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一十四节 鄂邑要温柔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两百一十四节鄂邑要温柔了……
méng以养正,圣功也
这句话是周公说的。
这句话在汉朝的地位非常高,几乎是每一个启méng老师的座右铭。
像当初张恒拜入君子学馆,第一堂课就是毛苌亲自上的,所讲的也是类似后世的思想教育课,大体都是些道德方面的事情。
就是在后世,这个传统依然有残留的部分。
譬如说,小学升初中,第一堂课必然是思想品德教育课。
作为穿越者,张恒自然要有所‘创新’。
因此,别出心裁想出了这三个问题。
“为何读书?”张恒拿着粉笔在黑板上重重的画下一行,对张瑜问道:“小张瑜,你来说说,你为什么想读书?”
“老师……”张瑜站起来,道:“我是为了光耀家门,将来跟老师一样威风”
童言无忌,也没什么可遮掩或者说虚假的地方,张瑜很诚实的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那么弗陵又为什么读书?”张恒转身点名。
刘弗陵听了,慢慢站起来,似乎想了想,才回答:“老师,弗陵是为了母亲大人高兴……”
额……刘弗陵的回答,让张恒为之一怔。
“为了母亲……”张恒想起了钩戈柔弱的身影。
“还真是慈母孝儿……”张恒在心中感慨了一句。
“都坐下来吧……”张恒脸上却是满脸微笑,挥手,等两个小家伙坐下来,他才继续道:“张瑜为了光耀家门而读书,弗陵为了让母亲大人高兴而读书……”
张恒顿了顿,笑着问两个小家伙:“既如此,那么你们说该不该努力用功读书呢?”
两个小家伙齐刷刷的点头。
这门课上到这里,鄂邑已经有些忍不住吃惊了,心中颇为感慨。
当初,宫中的老师们可从没这样教过她们
她看向张恒的眼睛变得有些火热了。
认真的男人最好看
“好,现在清楚了为何读书,那么何为读书呢?”张恒没空关注鄂邑的表情,他继续问道。
当然,这个问题是有些难度的。
两个小家伙你看我,我看你,却没一个举手回答的。
张恒也不以为意,这个问题张恒设置的初衷就是为了自己风sa一把。
若什么问题学生都能回答了。
那么还要老师干什么?
“在我看来,何为读书,其实很简单,读书就是为了弄清楚那些我们不知道,不懂的事情……”张恒道:“要入我门下读书,就必须记住,读死书不行……书上说的,不一定都是对的,读书人重风骨,风骨是什么?在我看来,那就是质疑精神”
“光靠着人云亦云,以为看了几本书,就自以为博通古今,那样的人根本算不得什么读书人”
此时,天下的读书人的质疑精神还是很浓厚的。
就好比河间献王刘德整理收集起来的《孝经》就被许多读书人质疑,认为其是后人伪作,还点出了其中许多行文的可疑之处,认为根本不是曾参的文章。
就更别说闹得沸沸扬扬的《春秋》五经之争。
所以,张恒说这些话,倒不用担心传出去被人指责了。
“那么读书为何呢?”张恒自问道。
然后,他就在黑板上刷刷的写下四句排比的句子。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恒写完,也是深深的出了一口气。
虽然是盗版的宋代大儒的名句。
但在写着四句话得时候,张恒不知不觉也为这四句慷慨jī昂的宣言所感染,xiong膛里的热血也翻滚了起来。
放下粉笔,张恒转身,对两个小家伙道:“入我门下,就必须牢牢的记住这四句话,将之当成奋斗目标”
在这一时刻,张恒忘记了刘弗陵的身份,也忘记了有鄂邑在侧。
他的脑海中闪现着无数画面。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不知为何,屈原大夫的这句话,张恒脱口而出,紧接着,他像失去了控制一般深深的吸了一口气,道:“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而避之”这句林则徐虎门销烟之时毅然决然的话,跟屈原大夫的那一句相映成辉,霎时震的张恒的脑海都有些méng。
“读书人,读书为何,就是要为这片土地,这个国家,这个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基业,做些事情,在临死的时候,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能够顶天立地,自豪的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最伟大的事业——天下升平,万世太平,无愧周公,无愧君上,无愧黎庶”张恒一口气说完,只觉得口都有些干了,便拿起一个茶杯,喝了口茶。

两个人小家伙却是目瞪口呆的看着自己的老师。
以他们的年纪,还没办法了解张恒所说的话得意思。
但,他们却将张恒所说的这些话全部都牢牢的记在了脑海中,虽然不清楚日后他们是否会真正的了解,并且朝张恒所说的方向前进、努力。
但为人师者,所起的也就是一个引导的作用。
张恒的话,两个小家伙没有听明白,但是,鄂邑却是听的仔仔细细,清清楚楚。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鄂邑被这句豪情万丈的慷慨之语所震惊。
这句话,跟屈原大夫的那句,一结合起来,岂不正是朝廷一直推崇和想要的读书人的精神吗?
