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关宁军也不是只吃素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到十一月十二日的中午,袁崇焕进驻蓟州还不到三天时间,就连连接到了皇上的三道圣旨。
袁崇焕当然清楚第一道圣旨中皇上所给予他的充分信任,也正因为此,皇上才会将勤王护驾、保卫京师的重任和大权放心地交给他。
他也知道在第二道圣旨中皇上所谓的“计出万全”和“速建奇功”互相矛盾,根本不可能做得到,他想这其中必有变故,但却来不及深思。
直到他接到第三道圣旨,这才明白:原来是皇上对他有了猜疑,虽然还有“封侯”之类的客套话,但也只是说说而已的空话、从来作不得数的,关键只是“无旨不得越蓟门一步”这一句给他提出的警告……
事情发生得太突然了,总共还不到三天的时间!
袁崇焕一时理不出什么头绪来,更弄不明白就在短短三天也不到的时间里,皇上对他的态度何以会有这么大的变化?
他神情颓然地坐在几案旁边,不禁想起了去年七月十四皇上在平台召见他的那些情景——那是何等激动人心的场面哪,面对皇上那充满期待、充满信任的目光,面对皇上那言之凿凿的庄严承诺,他如何不热血沸腾?如何不感激啼零?又如何不竭尽心力以报答皇上的知遇之恩呢?
可如今又是怎么一回事?他感到了极度的困惑。
“唉,天要下雨,谁挡得住?看来自己过去及当时的那些担心并是不多余的,这不?该来的终于还是来了,而且是依着自己所作的预言一步步地走来了哇……”袁崇焕伤感地低着头暗自想着,无可奈何地看了看并排放在几案上的那三道圣旨:“想不到离京至今也只是一年半的时间,就有了如此尚且不知内情的节外生枝。难道这也是天意?连老天爷也不让我袁崇焕五年复辽,不让我取信于百姓,不让我有一个报效大明、报效皇上的机会么?”
他突然想起在罗浮道长曾说起那座名曰‘擎天一柱’祖坟的故事,故事里那个风水先生说弄不好我将来会有杀身之祸,难道竟应验在此时此地?果真如此,可它怎么会发生在这个时候?皇上、朝廷和京城、畿东的老百姓们还等我带着关宁铁军去杀退鞑子兵啊……”
一队哨卒从行辕门外走过,整齐的脚步声将袁崇焕从故事里带回到了现实——他从眼前巡逻的哨卒一下子就想到了这几天亲自带着兵马在蓟州周边巡逻的谢尚政和宋世英几位参将和游击,他从心里感激他们:他们是主动请缨去巡逻的,就是他们以及像他们一样的那么多士卒、把总、千总、守备、都司、游击、参将、副将和总兵,是他们撑起了关宁铁军这杆大旗啊。
他的思绪又回到了过去:宁远大战、宁锦大战中那些与他浴血奋战的弟兄们一闪一闪地从他眼前闪过。
在长长的队伍里,他见到了罗立——这是他在福建邵武知县任上的家人,到宁远后入了炮营当了炮手,在宁远大战时一炮打伤了敌酋努尔哈赤,而在宁锦大战中不幸阵亡了;他也见到了万有贵——这是他的梧州同乡,在宁远大战中和两个鞑子兵厮杀,杀了一个鞑子兵之后自己也受了重伤,就死在他的怀里,临咽气前还艰难地对他说:“……我尽了力了……”
他们尽力了,为关宁铁军的大旗上抹上了自己的血红,可他们又是为谁呢?自然是为大明、为辽东、为朝廷、为皇上、为百姓。
自己呢?不也是为大明、为辽东、为朝廷、为皇上、为百姓吗?
他们死了,并没有什么怨言,也不计较什么:罗立是个孤儿,阵亡之后罗家就再也没后了;万有贵甚至照顾不了自己的双亲和一个孤苦零仃的妹妹。他们就那样走了,走得那样安然、走得那样壮烈、走得那样无怨无悔、走得那样义无反顾。
自己呢?也会有那么一天,也许就在现在,也能做到像他们那样吗?
