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卧虎藏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整个施工工地,划好一段地基,就会立刻来一辆挖掘机开干。最后挖掘机竟然增加到十几台。建筑队也不知有多少,反正每十几米,就有一帮人在垒墙,最后把相邻的地方再接起来。
这就好像蚂蚁搬食物一般。开始的时候,是一只蚂蚁发现了食物,然后就叫来几只,然后又来几只,最后就汇合成一只大军。
王局长划好最后西面的边界的时候,东面的围墙已经起了一人多高了。到下午下班,一半围墙已经达到三米半,只剩下垒封顶砖,插碎玻璃片了,直把刘彩城看了个目瞪口呆,他还没想出怎么让刘万程垒不起来的主意呢!
王局长也被这效率惊呆了。能把这些东拼西凑雇来的建筑队和租用的设备,指挥调配这么顺当,就凭这一手,这人领导水平就不会低于高强。
他本来打算划完界就走的,这回却被万程工贸这指挥调度的水平深深吸引了,忍不住就跟高秀菊打听是谁在指挥这些人,难道是刘万程自己?
刘万程出坏主意一个顶俩,指挥是外行,哪有这个本事?
高秀菊老实告诉王局长,指挥的是数控机加分厂的经理,叫王浩。原来是江山机器厂二分厂的二车间主任,被撤职了,就去跟了刘万程。
王局长就意味深长地看一眼身边的刘彩城:“江山机器厂,真是卧虎藏龙啊!”
刘彩城就尴尬到极点了,说是也不好,说不是也不成。王局长不走,他也不能走,只好站在那里干陪着,心里却愈发恨透了刘万程。
第二天早上,江山机器厂的工人们上班的时候,就吃惊地看到了一道三米半高的围墙,把属于万程工贸的二分厂给包围了起来,人家自己另开了厂门,不和他们掺合了。
这对好多工人来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因为他们再也没法直接过去偷铸件卖钱了。
好多工人都知道,偷二分厂的铸件,拿出去卖钱,门卫是不管的。这个消息不知道是怎么传出来的,但有胆子大的试过了,门卫果然假装看不见。
于是,数控机加分厂的产品,不仅进出要面临江山机器厂门卫的百般刁难,铸件也大批的损失。一个月下来,分厂不但没有挣钱,反而连工资都是公司垫付的。
刘万程不采取这么绝的办法,是根本无法在江山机器厂这个地方立足的,他早就在算计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就等着有机会把王局长给搬过来了。
看着这么大的损失,王浩也是痛心疾首之后,才拿出自己最大的本事,配合刘万程的主意,给王局长演了一场高效率的好戏看。
江山机器厂的工人偷万程工贸的铸件,刘万程并不恨工人。就是那些刁难万程工贸产品进出的门卫,他也对他们没有任何怨恨。
工人们没有善恶,他们只是为了活下去,生活的好一些而努力。有时候这努力超越了道德底线,甚至逾越了法律的界限,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他们太穷了。
说更确切一些,他们只是被别人指使,使用的劳力,是士卒的另一种形式。这就像历史上那场内战。战场上就那么多兵,都是这块土地上土生土长的一个种族,一个阶级的一样的人。你能因为胜败不同就说他们一些是好人,或者另一些人是坏人吗?只是使用他们的人不同而已。
当他们在那位蒋先生手下的时候,就是一群纪律松散,一触即溃的乌合之众。可这些同样的人,到了伟人手里,却是一支铁流,足以排山倒海,摧枯拉朽,把号称天下第一,武装到牙齿的联合国军打的满地找牙,一雪我们国家百年的耻辱。
当年,八国联军可以占领我们的首都,屠杀我们的百姓。伟人时代,十六国联军却被我们彻底打服。
同样的民族,同样的武器装备落后啊!据说八国联军时代,咱们的武器还并不落后,甚至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结果却是如此不同,什么原因?
刘万程已经懒得跟任何人讲这些大道理了,他只想踏实地做好自己的实业,慢慢将它扩大,能做到多大规模就做到多大规模。
其实,公司做到这一步,已经算得上一个中等规模了。只要他能守住自己的地盘,利用好手里的人才,当初穿越回来,不再过穷人生活的梦想,也算是实现了。
不仅是实现了,而且是超额完成任务了。当年的情人和媳妇他都骗到手里来了,还有能力让她们过上好日子,都对得起她们了,还有什么苛求吗?
