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依兰古镇(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二章:依兰古镇(四)
当张自和从来到大车店报告消息的毕贵山口里听到已经成功打下并控制住了秦家大院的时候,天色依然发黑发沉,抬手看看手表,已经是早上五点半了先前镇子南头传来大爆炸声音的时候,自己就知道这场战斗快结束了,没有想到过了两个多钟头,唐明汉才派人过来送信。
看着一屋子都没睡觉的人,笑了笑。“大伙都辛苦了,守了大半夜的,总算有个好消息了。”
“他张叔,你说这唐队长他们是不是神人呐?这才三十来号就把秦家窑给砸了?听贵山说咱们这边还没死一个?真是厉害啊。”黄秋生感慨地说。
黄家姐妹和常家夫妻俩也是高兴得很,扳着指头数着能从秦家挖出什么好东西来。
张自和看见大家都没有休息的意思,思忖了一会,开口说道:“既然大家都不愿意休息,那咱们干脆都去秦家大院那边,也好为他们分担一些工作。你们看如何?”
大家都叫好,于是立马就干,把大车店里的伙计都喊起来,将马棚里的马牵出来,套上爬犁,装上伤员和物资,押着八个伙计赶爬犁,向着秦家大院方向而去。
此时,秦家大院灯火通明,人声鼎沸,二十多个‘四野’队员人人脸上兴奋难抑,没有一丝疲倦之色。前院右厢房原来是秦家准备为客人的招待住房,现在成了关押俘虏的地方,延吉森林守备队的胡麻子以及手下还活着的四十多个兵就关在这里,把三间屋子挤得满满当当的。秦家的二十来个院丁,在崔太植、金奉圭带着几个朝鲜族的队员端着枪看守下正在填埋院子里面的炸坑,把尸体抬出院子埋葬。
张自和来到大院的时候,天色已经蒙蒙发亮了。在大门口站岗的李大庆一见政委带着人来了,连忙立正行礼。
“大庆,辛苦了。”张自和拍拍李大庆的肩膀说道。‘少校’也上前人立靠在李大庆的胳膊上亲热。“不辛苦,政委。你不知道,昨晚上我可是把机枪的瘾头过足了,一个多小时,我打了六百多发子弹,崔太植的手压子弹都压得没劲了,到现在我的肩膀还是酸的,呵呵。”
“没有伤着就好,唐队长人呢?”
“在里院和秦家的老小子谈话呐,这老小子一个劲骂我们是土匪、强盗,气焰嚣张的很。”
“哦。都成我们砧板上的肉了,还这么狂?走,我看看去。”说完,吩咐李大庆带黄秋生几人参与管理被俘人员和清理物资工作,自己带着黄家俩闺女往后院里去。
秦家大院前后院隔开,中间是仓房、厨房和马厩,后院是一个分为东、西、北成品字形的三个独立小院,分别用空心砌砖的围墙分隔。张自和刚进后院,就听见北边小院子里一个中气十足的声音在喊道:“你们这些天杀的胡子,我秦世恩任凭你们要杀要剐,休想得到我们秦家的财产,我做鬼都不会放过你们。”
“哦,老张来了啊。”看到张自和后唐明汉一脸的淡然,“看看这秦家人的德性吧,虎死不倒架、鸭死嘴壳硬。你是干审犯人的专家了,他交给你了,我去看看外面的清理情况。”
“等等,我刚来,这秦家的人都在哪里?”
“一个不拉,全关在这座小院,你来得正好,秦家的女眷多,有十好几个,还有些丫头什么的,我们不方便搜查,你安排黄家俩丫头把她们挨个地搜一下,主要是武器,防止意外啊。”
“好吧,这里交给我了,你去外面吧,顺便把朴家兄弟和毕家兄弟叫过来帮忙。”
张自和这才转头看秦世恩,只见他是一个保养地很好的老年人,脸色红润无皱,只是头发有点花白,圆脸细目,薄唇尖鼻。
“秦家老爷子,抱歉了,我就是‘四野’的张自和。前天的信就是我写给你的,信中已经详细地说明了我们的主张,也写明白了需要你配合我们队伍要做的事情。但是你不以为然、心存侥幸,以为靠着请来几十个当兵的就可以对我们不理不睬,甚至还想剿灭我们。可以明白地告诉你,别说是几十个人,就是几百个人我们也有办法对付。今天早上这次行动就是你咎由自取,若是依照我们的条件,本不该死伤这么多人的,对此,你还有什么话说?”