能!我也能!他在心底对自己说。
不管皇上怎么想、怎么变,不管朝廷怎么看、怎么乱,我袁崇焕就只一心想着五年复辽,就只想着怎样才能打败皇太极、打垮鞑子兵,就只想着报效皇上、报效朝廷,就只想着一定要取信于民、不可辜负辛辛苦苦作小本生意老老实实交了这税又交那税的徐州彭大爷们、不可辜负吃了上顿缺下顿却又交了夏税交秋粮交了辽饷再交捐的良乡五里铺的铁牛铁柱们……
“督师大人——谢、宋二位参将回来了。”程本直的呼唤打断了袁崇焕的思绪,他抬起头来,看到程本直急步走进门来,后面紧紧跟着总兵祖大寿、麻登云、曹鸣雷、副将何可纲、刘永昌、参将宋世英、谢尚政和几个游击。
“鞑子兵来啦?”袁崇焕忽地一下站起身,十分冷静地问道。
“大人,洪水庄、平安城、罗庄子、石门驿等处昨日黄昏先后都发现了鞑子狗前哨小队。”程本直禀报道,“今日中午马伸桥还有鞑子大队人马与谢宋二将遭遇,二将据有利地形主动出击,大败鞑子兵,宋参将杀一酋长,谢参将差一点就把一个大头目模样的脑袋砍了下来呢——谢将军,宋将军,你们讲讲吧。”
原来,谢尚政和宋世英各带人马一南一北巡逻,十二日中午在马伸桥东一山坡下相遇,正准备吃干粮时,有哨探来报,说东面约十二、三里有大队鞑子骑兵正往马伸桥来。
谢尚政一拍巴掌:“老宋,干他一票,怎么样?想想祖将军在黄泥洼干得多漂亮,打得鞑子狗们屁滚尿流,还真让人羡慕。这一次,我俩也露一手,让鞑子狗们瞧瞧,我们也不是只吃素的!”
宋世英问哨探:“有多少人马?行进速度?”
哨探答:“估摸六七百、只多不少,一路叽哩哇喇,嘻嘻哈哈的走得不快,现在顶多离此地七、八里路。”
宋世英稍一思忖,随即道:“谢大哥,我们两队差不多四百人马,这活,我们干了!先就整狗日们一个出其不意——我俩这就先看看地形去?”
谢尚政哈哈一笑:“不用,我老谢在这儿已经走过两趟了——转过这山坡,就是一大片树林,从东面往马伸桥的路就从这树林中间穿过。说这林子也怪:东面林密、灌木荆棘又多,战马极难穿行;西面呢,不仅林疏,灌木也少,藏我们这几百人马一点问题也没有;更巧的是,地势也高了不少,正是设伏的好地方。走,还是你南我北进林子。招呼弟兄们,先收了旗子,也不用再啃这劳什子干粮啦,打完这一仗,我们回蓟州找大帅要庆功酒喝去!”

谢尚政、宋世英两队人马埋伏之后不久,鞑子兵的大队人马也就大摇大摆地过来了,依旧是叽哩哇喇、依旧是嘻嘻哈哈。走在前头的是两个大头目,也在晃头晃脑地说说笑笑。走在最前面的是两队持旗手:一红一白——原来这是镶红旗和正白旗的两队鞑子兵,那两个大头目则分别是贝勒阿济格和多铎。他们是皇太极派出来在前面探路的,因为破口顺利,二人都立了大功,在攻占遵化和三屯营后又大大地捞了一把,所以趾高气扬得意非常很有些不可一世的模样。
就在他们走进谢、宋两队人马的埋伏地点时,只听得林子里一声呼哨,紧接着便见谢、宋二将一马当先,一北一南几百人马冲了出来,拦腰就把鞑子兵的队伍截断了。鞑子骑兵一下子被搞蒙了,立刻就乱了套。
混战中,宋世英枪刺一跟在正白旗后的一蒙古酋长;而镶红旗的贝勒阿济格在和谢尚政对阵时,要不是身边的萨木哈图眼疾手快拿长枪架开了谢尚政那把大刀,他差一点就被谢尚政砍掉了脑袋——萨木哈图就是鞑子兵进攻遵化时第一个爬上城墙的那个正白旗士卒,如今已是一名备御了。可是,尽管他和他的弟兄们打起仗来还是那么勇猛,但在对阵谢、宋二将所带的关宁铁军时,他们就有一种气势远不如对方的感觉,打得吃力又讨不到一点的好。
瞧瞧这一次被伏击吧,萨木哈图开始也蒙了,虽然很快就清醒了过来,可队伍已经乱了套,他和身边的几名正白旗士卒也都身不由己地被挤到了镶红旗的队伍里。队伍乱了,指挥乱了,一切都乱了——直到他被挤到了贝勒阿济格的身边,直到他救了阿济格的一命,又直到鞑子兵被打散,直到他保护着阿济格一路逃回了鞑子兵大营,他再也没有破口以来的那种自信那种神气了……
鞑子兵叽哩哇喇的话,宋世英既听得懂也能说,他看着鞑子兵惶恐逃窜的狼狈样,笑着对谢尚政道:“谢大哥,阿济格这一次逃过了你这一刀,算他命大。到了下一次,可别让这王八羔子再逃掉了!”
