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借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会作诗词?”方阔惊讶的看着张墨问道。他虽然也在长安城,但是文学的春风还没有吹到一帮糟汉子的军营里,因此他真的不知道张墨在长安城的大名。 张墨笑道:“诗词小道尔,都是闲暇之余的游戏,上不得台面的。” 李静晨笑道:“二郎倒是谦虚,你以前写的那些诗词在长安城里久唱不衰,很多人还说你不去长安,就见不到你的诗词了。” 宣王打了一张二万,笑道:“也是啊,自从二郎回到商州,就见了一首《励学诗》,再也不见你有新诗词出来,上次你去长安,也没见你有新的诗词出来,这次本王来了,一定要带回几首才行。” 方阔听着宣王和李静晨的话,这才相信张墨是真的会写诗作词,不由得升起一股敬佩之意,这个家伙太厉害了一点吧?练兵厉害,武艺厉害,这诗词也厉害,奶奶的,人家这人是怎么活的? 说话间,那个太监取来了纸笔,准备好了,便说道:“殿下,奴婢准备好了。” “二郎,该你了。”宣王笑道。 李静晨和方阔的眼睛都看向了张墨。 张墨与李静晨是相对而坐的,当张墨凝目看着李静晨身后的蜡烛想着背什么诗词好的时候,在李静晨的眼里,张墨就像是在盯着她看一样,心里甜滋滋的,还有些羞涩。 “青玉案?元夕”张墨沉思了片刻,先是念出了词牌的名字,而后慢慢的一句句念道:“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好一首元夕。”宣王听罢便高盛赞道。 方阔虽然读书不多,但也是识字的人,虽然不会作诗词,但是诗词的好坏还是听得出来的,也跟着赞道:“二郎写得好诗词。” 李静晨却是有些想多了:“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他说的那个她,可是在说我吗?” 宣王兴致来了,麻将也不打了,拉着张墨非要他再做几首诗词。张墨推却不过,只好又背了几首这才应付过去。 张墨觉得自己以后要尽量少背诗了,肚子里的这点存活也不是很多,就是那七八百首而已,自己还有混一辈子呢,这些诗词就明显的不够用了。同时他也决定以后有时间还是要好好的琢磨一下这个时代的诗词,自己也要学着写一些才行,要是总在剽窃,那些后来的人没有诗词可以写了,会骂人的。 宣王想着三两天以后离开商州城,去丰阳城,但是一个突发的事情,让他暂时走不了了,只能暂时呆在商州城。 吐蕃人居然在大冬天的横穿过山南西道,突袭到了京畿道,幸亏被京畿道的禁军阻拦在南岭山一带,否则他们能一直冲到长安城下了。 消息是京畿道的禁军送过来的,朝廷要求山南东道和山南西道在紧守城池的同时,抽调人马前去堵截突然入侵的吐蕃人。 张墨辖下的安业城和商州城离着京畿道最近,因此张墨在收到朝廷的调兵令以后,便跟宣王商量从商州城抽调三千人,从安业城抽调一千人,组成一军,支援京畿道的禁军。 商州城的西城大营中,只有张墨和宣王以及方阔在。 宣王要求张墨多带一千人去,张墨正在犹豫不决。 “殿下,不是张墨不愿意多带人去,这商州城离着京畿道也没有多远,谁知道那些吐蕃人会不会发疯,跑来商州城,那就恼火了,一千城卫军怎么守城啊?”张墨说道。 宣王说道:“谁说一千城卫军?这不是还有方校尉的一千禁卫军吗?两千人应该足以守城了,那些吐蕃人不善于攻城。而且他们意在劫掠粮食,顶多就会在下面的乡镇上劫掠一番,也未必就有劫掠城池的打算。” 