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拔隐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赵重熙并不认为女子就该一辈子关在宅院中,打理家事伺候丈夫照顾孩子。
他熟识的女子不算很多,但她们中能力不输男子的却不在少数。
热衷权力手段繁多的皇祖母,生意做得风生水起的盛迎岚,武功高强毅然从军的苻溱微,还有那一对才华横溢的时家姐妹花。
甚至是他的母妃和岳母、左未晞、慕悦儿,她们也不是那种打算一辈子依靠男人,菟丝花一般的女子。
更不用提他的凰儿。
论眼界、才华、心胸、气度、智谋,又有几个男子能与她相比?
可惜这些只是他一个人的看法,同时下的绝大多数男子,甚至是大部分的女子的想法都完全背道而驰。
别说让女子真的去和男子争权夺利,甚至开创属于自己的事业,就算是在脑子里想一想似乎都是罪过。
即便他很快就要成为大宋的皇帝,也不敢肯定自己这辈子有能力改变人们对这件事的看法。
当然,现在就去想那些事完全没有必要。
眼下最要紧的是把皇祖父心里隐藏的那根刺彻底拔掉。
大宋此次对燕国宣战,目的不是要占什么便宜得什么好处,而是一统中原。
虽然燕国早已式微,但谁也说不清楚这场战争将会持续多长时间。
他登基之后,主要的精力肯定是要放在战争上,御驾亲征几乎是已经定下的事。
照皇祖父的意思,一旦他离京,朝中大事便会交到凰儿手中。
他对凰儿全心信任,丝毫不怀疑她有能力把朝中事务打理好。
但他不相信朝中的那些臣子,更不相信皇祖父。
凰儿不是皇祖母。
她年纪太小,对大宋又没有立过寸功,在朝中根本没有威信可言。
仅凭一个皇后的身份,是无法在朝堂中立足的。
除非有积威深重的太上皇在背后不遗余力地支持,替她扫平皇权路上的荆棘。
可皇祖父会这么做吗?
一开始的时候肯定会。
就好比当初赵左两家刚结盟时,还有大宋刚立国时,皇祖父全心信任皇祖母,甚至连奏折都可以让她批阅。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夫妻二人的心态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尝过皇权滋味的皇祖母舍不得放弃,渴望乾纲独断的皇祖父觉得束手束脚,最终导致夫妻关系彻底破裂,皇祖母不惜以诈死远遁他乡。
一个连妻子都不信任的男子,凭什么相信他会全心信任孙媳妇?
若非时晴有本事控制皇祖父所中之毒,凰儿绝不可能有如今这样的待遇。
昌隆帝被他看得浑身不舒坦,讪笑道:“重熙,你觉得箜儿和你皇祖母是一样的人么?”
赵重熙摇摇头。
昌隆帝抚额:“那不就结了?!箜儿虽然聪慧过人,对权力却并不热衷。朕都能信得过她,难道你还心存疑虑?”
赵重熙道:“人都是会变的!您会变,我也会变,箜儿同样不能免俗。
谁天生都不是喜欢追逐权力的人,谁又不是尝过权力的滋味后变了的?
万一箜儿变了,或者说您以为她变了,这样的结局我承受不起。”
昌隆帝又被气笑了。

搞了半天,绕了这么大个弯子,重熙这臭小子是担心自己会对司徒箜那丫头不利!
他忍不住骂道:“臭小子!朕活了几十年,还从未见过你这般惧内的男子!
为了个未婚妻,你居然不相信自家皇祖父!”
赵重熙满脸嘲讽之色。
虽然没有说话,昌隆帝还是瞬间便懂得了他的意思。
长孙不相信他!
无论他怎么低头,说多少好话,给他多少东西,他永远都不会像从前那般信任自己了!
可他能说什么?
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啊!
他自己把事情做在前,得到什么样的待遇都是应该的。
想罢,昌隆帝叹道:“重熙,那你觉得朕要怎么做才能让你相信?”
赵重熙沉声道:“登基之后孙儿会尽快南下,荆州的问题不能一拖再拖。
一旦攻破荆州,燕国南方就会门户洞开,届时有阮大将军在北方呼应,我宋国大军便会用最快的速度插入敌腹……”
赵重熙越说越激动,就好像那一日已经到来了一般。
昌隆帝看着意气风发的长孙,得意之情油然而生。
他叹道:“对于燕人来说,荆州是南边的大门,对于我大宋而言,那却是耻辱之地。
重熙,朕答允你,一旦你御驾亲征,朕便和箜儿一起上朝,依旧是朕主政,只给她一个辅政的位置。”
照他原来的打算,是让箜儿那丫头主政的,他只是偶尔心情好身体好点时候去朝堂上转转,算是辅政。
如今看来却不成了,自己还得继续操心下去。
可……
昌隆帝隐隐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
继续主政,那他干脆继续当皇帝得了!
在其位谋其政,太上皇不都是整日斗鸡走马,听听曲儿抹抹牌,装模作样欣赏一下诗书,逗弄一下年纪还小的孙子孙女,顺带好好调理一下身子么?
怎的到了他这里,还得继续为国操劳?
赵重熙反应同样不慢,笑道:“如果皇祖父觉得不妥,那……”
昌隆帝忙打断他的话:“妥,妥得很!只是你小子也得给朕争点儿气!
燕国都烂成那样了,你最多用三年的时间必须一统中原,能不能做到?”
赵重熙正色道:“孙儿一定竭尽全力!”
昌隆帝刚想点头,瞬间又想起一事:“不过,你要是在外征战三年,朕的重孙不是给耽搁了么?”
赵重熙懒得同他扯这些,抱了抱拳道:“父王难得回京,您就这么罚他去面壁,未免太不近人情了。
孙儿还有些事情要处理,您还是去看看他吧。”
昌隆帝咬牙道:“不就是想去成国公府么?”
赵重熙不想绕弯子:“孙儿还没有来得及去给母妃问安。另外,明日乃是箜儿的生辰,孙儿想去瞧瞧她。”
昌隆帝冷哼道:“滚吧!”
“那孙儿告退了。”赵重熙笑眯眯地转身走了出去。
昌隆帝望着他的背影,嘴角悄悄勾了起来。
臭小子心里的疙瘩总算是散去了。
待会儿等他见到小丫头,便会知晓他这个祖父的良苦用心。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