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崭新开头 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算卦,算卦,五文一次。老道可通天地,晓鬼神,最善卜算天机。”村头闪出一衣衫褴褛,提着个有两人高的卦旗的老道人。面容枯槁,也不知道是那个破烂的道观里走出的。

“忒,真他娘的晦气,一大早就来了个牛鼻子老道。”一正准备出村的成年男子看到了道人,向地上吐了口唾沫,之后看也没看他一眼,提了锄头下地去了。

村子忙碌起来,开门,起锅,点点炊烟升了起来。

老道长在村子闲逛了一圈,不停的喊着算卦。路过一家门时,突然就一盆水泼过来,老道灵机一躲,堪堪避了过去。正当准备和村妇说一般大道理时,村妇白了他一眼,把门扑通一关。

老道来来回回转了几圈,也没有人照顾他生意,反而糟了诸多白眼。他索性就在村前那块土地上坐了下来,支起几块石头,卦旗杵在那里,入定了,像是在冥想。过往的人没一个正眼看他的,有的还吐几口唾沫。

老道倒是没什么感受,似乎早已经习惯了。当今天下重佛抑道,要不然,他那处地势极好的道观也不会断了香火,今天下山,一半是赚点小钱,另一半是寻思着带个徒弟上山,传了他这一脉的几本道法。

说是道法,老道自己都不相信,一直都抱怨着上一代的师傅。把自己骗进观中,忽悠着有什么神仙道法,学成可以腾云驾雾。上山后,才知道,哪有什么神仙典籍,充其量也就是路边小摊摆着忽悠弱智的。整个道观也就一座老子像,常年的缺少香火,老子的头都成了鸟窝,亏得是老道有点勤快,还有几间房子能用,种了几块田地,到也不至于饿死。

老道闭着眼睛,气息悠长,脑子里就一片经文,刻在老子像后面的,还是那次房顶漏水,他才看到的。讲着是什么南海净檀宗的一部神仙道法,他闲的无事,时常念念。

阳光倒是挺好,正值清明,难得的好阳光,几缕风也来的舒爽,老道恍恍惚惚,晨晨睡了去。

等了有一上午,肚子都饿了,老道长这才睁开眼睛。长时间的闭眼,他缓了好久才适应过来。

眼前依旧是一片空白,整个村头也就他一个人,下地干活的也都回去吃饭了,吃完睡一会,下午接着干。

也就在这时,村中走出一个小姑娘,蹒跚走路,嘴角全是口水,一身大红肚兜。一步一步摇头晃脑,应是刚刚学会走路。

“这是哪家吃奶的娃。”老道心里想到。突然,他四下回头扫了一眼.

没人!

“哈哈哈。”老道心里大笑道,心里笃定了注意。正准备起身,转念一想:“真他妈可惜,是个女娃娃!”

“要不要呢?”轮到老道心里纠结了,要了就违反那条条框框了。山上是道观,可不是尼姑庵,可不要,就没这么好的机会了!

左右思考一番,他拿定主意,起身,冲到女娃娃面前,抄起就跑。

女娃娃没反应过来,瞬间大哭,惊动了不少人。有人提着饭碗看到这一幕,大声喊道“老道偷孩子了!快来人啊,这天杀的牛鼻子老道。”

村里人都挺仗义的,转瞬间,涌出七七八八近百号人,追着前头飞奔的老道士。

老道士不知道拿来的力气和腿脚,跑的出奇的快,未有一柱香时间,就要没入山林。只是背上的女娃娃一直在哭。

“别哭,老道我可是南海净檀宗的传人,跟了我,你不后悔。”

老道人一边奔跑,一边哄着孩子。

孩子倒是哭累了,一动不动了,老道士也精疲力竭了。山路本就难走,还要分心看着背上的孩子,难免吃不消,何况他还是个老人。

后面村子里的人也跟的紧,遥遥追着老道士。距离倒是慢慢拉近。老道士慌不择路,走岔了路。向了条绝路走去。

“官府说的对,这些牛鼻子老道都是些猪狗不如的畜生,早就该灭杀干净。”

“一个个牛气轰天,说会什么神仙道法,不过就是忽悠人的把戏!”