唯一的苛求,就是希望她们能互相接受,别吵架。可这一点实现起来,恐怕还是有困难的,得慢慢想辙。

可树欲静而风不止啊。这一回,又让刘彩城守着王局长丢这么大一人。尽管刘万程觉得自己在划边界这事上做了巨大让步,算是给刘彩城留了很大的面子。
可刘彩城不这么想。
地是国家的,跟他关系不大,面子才是他自己的。你刘万程想当年不过是江山机器厂一个小技术员,不知哪炷香烧对了,祖坟上冒青烟发达了,回过头来就想着恩将仇报,把我给整下去?你想的也太简单了!
刘彩城排挤袁佩华,又故意和万程工贸过不去,这都是和顶头上司王局长对着干的做法。就算他上面有靠山,总是干这种蠢事,对他的前途也是不利的,这一点他自己知道。
可是,放纵着刘万程这样发展下去,让他一步步把资金积累起来,将来对他更不利。
刘万程不是省油的灯,只要让他积累起资金,他肯定会继续以江山机器厂为目标,继续他的蚕食计划。这家伙对他和江山机器厂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刘彩城为刘万程,专门组织亲信开了几次会,商讨对策。
股份制改革,可以说已经走入死胡同了。工人们手里没多少钱,指望他们这点集资入股,办不成什么大事。
关键还是工厂到了这一步,下面创造效益的人太少,吃闲饭的太多。刘彩城曾经让人统计过,到现在为止,一线干活工人和坐办公室人员的比例,已经达到了一比一的程度,也就是说,下面一个工人,就得养活上面一个职员,这是相当可怕的事情。
几次号召机关裁员,可能上到一定位置的人,都有这样那样的原因,砸断骨头连着筋,你裁谁不裁谁的是呀?
裁员的办法施行了没有几天,就不了了之了。但这样下去,工厂早晚还是要被拖垮。
刘彩城当然知道这样不行,但他心里也是有一个计划的。并不是江山机器厂一家是这样,好多企业也都是这种情况。上面早晚得拿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来吧?
上面的办法,其实在好多地方,已经看到端倪了。好多企业的董事长,和他一样,只是替国家掌握股份。可这种办法带动不起积极性来,他也不能完全对企业独断,做什么事情,还是要看好多上级的脸面,和原先也没有多大区别。
到最后,企业还是经营不下去,只能改变策略。好多企业的股份已经变成私人的了。有些企业,甚至价值上千万的资产,都被算作便宜的股份,董事长象征性地出点钱,就大部分成了自己的,小部分变了手下亲信的。
其实,刘彩城就是在等这一天。
江山机器厂还有救吗?当然有救,那么多独有设备,那么多资产,只要变成个人的,该卖的卖,该优化组合的优化组合,维持住一两千人,肯定会有好的效益。
那时候,他刘彩城才能真正成为这个地盘上的主人。
他甚至都设计好了,如何把这个地方卖出去,然后再去地皮便宜的地方重打锣鼓另开张。厂区地盘可以卖,宿舍区地盘也不小啊,也可以卖。城市已经接近了这里,这里会越来越值钱。把这里的地一卖,到偏远的县去,那里恨不得过来个大厂繁荣经济。好多地方听说大企业要过来,甚至直接地皮不要钱,白送给企业使用。
有企业才有产值,才有税收,才有那什么绩嘛!
经过这样来回一倒腾,这江山机器厂到底是怎么倒腾到他手里来的?恐怕就没有几个人能整明白了。
只要他能撑住江山机器厂暂时不倒,熬到云开日出,上面政策放宽那一天,他也会像刘万程一样,成为大老板,甚至比他要有钱的多。
可是,刘万程好像也明白他心里想的这些,总在打江山机器厂的主意,总是试图把他挤走。恐怕,这小子和他打的,是同一个主意吧?
用极小的资金,最终换取如此广阔的,可以接纳上万人工作生活的地盘,这个买卖当然是打着灯笼都找不到的买卖。刘万程如果不是为了这个目的,他绝对不会宁可吃亏都赖着不走。
他想不明白的就是,上面这些政策还没有执行,刘万程是怎么猜到的呢?
刘万程当然知道了,因为在上一世的时候,刘彩城已经实现了他的所谓股份制改革。职工整体持股还没有他一个人的股份多,他变大老板了。他穿越的那个时候,刘彩城正准备将工厂往边远区县迁移呢!
这回,刘万程赖在江山机器厂的地盘上不走,就是不想让这江山机器厂几代人艰苦奋斗打下的江山,变成他刘彩城一个人的。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