只有借顾绍业几个胆子,他也不可能在明知道解百毒药是毒药的情况下,还拿来救沈二少爷引火烧身。
这话,百官也无法辩驳,除非活腻味了,否则没人会害沈二少爷。
只能在心底叹一声太作了,明知道河豚鱼有毒,还要去吃做什么呢,搭上一条命,让那些疼他的人伤痛欲绝,实在是不孝。
这事到此,也算是告一段落了。
翌日,雨霁天青,碧空如洗。
空气清晰的带着清香,仿佛山涧幽兰,静心怡人。
用了早饭后,明澜就带着雪梨去长松院探望老夫人,她去的稍晚,顾雪澜她们都在屋子里了。
她一进屋,就听到一句没头没脑的话,老夫人道,“你也一道去吧。”
说完,就摆手道,“我乏了,都退下吧。”
顾雪澜几个就福身告退了。
可怜明澜跑一趟来请安,双膝未曲,就被安排了事。
出了屋,她一脸迷糊,“祖母让我去哪儿?”
“去刑部大牢探望大哥,”顾如澜望着明澜道。
明澜眉头几不可察的皱了下,她回头看着内屋,眸光微凉道,“祖母觉得大哥很想见到我吗?”
铁定不愿意见到啊。
顾如澜在心底腹诽一句,嘴上道,“二姐姐是准离王世子妃,整个伯府,没人有你面子大……。”
这世上最不缺的就是谄媚小人。
顾绍业和沈二少爷之死有关,又在刑部大牢,老夫人担心有人为了巴结讨好长公主,会对顾绍业下黑手。
她想尽最大力量护他一二。
可她想护她,明澜不反对,也反对不了,但为什么要将她捎带上?!
一说让她一起去,都不给她询问的机会就说乏了,这是怕她拒绝呢。
明澜心中不虞,脸上冷冷淡淡,不动声色的问道,“是谁提议去刑部探监的?”
顾如澜耸肩摇头。
没人提议,刑部大牢阴冷潮湿,里面关着的都是死刑犯,她们脑袋又没有被门挤,想去那里做什么?

就算要探望大哥,回头他被送去流放,她们在城门口相送就成了。
明明兄妹感情疏远,又何必表现的这么亲厚。
可是老夫人担心他吃不饱穿不暖,王妈妈就望着顾雪澜,她又急于讨好老夫人就自告奋勇要去刑部探望,老夫人就让她一起去了。
她也没想去啊。
那边,念夏和拂冬拎了食盒过来,显然,是老夫人特地吩咐小厨房给顾绍业做的他最爱吃的菜。
到了伯府大门,坐上马车,就直奔刑部大牢了。
因为刑部大牢关押的都是重犯,死刑犯,门外的守卫格外严明。
而且去的很凑巧,大太太和顾音澜,还有宋媛和宋娆都在。
只是看门的狱卒不让进,大太太塞过去的金锭子,那些狱卒眸底泛光,但就是不让一步。
上头传了话,不许任何人探望顾大少爷,他们可不敢当成耳旁风。
看到顾雪澜几个走过来,顾音澜瞥到明澜,顿时火不知道从何处点燃,烧的她眸底熊熊大火,“把我大哥害的这么惨还不够吗,还要来幸灾乐祸?!”
明澜脸一沉。
以为她很喜欢来刑部大牢呢。
明澜懒得和她多嘴多舌,叫外人看笑话,她转身欲走,念夏乞求的看着她,然后望着顾音澜道,“二姑娘是一番好心,来探望大少爷的。”
“好心?”顾音澜拳头攒紧,道,“谁要她来猫哭耗子假慈悲了!”
念夏脸上都闪过不耐烦了。
以前只觉得三姑娘有些任性,现在看来分明就是没脑子。
老夫人和王妈妈能不知道大少爷不愿意见到二姑娘,二姑娘不乐意来看大少爷?
拼着惹二太太不快,让二姑娘一起来了,都到刑部大门前了,还对二姑娘没有好脸色。
二姑娘几时害过大少爷了?
没见过偷鸡不成,怪鸡打鸣的。
念夏大胆拉着明澜的衣袖,不让她走,只道,“二姑娘,都到刑部大牢前了,您就再待会儿吧。”
明澜唇畔掀起一抹冷笑,“人家都不想看见我,我又何必留下戳人眼窝子?”
念夏就看着顾雪澜和顾如澜了。
顾如澜在心底叹息一声,走到明澜身边,小声道,“二姐姐,咱们这样回去了,只怕还要再来……。”
老夫人执拗起来,那也是几头牛都拉不回来的。
明澜心中憋闷,但也没再执意要走。
念夏上前,向狱卒道,“我家二姑娘要探望大少爷,还劳烦通融一二。”
狱卒眉头拧着,道,“上头有话,谁来都不能见。”
念夏就道,“我知道两位狱卒大哥指责所在,但能否请你们派人去问问刑部侍郎或者尚书大人,看能否让我家几位姑娘和大少爷见上一面?”
说着,塞过去一银锭子。
只要派人去问话,就有十两银子,这银子来的便宜,不收白不收。
狱卒收了银子,就派人去问话了。
很快,衙差就回来道,“尚书大人同意了,但仅此一回,下不为例。”
衙差禀告完,就转身走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