谢尚政哈哈笑起来:“下一次?老宋,你放心,下一次我先把他身边的几个护身砍没了,留他一个让他也尝尝猫捉老鼠的滋味,好不好?”
宋世英又笑道:“谢大哥,何止阿济格这一只小老鼠啊,还有皇太极这只老老鼠和他手下一大群大老鼠、小老鼠、老鼠崽子呢——不过也正好,我关宁铁军就这样边守边打、坚持到大帅所说的第三阶段,就与各路援军一道大玩特玩这猫捉老鼠的把戏了。说不定由此而一举复辽,又何足道哉!是不是?”
谢尚政笑声朗朗:“说得好,老宋。我们都等着那一天早点到来呢,也好好出出我们胸中的这些恶气!招呼弟兄们走吧——该回营喝庆功酒喽……”
马伸桥伏击鞑子兵的消息立刻传遍了蓟州全城,军声大振、士气高昂——驻守在这时的九千关宁铁军和一万保定兵人人欢呼雀跃个个摩拳擦掌,他们决心像谢尚政和宋世英那样在与鞑子兵的拼战中立大功、当英雄。
“终于要来了——”听完谢尚政和宋世英的讲述,袁崇焕脸上那种原本无奈的神色一扫而光。
“是的,大人。马伸桥离蓟州只有二十里路,鞑子兵前锋既到彼处,皇太极大队一定就在其后——”程本直接道,“本直而且以为,鞑子大军明日必至。大人说过背城一战,该早作安排了。”
“程书吏说的是。大帅,速作决断吧。弟兄们顶风冒雪千里赴援,个个都憋着一口气——”祖大寿紧紧握着拳头:“他们都要为赵总兵和战死在遵化城下的弟兄们报仇,为遵化城、三屯营的官兵和父老兄弟姐妹们报仇!”
“大帅,下令吧!”何可纲也急不可耐道:“弟兄们摩拳擦掌要活捉狗日的皇太极呢!”
“请大帅下令!”曹鸣雷上前请命道:“我保定一万将士也要和关宁弟兄们一道拼战彊场,也要像像谢将军宋将军一样杀敌立功!”
“请大帅下令!”麻登云也趋步上前,“我西协一万多将士听凭大帅调遣,勇往直前,一雪中协各关隘被破之耻!”
“请大帅下令!”谢尚政和宋世英一齐道。
“请大帅下令!”副将刘永昌和几位参将游击也都请战道。
“好——”袁崇焕右手猛地一挥:“传本督师令:总兵祖大寿督令所部五千兵马、副将何可纲督令所部四千兵马、总兵曹鸣雷督令所部五千兵马,随时听令城外列营,迎战皇太极;蓟镇西协总兵麻登云所部一万兵马留守蓟州;今夜诸镇将与本督师宿蓟城东楼以待将令。”
“遵命!”
“有必要再重复一遍本督师说过的两句话:一是不能等待观望、畏缩不前,要打有准备有把握的仗;二是决不冒险轻进、浪掷一战,不可白白送死作无谓牺牲。再说具体点:打,就要打得猛、打得狠、勇往直前压倒和打垮敌人;守,就要守得住、守得牢、坚如磐石消灭敌人保护自己。消灭敌人保护自己——再问各位:都记住了吗?”
“记住了!”
“将士拼战疆场,马革裹尸,誓死如归,正是我等男儿本色和大丈夫气慨!本督师前日曾上疏皇上说:‘力为奋截,必不令敌越蓟西一步。’弟兄们,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我等忠心保国报效朝廷的时候到了,在蓟州死死拖住緾信皇太极,杀一个他死我活,轰轰烈烈也算我等不枉在这世上走了一遭!”
“是!”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