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真面目(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赵重熙其实已经相信,眼前这名年过半百的老妇人就是自己的皇祖母。
同时他也确定,她就是那位在自己看来是假,在慕容离亭看来却是真的燕国卓太后。
但他是真搞不懂皇祖母是怎么想的。
二十年前大宋虽然才刚立国,但也已经占据了中原的半壁江山。
以她和皇祖父的本事,大宋灭掉燕国,一统中原不过是迟早的事情。
她何至于这般急功近利,放弃自己尊贵无比的身份,顶着别人的名头去燕国皇宫与人争权夺利。
二十年过去了,她看似在争斗中大获全胜,可在所有人眼中,大权在握的人是卓太后,而非左太后。
难道她就甘心余生躲在这个小宅院中,眼睁睁看着那蠢笨的卓太后在燕国耀武扬威?
三年前他是见过那卓太后的,那女人蠢是蠢,却真正是个享福的命。
分明年纪和皇祖母一般大,保养得却像是只有三四十岁,哪里像皇祖母这般出老。
被他这么一追问,老夫人,也就是元后左楚钰,长长叹了口气。
“重熙,当年我若不走这一步,你觉得现在的我会是什么样子的?”
赵重熙眯了眯眼睛,皇祖母这话……
明面上是在询问,实则是在暗示。
莫非当年皇祖母离开大宋,竟是被逼的?
一位能和皇帝一起上早朝、一起批奏折、一起决断国家大事的皇后,能把她逼到诈死逃生的人,除了皇祖父还能有谁?
可皇祖父真的有这么无耻下作么?
他下意识地就想摇头。
两辈子加起来,他和皇祖父相处的机会实在太多,对方是什么样的人他还是清楚的。
皇祖父好面子,单是这一点,他就不会公然对发妻下毒手。
毕竟满朝文武,甚至是大宋百姓都知道,元后娘娘以及她的母族于大宋有多大的功劳。
有这样一位皇后在身侧,皇祖父的名声以及威望都要强很多。
他用不带多少感情色彩的语气道:“如果你真是我的祖母,如今依旧是大宋一人之下的皇后,过着无比尊荣的日子……”
“呵呵……”左楚钰用一阵冷笑打断了他的话。
“原来重熙也和世间和大多数的人一样迂腐,实在太让人失望了!”
赵重熙拧眉:“此话何意?”
左楚钰微怒:“你也会说一人之下了,凭什么?
我左家为了大宋,几代人辛苦挣下的家业消耗殆尽,左家三千子弟也只剩下一群老弱妇孺。
凭什么到了最后,他万万人之上,我却要一人之下?!”
赵重熙从来没有听过这般惊世骇俗的话语。
他接触过的女子本就不多,可即便聪慧如凰儿,厉害如时家姐妹,她们也从未有过这么大的“野心”。
她们最大的愿望依旧是能觅得良缘,与夫君白首偕老。
怎的到了皇祖母这里,情况就完全变了?
她竟是想自己坐上那个位置,成为那万万人之上。
其实赵重熙真不是迂腐的人。
至少他骨子里就从来没有看不起女子,只是一时间没有想明白皇祖母为何会有这么大的野心。
见他像是被自己的话惊到了,左楚钰嗤笑道:“论能力、论经验,你皇祖父哪一点能和我比?

用我左家的财力和人力登上帝位,还想拿捏我的后半生,天底下哪儿有这么便宜的事。”
听到这里,赵重熙忍不住替皇祖父分辩了几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您不愿意屈居人下,皇祖父又何尝甘愿?
天无二日国无二君,你们两人总不能分单双日轮流当皇帝吧?那样岂不乱套!
大宋立国之后,皇祖父允许您入朝参政,甚至允许您批阅奏折,对您拉拢朝中官员一事也是睁只眼闭只眼,其实已经顶着很大的压力了。
至于说到左家的财力和人力……
当年的事情我没有参与,有些话自然不能胡乱下结论。
但您的话也未免太过偏颇。
如果单凭左家便能拿下中原半壁江山,想来也就不会有赵家什么事了。
说到底当初两家相约共同举事,还是以赵家为主,左家为辅。
为了大宋左家付出多少,赵家只会更多。”
左楚钰说不出话了。
她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孙子的确非常出众。
尤其行事不偏不倚这一点,其实是为君者最应该具备的品质。
但要说赵家付出的比左家更多,她绝不同意这样的说法。
赵重熙懒得和她扯这些,他抚着下巴悠悠道:“我有一件事儿想问您。”
左楚钰抬眼看着他:“你说。”
“大宋的官员中,如今还有多少是您的人?
这些年您又利用他们做了多少损害大宋利益的事?”
“这……”左楚钰有些犹豫。
她的疑心病比昌隆帝更重。
赵重熙是她的孙子,也是赵雍的孙子。
而且他们在一起生活了好些年,感情自然比她这个“死了”二十年的皇祖母深厚得多。
一旦她把自己的底牌全都亮出来,重熙这孩子反戈一击,自己几十年的心血岂不白费了?
赵重熙也不逼迫她,温声道:“朝中的布局不好对我说,那便说一说你从前做过的一些不太好的事吧。”
左楚钰秀眉微蹙:“什么叫做不太好的事?”
说句不好听的话,但凡权柄在握的人,有几个是只做好事的?
所谓窃钩者诛,窃国者贼,端的看你做的事有多大而已。
看着她的模样,赵重熙自己也觉得好笑。
但他既然开了口,自然不会稀里糊涂地混过去。
“杨氏和吕氏,以及沈家,这些都是您的人,对吧?”
左楚钰脸色很不好看:“你是想替司徒家讨要一个说法?”
赵重熙反问:“难道不应该?”
左楚钰冷声道:“这不过是我当年失算,从而犯下的一个错误而已。”
提起这个她真是后悔不已。
其实在阮大猷还在做寨主的时候,她就已经看上阮家了。
本来她是想让阮棉棉做太子妃的,但赵雍却早早看上了苻家的姑娘。
无奈之下,她只能为长孙争取阮大猷的孙女。
可谁能想到,阮大猷的两个儿媳,竟一连为他生了九个孙子。
结果重熙的婚约竟落到了司徒家头上。
司、徒!
她在嘴里反复念着这两个字,像是要把它们嚼碎了一般。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