张墨摇了摇头,还是坚持自己想法:“殿下,这三千城卫军已经足够了,而且这三千人都是骑兵,臣的手中也只有这三千匹战马,那一千人都是步卒,去了也没用,就让他们守城刚好。” 方阔说道:“要不然我带着一千人跟张旅帅一起去吧。” 张墨瞪着方阔说道:“你开什么玩笑?你的任务就是保护好殿下,杀几个吐蕃人还用你们出头?我两百士卒就能斩杀五百吐蕃人,现在我带着三千人去,哪里还用你禁卫军出手?” 宣王想起张墨曾经的战绩,便放松下来,笑道:“你两百杀五百的事情本王记得呢,行了,这次就听你的,你想怎么做本王都支持你便是。” 张墨忙站起来,朝着宣王抱拳施礼,说道:“臣多谢殿下了,臣还真的有个请求,想请殿下和方校尉帮忙。” 宣王与方阔同时说道:“你说便是。” 张墨笑道:“臣的城卫军就是一个不入流的杂牌军,因此这军备上有些不足,臣刚才说臣有三千匹战马,其实是有些夸张了,臣现在能够拿出来的战马也不过就是两千匹左右,剩下的那些都是马骡和骡子,因此臣想向方校尉借一千匹战马,臣可以保证,只要能够找到那些吐蕃人,臣一定会缴获更多的战马,到时一定把方校尉的战马还回来。” 张墨的这个请求宣王肯定会答应的,打仗的事情岂能儿戏?于是他便看向方阔,问道:“方校尉,你怎么说?张镇将这里可是要上战场厮杀的,这马匹都配不上去,实在有些说不过去啊。” 方阔看着宣王这个架势,就知道不借是不行了,否则人家回去跟他阿耶随便聊上几句,都能把自己收拾了,再说,那些战马又不是他个人的,都是禁卫军的,自己实在是没有必要不借。 “殿下,若不是为了护卫您,臣恨不得亲自带兵上阵,现在只是借战马给张镇将,臣还有什么舍不得的?臣手下的一千一百匹战马都借给张镇将便是。”方阔慷慨激昂的说道。 张墨大喜,忙起身给方阔施了一礼,说道:“方校尉大义,张墨感激不尽。” 【作者题外话】:第八更来了,哈哈。老虎发现自己还有潜力可以挖,明天尝试一下九更,目标十更。银票给老虎吧,让老虎感受一下大家的热情。银票越多,老虎的动力越大。拜谢各位了。兵大队一直都处于备战状态,常备的压缩军粮一直都是军中常备之物。 那压缩军粮就是张墨在闲暇之余根据后世的营养配比研究出来的,用小麦粉做主料,将面粉炒熟以后,里面加上熟猪肉晒干后磨成的粉,再加上核桃粉、田七粉和党参粉以及盐,然后用石头压紧压实,再切成寸许大小的一块,吃的时候只要一块,用水泡发了即可,简单而且很有营养。 宣王和方阔眼看着张墨把一块军粮扔进一个大碗中,然后不停的搅拌,不过就是几十息的时间,就变成了一大碗的面糊糊,热气腾腾的,一股香味扑鼻而来。 方阔用木勺子挖了一勺尝了一口,赞道:“二郎,这味道真的不错。这一块就顶一顿饭了,厉害厉害,如此一来,军中对给养的依赖性就小了很多。” 宣王也尝了一口,点了点头,说道:“味道不错,这个也给本王带上一些,回头本王呈给父皇,此物可以在军中大推。” 张墨说道:“这军粮要是天天吃也会腻的,但是用作长途突袭时的军粮是最好不过的。殿下回去长安以后,最好先找个地方建起作坊来,到时臣去帮您教他们如何制作这些军粮,臣有一个新方法,用水压法制作这军粮,效率更高,速度更快,用这水压法,臣估计能够把现在军粮的大小再减小一半左右,这样一来,出征之时便可以携带更多的军粮了。” 方阔一听就急了,不断的朝张墨使眼色,他知道这供应军粮的事情要是拿下来的话,那发的财会更大,现在一听张墨要把这么好的赚钱路子交给朝廷,顿时就急了。 张墨就像是没有看到方阔的眼色,继续说道:“臣之所以建议殿下来建这个军粮作坊,就是因为军事乃是国之重事,这军粮更是军中重事,因此不能操控在私人手中,必须由朝廷来主理,最好就是由殿下来主理,如此对大唐才是最安全的。” 