差不多又走了一柱香的时间了。老道士真是走不动了,不过他也走不了了。前面是一处悬崖,常有林雾环绕,离对面的山岩少说也有十米左右的距离。

“抓住他,直接活剥了他!”有村人大怒,渐渐的都围了上来。女孩子的母亲更是恼怒,手里托着把铁制菜刀,“臭道士,把我女儿还给我,等会就一刀一刀活寡了你!”

老道深吸一口气,似乎知道是在劫难逃了,却依旧舔着个老脸说道:“此女有天赋,拜入我门下,可保日后得道成仙。”

“放你娘的猪屁,还得道成仙,我呸!”一气喘吁吁的老人大声吼道,“老头子我一把岁数了,也没听过有什么道人得道升仙的,倒是成佛的大师听多蛮多。臭道士,守着你的道观自身自灭去。”

老道士不说话了,一众人都围了上来,渐渐的逼了老道向悬崖边走去。

“把孩子还过来,就把你交给官府。否则,直接私刑伺候,料想,这山野之中死一两个无名无姓的道士,朝廷也不会知道,就算知道,指不定还有赏钱。”

老道士感受到嘴角的汗珠,有点咸,这么多年了,他还真没有因为什么而拼过命。他舔了舔了嘴唇,干巴巴的说道:“要亡也不能亡在我手上。虽然是我不对,但这苗子,我要定了。”

他不在看众人,转过头去,看向深渊。口里念道:“保佑我道门。”也不知道哪里来的底气,他竟然又涌起气息去默默走了一遍山上老子背后据传说是南海净檀宗的经文。

把那熟睡的女娃娃护在怀里,鼓起那所谓的真气,闭上眼睛,扑通一跃。脚下不停的在走动,只是片刻,老道士就感觉脚下有了感觉,踏在了另外的山崖上。

村民也都不说话了,这惊为天人的一幕被他们看在眼里。

老道士飘过了山崖!

“真是神仙!”有人被吓到了,手里的扁担锄头也都落在了地上。之前闹腾腾的人群,转瞬安静下来。

“你家娃娃可能真有天赋哦!”也有人戳了戳娃娃的母亲,不像之前那么笃定,说道,“指不定不是件坏事!”

老道士是一脸欣喜,闭上眼睛感受到了那一丝丝真气,猛然睁眼,长在悬崖上的几根残竹爆裂开来,竹叶悬在老道身前。

老道看着这一幕,深呼吸一口气,道:“谢诸位成全。”

随即,上山去了。一道道竹叶也在一刹那,弱了气机,纷纷扬扬散开了。

村人也都回去了,那对父母也被震惊,相比于之前的暴怒,现在只有万分舍不得,心底另一面却也是挺高兴的,女儿跟了神仙,以后长生不老,指不定也有他们的一份。

是夜,夜色当空。老道士抱着女娃娃坐在山巅上,道:“时也,命也,想不到能因祸得福。哈哈。这夜月当空,以后就叫你时月吧!”

******

晃晃悠悠十八载,云卷过来又舒去。

入夏,并无盛热,反倒是微风习习,舒爽十分。

“徒弟,和为师下山一趟呗?”

“和你下山?你还指不定让人抓过去呢!”时月找了条木凳子,循着往门口一座,手里捧着本典籍,津津有味的读着。

前头依旧是十八年前偷女婴的那个道士,不像往常一番衣衫褴褛,身上穿着崭新亚麻的道袍,背着个书箱。不仔细看还以为是考了几十年未中的学子。

老人现在出了名,山下四五个大村子每逢黑白事总要喊他,也攒了一笔不菲的钱财。当然,他有着几两道行,他自己清楚的很,勉强一个“踏雪无痕”。自然也是说的好听,真正距离那等程度,便是隔了十数座山也不止。

“要抓,那我也认了,谁叫你是我捡来的呢?”老道摇了摇头。

时月头也没抬,依旧翻着手头几本册子。

“当真不去?今天应当是你爷爷过世的法事。生前没见过,死的时候也不去?”