“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鄂邑只在瞬间,就在脑海中浮现了孟子的这句话。
她觉得,张恒此时就像是一座高峰。
跟张恒一比,她在燕地和长安接触过的许多所谓名士,不过如此而已。
对于张恒如此霸气的言论,鄂邑并未感觉有任何的不妥。
读书人,比得就是霸气
君子有藐万乘却三军之气
“好了,这第一堂课,就上到这里”张恒拿起铜锣敲了一下,笑着道:“下课休息半刻钟,然后,我们来上一堂识字课”
老实说,方才那一堂课的时间虽然短。
但张恒却感觉很疲惫了,想要找个地方安静的休息一下,舒缓一下。
下课了,张瑜跟刘弗陵两个小家伙没有离开席位,而是在一起玩耍了起来。
张恒端着茶杯坐下来,给自己泡上一杯热茶,好好的轻松一下,同时拿出一个本子,翻开来看起来。
这个本子是张恒的备课本。
为了当好皇室御用教师这个职位,同时牢固地位。
张恒是煞费了苦心,不仅仅弄出了黑板和粉笔,还别出心裁的玩起了备课。
不当老师不知老师的辛苦。
光是为了计划好教学的课程以及每一堂课要讲的东西,张恒连头都掉了不少。
要知道,他可才两个学生
由此可以推想那些要教几十甚至几百学生的老师该有多么辛苦了
“在看什么?”非常突兀的,张恒听到一句温柔的话。
抬起头一看,张恒才现鄂邑不知什么时候,走到了他的身旁。
两人的距离虽然有点远,但鄂邑身上的那股淡淡的清香却飘到了张恒鼻中。
“还tǐng香的……”张恒笑了一声。
不过,眼前的鄂邑,却是一点也不像以前印象中的鄂邑。
一直以来,鄂邑在张恒脑海中的形象一直就是类似于手提双刀,横冲直撞的蛮横样子。
似这般充满了温情和柔弱得小女儿家姿态,张恒还是第一次见到。
心中诧异了一声,但张恒还是很有礼貌——现在的鄂邑,大体上就相当于一个类似监军一类的人物。
因此,只要鄂邑不神经,张恒不会将跟她的关系弄得太僵。
现在,见到鄂邑主动释放出善意,张恒自然就顺着台阶,回了她一个微笑,道:“我在看备课资料,一会要教的”
说着就主动就将备课本递给鄂邑。
虽然这只是小小的一个举动,却让鄂邑心里满是欢喜。
就连脸上都有了些幸福的味道。
“要是他能经常这样对我笑就好了……”鄂邑心里想着,接过备课本一看,才现上面写满了一条条上课时的备注和讲课要点。
她不禁惊讶的看了张恒一眼。
鄂邑从来没有听说过有哪位大儒或者名士在教他人之时,会如此用心的计划好每一个细节……
“张恒……”鄂邑弱弱得喊了一声张恒的名字。
“恩?”张恒抬头看了她一眼,现这小娘皮今天好像吃错药了,从刚开始到现在就一直不正常。
但他怎知,小小的一备课本,反应出来的问题?
在他的眼中,后世的老师人人都备课,他跟着备课,虽然是个前的举动,但是想来应该也不至于有多么震撼人心。
但是,他忘了细节决定成败,态度决定一切。
至少现在在鄂邑眼中,张恒的形象变得更高大了。
“钩戈母妃真是好运气,为弗陵找了个好老师”鄂邑在心中感叹着,不说别的,当今天子的几个儿子,从来没有那个遇到过这样细心细致的老师。
有了如此细心和周到的老师,刘弗陵怎么会学不好呢?
“没什么……”鄂邑低下头,将备课本还给张恒,然后慢慢的回到自己的位子。
通过刚才跟张恒的短暂交流,鄂邑觉得,自己已经找到了征服张恒的办法。
那就是要温柔……
恩,以后就这么对付他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