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制衡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依照上一世的经验,赵重熙清楚,只要自己好生劝说皇祖父,把东宫里那些待选贵女遣散并非不可能。
但也绝对不会太容易。
因此他做好了被皇祖父训斥一番,甚至是挨板子的准备。
没想到事情竟这般顺利,就因为那一对孪生姐妹花,皇祖父居然变得这么好说话。
不,也不是没有想到。
司徒箜把时雨时晴送到自己身边,为的就是能顺利解决待选贵女的事。
只是没料到效果会这么好。
不仅这一次的麻烦解决了,还从皇祖父那里得了一句——些须小事,自己做主就好。
他不禁再一次感慨,能解决麻烦事的人很多,但司徒箜总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寻到最有效的办法。
赵重熙突然特别想见自己的未婚妻,想听她用那独属于年轻女孩子的软糯甜美的声音,谈论那些女孩子们永远不会感兴趣的枯燥话题。
他执起酒壶替昌隆帝倒了一杯酒:“孙儿谢过皇祖父。”
昌隆帝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又道:“昨晚的事情朕已经听说了,你们几个忙活了大半夜,可查出什么结果了?”
赵重熙略有些吃惊:“皇祖父竟也听说了这件事?”
昌隆帝道:“大宋每日等着朕定夺的大事数不胜数,小事更是多如牛毛。
不是不想一一查个水落石出,很多时候实在是有心无力呐。”
赵重熙笑道:“皇祖父做的已经足够多,足够好,孙儿今后定当更加努力,以便早一日能入朝为您分忧。”
昌隆帝欣慰地点点头。
他的长孙始终是个好孩子,并没有因为回到京城里就变得惹人厌憎。
不过……
他微微眯了眯眼睛:“重熙莫要自谦,你这些年在山庄的学习和生活,朕向欧阳先生打听过,所以你有多大本事朕心知肚明。”
“皇祖父……”
赵重熙突然生出一种不太美妙的想法,莫非皇祖父打算让自己入朝听政了?
他将来是要继承大统的,早日入朝听政本是一件好事。
可上一世皇祖父把这项殊荣也同时给了两位皇叔。
也正是因为如此,那些一直在观望的重臣,态度逐渐明朗。
从那以后朝中正式分成了好几派。
这便是帝王的制衡之术。
皇祖父看好的继承人是他赵重熙,但只要他老人家还坐在那个位置上一日,就不会容许自己大权独揽。
果然,昌隆帝没有让他失望,敛住笑容道:“重熙,你已经十六,不是小孩子了。
从下个月起,你便开始上早朝,并入尚书省学习理事吧。
朕会吩咐韩相好生关照于你。”
这些话和上一世几乎一字不差。
赵重熙暗道,看来这一世和上一世也并非完全不同。
接下来,皇祖父要对自己说对两位皇叔的安排了。
他站起身行了个礼:“孙儿谢皇祖父,今后定然努力向韩相学习治国之道。”
孰料,昌隆帝却没有如同赵重熙想的那样提及对两位皇子的安排,只吩咐长孙坐下,两人好好用了一顿饭。
饭后,吴公公亲自把赵重熙送出了皇帝寝宫。
把皇长孙送走后,吴公公折返回来复命。

昌隆帝一改往日饭后午睡的习惯,端起茶抿了一口道:“大吴,待会儿你去皇后和罗妃那边宣朕旨意。
就说下个月开始,让二皇子三皇子和长孙殿下一样,也开始入朝听政。
二皇子就去枢密院,让他跟着他的准岳父郭枢密好好学习。
三皇子……呃……让他去兵部。
听说最近他不是在努力习武么,那就让他去和那些懂兵事的人好好亲近一番。
另,闲暇时让他多去北大营走走,向忠勇侯好生讨教。”
吴公公不敢多话,一一应下。
没过多久,他就把昌隆帝的旨意带到了两位娘娘的寝宫。
在兄长和侄儿的劝说下,韩皇后对那个位置早就死了心。
听说圣上让儿子去兵部历练,她没有任何异议,十分平静地领旨谢恩。
罗妃那边却大不相同。
听闻儿子终于可以入朝参政了,罗妃登时眼泪便掉了下来。
给吴公公塞了硕大的红包并亲自把他送走之后,她赶紧吩咐人去把儿子请来。
二皇子昨晚歇在别苑,也是才刚回宫不久。
听说母妃有要事和自己商议,他连衣裳都顾不上换便跟随那名宫人来到了罗妃的寝宫。
一进屋他就见到了母妃的红眼圈。
二皇子给罗妃行了礼后,示意宫人们都退下。
很快屋里便只剩下了母子二人。
二皇子冷声道:“母妃如今也不稳重了,不过是父皇使的障眼法,您至于激动得掉金豆子?”
罗妃被儿子说得很不爽,白了他一眼道:“你是我生养的,我就不信你听说了这个消息会不激动。”
二皇子无所谓的笑了笑:“能入朝参政自然是好的,可母妃不觉得父皇太过偏心么?
重熙那边自不必说,入尚书省跟随韩相,自然是前途无量。
可老三凭什么?
他一个乳臭未干的毛孩子,凭什么入兵部?
听说父皇后来还刻意叮嘱了一句,既然老三喜欢习武,那闲暇时便经常去北大营向忠勇侯讨教。
忠勇侯涂征是何等英雄,老三他也配?!”
昌隆帝的这些安排罗妃自然也很不满意。
但老三也是她看着长大的。
那孩子自小被韩皇后养得太娇气,十几年来连皮都没有蹭破过半点。
这样的孩子岂是习武的材料?
忠勇侯可不是寻常的武人,那是在战场上杀人如麻的武将。
老三那样的人落到他手中,不死也得褪层皮。
到时候还不得把韩令月那贱人给心疼死!
她都迫不及待想看那一对母子的笑话了。
二皇子的鼻子都被自家母妃给气歪了。
他无奈道:“母妃,枢密院很快就是个空架子了,父皇却让我去那里学习,您都不觉得憋屈么?”
如果可以,他倒是宁愿像老三一样,能有机会同忠勇侯那样有实权的武将多多接触。
这些年父皇看他们看得太严了,朝中的重臣们还时不时能去走一走关系,军中的武将们则是根本不允许接触。
可没有军方势力的支持,光靠几个只会抬着嘴皮子瞎嚷嚷的所谓重臣,自己能有什么前途?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