“我早已是个出家人,哪来的亲人?”时月合上书,双手撑着头,盯着老道人。

时月年方十八,不能说有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姿,起码长得标志,常年在山上,不食人间烟火,倒也有几分仙子气息。皮肤白皙,明眸皓齿,两弯吊梢眉,长发飘飘,方圆几十里怕也找不出第二人了。

“丫头,你哪算的上是出家人。唉,说来也怪我。”老道想了想,欲言又止,摇了摇头,叹了口气。背起行囊,转身下山去了,出声道:“可别到处乱跑了。”

“行了,行了,知道了。”不知何时,她又打开了书,埋着头接着看。隐隐有风吹过,模糊可见正页上的三个大字《眉间雪》,也不知道是哪门子的志怪分流小说。

正堂的老君像应该是翻新过,后脑的被水淋出的痕迹也没了,头顶的屋蓬早已经封闭,几缕香正在飘着,烟确实有些浓了。若有所感的时月回头瞅了眼,皱了皱眉头,又凝神盯着手里的书。

她自打上山,儿童时期去的地方也就两个地方,山顶和道观。也对山下的红尘世界感兴趣,也想偷偷下山,时不时也问老道一些红尘问题,什么山下伙食如何、什么日常琐事,甚至是异趣八卦,老道士绘声绘色的讲,时不时也诱惑时月下山去走走。但是她终究是不愿意下山,问其所以,她自己也不知道。

这书自然是老道带上山的,似乎也如同老道长他自己说的,他从来没把时月当出家人对待。从未强迫她诵经,更没主动教过她周易卜卦六爻之术,反倒是教她一个一个认字,读诗颂词。自打三四年前,老道士下山就时常带回来一些胭脂水粉,甚至是一些珠钗头饰,倒像是对待女儿一样。时月也惊喜十分,女孩子自然喜欢花花彩彩。她第一次摆弄这些胭脂水粉,涂的满脸都是,可是让老道士笑了半个多月。自此,她也就化的少了,也算是想明白了,在这山巅之上,化妆给谁看呢?而谁又会看呢?

时月也不知道手里的书什么时候掉了下去,只是呆呆的想着,偶尔会笑出声来。

他是不是从来就没把我当过徒弟?也不传授我道法,最简单的道家经文也不肯讲授。

时月时不时问自己,多数时候摇了摇头,撅了撅嘴,又去看天上的云,没过一会又想回来了,依旧同一个问题,怎么也绕不过去。


想着想着,也不知是迷了沙子还是怎么的,流了几滴泪下来。

从清晨到日暮,时月一直坐在门前,没有吃喝,等着老道士上山回来。那个本该回来做晚饭的老道士迟迟没有回来,天空暗了下去,时月终究是坐不住了。

起身,转到屋里,点了只灯笼,看到屋角有些落了灰的木剑,犹豫片刻,提了就出了门。要说老道士有没有交给她什么旁门左道,自然是有的,从小给她念经——刻在老君像后面的那一串文字。念着念着,她就给背下来,当初会说的第一个字,不是其他,正是这段经文的起始。

她自己都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有了那团雾雾浓浓的说不清道不明的气体。后来读了些志怪小说,才发现这种东西叫做内力。后来也不知道又是怎么学会了御剑之术。像是个痴痴傻傻的人,念了十几年的经文,恍恍惚惚间就有了真气,也成了御剑之术。

她提着灯笼出了院子,往山下那条路走去,无人,很是寂静。入夏时节,已能听得见蝉鸣,也有蛐蛐的叫声。她一直走,一直走,这条路上确是一点动静也没有。她走着走着就停下来了,前面就是出山的路了。她没走过,最远一次就是走到这里,那次是师傅带着,但是她说什么也不愿意接着走下去了。这次也是一样,她也停了下来,不再走了。

等了也有半炷香时间,却还是寂静无人。内心一番纠结,终究还是跨过了这道坎,她迈了过去,向着山下走去。相同的是,依旧不见人影,时月心里不宁静。

她忽然想起来上山还有另外一条路,正是当初老道士通了经脉,堪堪越过去的绝壁。那处绝壁应是隔了两处,是一道死路。如今,也是老道的成名路!

