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自荐者(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凤凰儿没有想到,她回到成国公府润心园后,书案上竟摆放着一张黎三姑娘给她的拜帖。
她按了按眉心,并不想打开看。
原因无二,她如今已经没有了结交新朋友的心思。
一来,她觉得朋友贵精不贵多。
她已经有了四个情同姐妹的闺中密友,没有必要再添一个。
二来,她已经不是四年前刚到大宋时的那个没有身份羁绊的小姑娘了。
有了准皇后的身份加持,任何接近自己的人,心思都不可能单纯。
在这种情况下,绝不可能交得到真心相待的朋友。
当然,黎三姑娘给她递拜帖,倒也未必是想要同她交朋友。
但换作其他的目的,眼下凤凰儿却不想花心思去考虑。
再怎么说她也是个女孩子,也希望自己大婚时能做个漂漂亮亮的新娘。
整日操心这些事,她什么时候才能养出肉来?
见她对那拜帖一点兴趣也没有,一旁侍立的思晗轻笑道:“姑娘不打开看看么?”
凤凰儿一抬下巴:“每日送到润心园的拜帖数不胜数,怎的今日唯有这一份能出现在我眼前?”
思晗俏脸微红:“是奴婢们商量之后才把这一份留下的。”
凤凰儿稍微有了点兴趣:“这黎三姑娘很吸引你们?”
思晗道:“奴婢们对黎三姑娘不甚了解。
但那一日您的生辰宴上,她一个尚未出阁的姑娘家竟敢开口说话,而且提出的意见竟能得到姑娘的采纳。
单凭这一点,奴婢们就觉得她至少是一位才华出众胆识过人的女子。
所以,奴婢们斗胆……”
对自己的几个丫鬟,凤凰儿是十分了解的。
她们之所以把这份拜帖递到自己面前,目的绝不是为了黎三姑娘,而是为了她。
她们知晓自己不久之后会做什么,手里又最缺什么,所以才有了今日的行为。
凤凰儿暗暗叹了口气,最终还是把那拜帖拿了起来,轻轻打开。
清秀整齐的簪花小楷,同黎三姑娘本人一般朴实无华,却又隐隐带着不容旁人忽视的光芒。
落款处是两个字——展颜,也就是说,这黎三姑娘的名字就叫做黎展颜。
凤凰儿浅浅一笑,对立在一旁的思晗道:“让人去工部黎侍郎府上回个帖子,就说我邀请黎三姑娘明日前来赏花。”
“是,姑娘。”思晗躬身退了出去。
另一侧一直未曾开口的容云终于忍不住道:“姑娘,您怎的突然又改主意了?”
凤凰儿笑道:“也不是改主意,就是想起了一句话。”
容云不好追问那话是什么,只默默地替凤凰儿换了杯热茶。
※※※※
第二日一早。
当一身青色裙衫,显得越发灵气逼人的黎展颜出现在凤凰儿面前时,她还是忍不住暗暗夸赞了几声。
“黎三姑娘请坐。”凤凰儿浅笑着指了指身旁的椅子。
黎展颜举止极为大方,闻言稳稳坐了下来。
凤凰儿知晓像她这样的姑娘,必然是那种行事干脆不喜拖拉的性子。
她开门见山道:“黎三姑娘有话不妨直言。”
黎展颜微微愣了愣,笑道:“司徒六姑娘和我从前想象的不太一样。”
凤凰儿嘴角微弯:“这很正常,眼睛看到的都不一定是真实的,更何况是传言。”

黎展颜点点头:“六姑娘所言甚是。我最近几日一直心存疑惑,未知您是否能替我解惑?”
“你说吧。”
“家父调任工部左侍郎不过短短几个月。
除却家父的几个从无来往的同年,我们一家人在京中没有亲戚故旧,甚至可以说一个人都不认识。
那一日姑娘的生辰宴,您未经介绍便能识得我的身份,实在是太让人吃惊了。”
凤凰儿笑道:“答案其实就在姑娘方才的话语中。”
黎展颜越发困惑:“答案在我的话语中?”
“是啊,你说自己谁都不认识,换句话说就是谁都不认识你。
我自己的生辰宴请了些什么贵客,我心里自然是有数的。
可那一日出席生辰宴的贵妇贵女,除了你之外我全都认识,所以分辨出黎三姑娘的身份不是什么难事。”
“啊?”黎展颜有些发懵:“是这样的么?”
凤凰儿难得见到她这般迷糊的样子,倒是觉得十分有趣。
事情当然不会这么简单。
那晚出席生辰宴的贵妇和贵女她只认识一半都不到。
之所以能识得每一位女眷的身份,得益于她提前看了宴席座次排序。
以她的记性,认真看了几遍后自然全都记住了。
差不多一半的熟悉面孔加上座次排序,认错人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当然,这样的小秘密就不用和别人分享了。
黎展颜并不纠结于这个问题。
她轻声道:“六姑娘一定很好奇我今日的来意。”
凤凰儿笑道:“我不妨也猜一猜,姑娘大约是想要毛遂自荐。”
黎展颜忙站起身施了一礼:“不瞒六姑娘,这样的事情我曾经参与过,所以比寻常人多了一些经验。还望六姑娘成全。”
凤凰儿很是欣赏她的干脆:“我可以答应你,但这件事情一时间还急不得。
你既然有此打算,不妨趁这段时间好好琢磨一下这件事该怎么做,最好是能拟一个章程。
两个月后你把拟好的章程递到安定侯府,侯夫人定然会给你一个答复。”
“是,我记下了。”
同黎展颜见了一面后,凤凰儿依旧没有改变初衷。
大婚后她改变的不仅是身份,需要她决断的事情也会更多。
抚恤那些遗孤遗孀的事情虽然很重要,但她却做不到亲力亲为。
左姐姐的能力毋庸置疑,但她也缺左膀右臂。
既然黎展颜这般热衷,而且也具备一定的经验,对左姐姐而言也是一大助力。
坐在回府的马车上,黎展颜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
第一次听说司徒六姑娘这个人,是三年前昭告天下的那份赐婚圣旨。
那时他的父亲还只是一名小小的外州知府。
但地方偏远官职卑微并不代表见识浅薄。
那时父亲便料定,皇长孙会替代太子殿下成为大宋储君。
原因很简单,圣上替他挑选的正妃乃是大将军唯一的外孙女。
如果不是真的想让皇长孙继承大统,圣上绝不会为他选这样一位妻子。
黎展颜无数次想象司徒六姑娘会是怎样的一个人。
直到真的与她接触后,才发现自己之前的想象太过浅薄。
她相信,大宋有了这样一位皇后,一切都会变得不一样。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