方阔一听张墨这么说,即刻就明白了其中的隐患,心里也是一惊,同时对张墨更是赞佩不已。这个东西的确不能操之与私人之手,但凡出点问题,都是抄家灭族的罪过。 宣王听了也是频频点头,说道:“二郎考虑得周密,回去长安禀报父皇后,本王便着手建造作坊,倒是二郎还要来一趟才行。” 张墨抱拳道:“殿下放心,二郎一定全力以赴。” 检查完城卫军的战前筹备情况,回到军帐中,趁着宣王去小解的机会,方阔对张墨说道:“还是二郎考虑得周全,这制作军粮之事的确不能由咱们来做,老哥我有点心急了,这个钱不能赚啊。” 张墨奇怪的看着方阔,说道:“谁说不赚军粮的钱了?” “刚才你不是说了吗?”方阔更加奇怪了,瞪着眼睛说道。 张墨笑道:“制作军粮是苦力活,咱们干嘛要去做?但是咱们卖粮食给殿下总可以吧?这些粮食由咱们把关,那才能放心啊,免得那些奸商以次充好,坏了朝廷的大事,咱们这才是真正的为朝廷好啊。” 方阔被张墨气得一拍脑门子,恼道:“气死我了,你干嘛不早说明白?非得让我心疼得要死才说。” 张墨像是看白痴一样的看着方阔,说道:“刚才殿下就在旁边,你让我怎么说?老哥,你是不是想钱想得脑子出问题了?” 方阔一想,可不是嘛,刚才宣王在,真的没法说啊。 “我去检查城防。”方阔转身就走,决定不跟张墨说话了,走到门口又回过身来指着张墨说道:“要是军粮的事情你要是不带着某家一起玩,某家就带着全家几十号人去你家吃住。” 张墨笑道:“那你来啊,别说你家才几十号人,就是几百号人某家也养得起。” “那某家带着手下千余号弟兄一起去你家吃。”方阔哈哈笑着转身出去了。 方阔的心情好到极点了,他觉得这次来商州来得太好了。刚开始护送宣王来商州的活儿刚刚派到他头上的时候,他还极为懊恼呢,这大冬天的出远门就是遭罪,现在看来就是老天爷看着自己太过辛苦了,才派自己来商州发财的。 一个健身器,一个军粮供应,这两样就能让自己发家致富了,八个儿子娶媳妇的问题算是不用愁了,就算是不在军中任职了,做个富家翁也是极为惬意的事情。 跟在方阔身边的亲卫见他哼哼着小曲,像是心情很好的样子,便凑趣问道:“校尉大人,您这是遇到什么开心事了?是不是家里的夫人又给您生了一个胖小子?” “屁的个胖小子。”方阔瞪了一眼那个亲兵,说道:“这他娘的八只狼就已经愁死我了,还他娘的要小子?” 那亲兵笑道:“既然不是生儿子,那就是娶小妾了。” 方阔点了点头,笑道:“你说得不错,本大人是要娶小妾了。”他还真的有这个心思,他准备赚了钱以后就把悦书楼的清倌人宝清娶回家里去,他盯着那个小清倌人已经很久了,若不是手中银钱不多,他早就弄回家里去了。 商州城城防的事情,张墨委托给方阔了,他要带兵出征,根本无法顾及。而且宣王还在城里,这守城之事自然交给宣王带来的人比较好。 如今军帐中张墨和宣王并排坐在主位上,这是张墨请宣王一起参加这战前会议的。他要让宣王尽量多的了解军中之事,这样以后才能更放心的让自己去做事情。他要通过这种潜移默化的力量来改变宣王在军事上的认知。 如今的皇帝也好,皇子也罢,都是长于后宫女人之手,不管性情如何,骨子里都带有阴柔之意,包括宣王在内。张墨就想通过这种方式,改造一下宣王,至少要把他骨子里的阴柔气去掉一些,增加一点男人的豪情,这样将来自己在他手下过得才能更舒服一些。 穆赤丹增已经带着百余号人先行出发了,他们是张墨的斥候,眼下军帐中的人就是张墨这次出征要带着的主要干将。 【作者题外话】:第一更来也,各位,今天怕是不能加更了,因为今天要配很多胃药给别人。但老虎还是希望各位能把银票给老虎。多谢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