她二话没说,松了手上的木剑,即将落地的那一刻,木剑仿佛有了灵性。时月轻跳上去,手里像是掐了剑诀。木剑托着她越过匆匆竹林,朝着山崖飞去。

一飞冲天,自从知道自己会这绝技后,她在后山飞了不少次,每次都筋疲力尽,却每次也意犹未尽,翱翔天地的感觉很是舒爽。不过代价也是有的,每次精疲力竭后,得一连睡个三五天,才有所好转。

终于,在断崖边看到了老道士。老道士昏了,浑身是血。时月跳下木剑,抱起了老道士,老道士浑身气机虚弱,显然被人下了死手。

时月踢了地上木剑,起身跳在上面,往山顶飞去。

一瞬间,背后飞出几根钢针,劲道十足,破空声呼呼传来,直勾勾打向时月。

入夏,山上多林木,夜间大雾也是说起就起。山涧下的雾气已经腾了上来,时月察觉到了身后暗器,之前也没什么敌对经验,险而又险,堪堪避了过去。身形一个踉跄,脚下木剑登时一松,差点没稳住身形。

恼羞成怒,时月送了提着灯笼的手,灯笼化成一道火光,没入山涧。也不知道哪里来的神技!时月手指一凝,指向涧底的浓郁雾气,山间雾气汇聚,旋啸而来,摆幅不定。时月化指为掌,往身后一推,头也不回,御剑离开。

雾气化型,凝聚成几万根细丝,洞穿后方山林,人烟俱灭。几个不明身份的人被打成了筛子,死不瞑目。

不久,山间,大雾依旧。

******

烛光摇曳,忽地,窗户缝隙窜进一阵风,烛光颤动,闪烁不停。

时月拧干一块浸着热水的亚麻手巾,擦拭着老道士嘴角的血迹。老道士依旧昏迷,不过嘴角缺不断流出鲜血。时月之前已经给老道士把过脉了,她从来没有见过如此杂乱的脉像。气息虚浮,时隐时现,强时不亚于壮实中年,弱时却也比不过古稀老人。

“怎么会被人断了气穴,生生掐断了一缕生机。何人下此重手?”时月眉头紧锁,却止不住眼里泛出的泪光。这是她探查出的结果,内心悲悯万分,她知道老道士定是活不成了。

过了约有一个多时辰,老道士突然间剧烈咳嗽,平躺的身子咳的蜷缩起来,侧着身子,吐出几大块血块,木盆里被染的深红无比。

“徒弟,你过来。”咳出血块后的老道士恢复了几分生机,语气微弱的招呼道。

一直盯着老道士的时月在他刚有动静的时候,就已经站起身来,附身坐到老道士的床前。

“丫头,为师今日怕是活不成了,想来你也是知道的。”老道士说话声音很微弱。

“不会的,你好好休息,明天依旧生龙活虎。”时月极力克制眼角的泪花。

“傻子,你那蹩脚的医术还是我教的,我能没有数?”老道士勉强笑骂道,转口又说道“你知道为什么我没让你入道门?从来不约束你读经文,修道?也没有强迫你背什么道家典籍。”

时月默不作声,像是没听见。

“丫头,你看。”老道士奋力举起一只手,指了指他自己。“这就是下场。”

“说什么鬼话,你那点修为还能惹人惦记?还不是怕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怕我下山抢了你生意。”时月端起木盆,出门就倒了。

“唉,天下道家式微,连我们这种岌岌无名的小道观都能被波及到,可见朝廷抑道之强烈。咳咳咳…”

“朝廷的人对你下手了?”时月问道。

老道士点点头,又摇了摇头道,“应该是的吧。”

“哦,我好像杀了几个。”时月平淡的应了一声。

老道一听,没说什么,长叹一声。“等我死后,把我埋在后山那株桃树下。你就下山吧,天下如此之大,你该去闯一闯。”

“不去。”

“桃树是我抢你上山时种下的,与你年纪相符,便已经有人陪了。”

“还是不去。”

“下山去!”老道士鼓起一股气,沉声说:“没必要为我送了命。”

时月没说话,端着木盆去了隔壁柴房,端回来一盆热水。进门时候发现老道士已经盘腿坐在床上了,颜色不在苍白,反倒略有些红润。气息也渐渐平和。

“徒儿,你放下来吧。”老道士面露微笑说道。

时月见此一幕,端着的盆扑通一声落了下来,热水滚了一地。手指攥得很紧,她自然知道这是回光返照,估摸着也只有片刻阳寿了。

盘坐端正的老道士气势一凝,颇有几分得道之象

“我,凌道一,岭南人氏,自幼被师傅抱元道长领上山门,法号亦名道一,修道已七十二载。历经道观之兴衰,自开观祖师道源师祖百年前引青城山一脉来此岭南传道,吾之道观已历经一百三十二年。极盛之时观众也有百人余,可奈天不随人愿,朝廷大行抑道之措,以致吾观人丁凋零,传至我这一脉,只有一人也!今日难免有灭观之祸,望各位登仙祖师有知,时事凋敝,无人问道,以至香火断绝,是吾之过也,却也不是。”

“有福缘,曾想拐骗弟子上山,奈尔灭道波及之甚广,只得选一下策,抢了一女孩上山,本想传道以继承香火,可终究舍不下心来。”老道士说着说着,转而盯着门口的时月,又接着说道,“却也因此女孩,得了一大机缘,通了阳跷。而今,观中无人,弟子实属无言面见”

说完这些,老道长气息萎靡,整个人都软绵了,侧着身子径直倒了下来,面色也飞快的变得惨白,目光游离。

“丫头,老道走了。你收拾收拾下山去吧。山下纷繁红尘,远比山上热闹…咳咳…”

时月默不作声,几乎同时泪染目。

“咳咳…山上不安全了,早些走吧,天明…天明则…唉!”老道士又是吐出几口血来,大口喘了几下,断断续续,若有若无得说道:“是想着收你为徒,传了我的衣钵,可是养着养着确是舍不得了。徒弟可比不上一个女儿来的实在,也只是涂有名分罢了。红尘好啊,谁不想养个女儿在身边呢?”

时月字字听进去,声泪俱下,手指捏做拳头印,颤抖得厉害。

床上得老人变得平静,烛光打在墙上得影子愈发显得安静。

老道走了。

未及天明,时月给老道擦了身子,化了阴妆。选了一干净整洁的道袍,给他换上。而后,背上他,上了后山。

老道士不重,时月却走的缓慢,一步一步。从繁星耀空走到天际鱼肚白,走到山巅。山巅素日是禁地,只得寒食上来祭拜一次。此是道观众多祖师的埋骨之地,埋于高山,意欲接天地,寻道更易。

山巅有天然形成的雷击坑,历代祖师皆选坑而埋。时月在上代祖师墓的正后方给老道士埋了下去,御剑寻来山土,细细掩埋。又找了一板材,剑走字成,写就“凌道一之墓”。

做好这一切,时月就在一旁坐下来,天色倒是挺好。她坐着发起了呆,当年老道士深入狼窝寻奶,在一群嗷嗷待哺的狼崽子面前抢下母狼的奶,喂饱了嘤嘤哭喊的她,那一晚,狼啸山林,百姓都惶恐;七八岁的时候,老道在法相前跪了三天三夜,之后在山林找得一头山鹿,做了山下屠夫之举,剥皮抽筋,只是因为时月长身体。

想着想着,时月悲恸,在老道墓前插了两棵松树,俯身长跪,三作揖。起身,愤然离去。

时月想着回观中,打点收拾一下,下山觅红尘,寻仇斩人。回程行至半路,脸色苍白,远远望去,一袭白衣临空,长发翩跹。

只能见其伸出一手,握着一剑,只轻轻一挥,剑气轰鸣,无数山竹叶从山间激射而来。轰隆一声,竟是崩了道观,只剩一地废墟。竹叶似箭,犀利无比,待一击过后,又飘落林间。

白衣人似乎瞧见了时月,却理也没理,只是递来一道目光,又回首望向身下一滩废墟。时月看他未提剑的手向地下废墟轻轻一抓,像是揪住一团东西,轻轻甩向东北方。之后周身气势一松,缓缓落地,转身收剑离去。

时月自然大气不出,呆呆看着白衣人毁了道观,这才知道老道士口里的危机。

等了有一柱香,时月走到废墟上,坐了下来。目光凝滞,一声不哼,凭着印象,刨出了一袋子银两,找了几件还完好的衣衫,下山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