“我们老秦家的钱粮枪弹是我们自个的,与你们何干?你说你们要打日本人,怎么不见你们和日本人干仗,反倒找上我们秦家了?”秦世恩气咻咻地说。
“我们早就教训过日本人了,这次打你们秦家大院的武器弹药就是缴获日本人的。找上你们秦家,一是你们秦家与日本人合伙走私,损害国家和民族利益,必须要得到惩罚;二是希望你和你们秦家一样的豪强富绅能够站在民族大义的立场上,为整个国家的抗日活动出一份力,这是作为每一个中国人的良心和义务;我们的队伍作为坚决抗日的武装,要尽快发展和壮大,物资方面只能靠全体中国人的支持和帮助,我在信中一再强调这一点,难道你没有理解?现在日本人在咱们东三省步步紧逼,不断地移民屯田,制造种种摩擦以找到发动侵略战争的借口,迟早有一天日本要把东三省变成他们的殖民地,到时候你们秦家何去何从,你考虑过没有?你放心,我们决不会滥杀无辜,对已经缴械投降的人不会赶尽杀绝,我们在这里,你和你们全家不会有生命危险。所以,奉劝你识时务与我们合作。而且再奉劝你,我们只想拿到想要的东西,你不想痛痛快快地给,哪我们也就不客气地搜查了。”说完,挥手让黄家闺女进内宅,朴氏兄弟和毕家兄弟进另外俩小院和‘四野’队员们一起搜查。
命令队员们展开行动后,张自和不再理会垂头丧气地秦世恩,点燃一支香烟,美美地抽上一口,然后去找唐明汉商量下一步的行动方案了。
唐明汉见张自和他们全部从大车店过来了,命令‘四野’队伍分成两拨,轮流休息和守卫,等吃过中午饭后再仔细地搜查秦家。
镇子上的人们提心吊胆地听了后半宿的枪炮声,加上又是大冬天的,清早镇子上竟然没有一个人影。等到快中午的时候,秦家大院周围才出现几个胆子特别大的老百姓朝这边指指点点,远远地看见‘少校’威猛的身影和听见大声地吠叫,谁都不敢过来打探究竟。
中午饭后,搜查工作和清点缴获基本有了眉目,负责统计的韩光前满头冒着热腾腾的气,在一堆堆物品旁边登记清单。
枪支武器包括:辽造仿毛瑟98的民国十三年式7点92口径步枪八十五支;日本造三十八年式步枪十一支、马枪五支;捷克造ZB26型机枪三挺;大沽造仿毛瑟半自动9毫米口径匣子枪十二把;勃郎宁1910式手枪两把;日本三零式刺刀十一把,马刀五把;毛瑟步枪刺刀八十把。
弹药包括:6点5毫米口径子弹2650发;7点92毫米口径子弹18650发;辽造木柄手榴弹300枚;日本89式无柄手榴弹66枚,榴弹发射药一盒60发;9毫米手枪子弹204毫米口径手枪子弹230发。
其余缴获自森林守备队的武装装具还有66套,包括武装带、腰带、刺刀刀鞘等。此外还有军马两匹,驮、挽马十七匹。
唐明汉看着武器弹药缴获清单,心里想到:一次缴获就基本得到一个连队的武器装备,连带自己已经拥有的,这下可以拉起二百人左右的武装力量,看来秦家以及延吉森林守备队这次是出了大血了。满意地点点头。

张自和看着物资缴获清单也是十分满意,粮食、食盐、布匹、油料什么的不说了,光是资金的数量就十分可观。现大洋有五千多块;黄金包括金条、金块和金沙有六百多两,金、玉首饰一百余件;银圆券一万三千余元,其它还有日圆、奉票、朝鲜银行票等纸钞合计银圆一万六千余元。此外还有不少的珍贵药材,仅四两以上的人参就有十一枝,鹿茸和麝香也有近三斤;虎皮有两张,其它狐皮、貂皮、熊皮等七十多张;清前期官窑瓷器三十余件套。
俩人在一起核计后都笑了,“唐队,看来这次把秦家洗干净后我们就可以招兵买马大干一场。加上在江对岸缴获的资金和武器装备,按照你的意思搞个二百来人的队伍,起码最近好几个月甚至一年都不愁生计。得专心练兵了。”张自和开心地说。
“是啊,物资的事情现阶段是得到解决了,但还不够,队伍起来后还要马不停蹄地打击日本人,物资储备越多越好,我看下一步要找到一个相对安全的据点,是该给自己找一个窝的时候了。另外我还想能否在北平和西安分别设立一个秘密站点,把大部分资金转移过去,红军长征到陕北后十分艰苦,我们要尽力资助,可以使八路军在全面抗战爆发后多一些保障。”
“完全同意,队伍扩大后的教育和管理也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地点和环境。另外还要获取一些情报,现在党的地下组织在满州一带还是比较活跃的,由于我们对这一段时期的历史情况不太了解,所以只有先把自己发展起来,等到有机会后寻找组织才是最好的对策。”
“和党的地下组织联系当然越早越好,组织可以挑选合适、可靠的人员来队里锻炼和发展,我们也可以得到很多情报消息。不过我还是当初过来时的意见,我们得对党在这一段时期的‘左’的思想和行动保持警惕,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鲜血的教训必须牢记,我们损失不起,抗日的力量损失不起,要避免走弯路啊。”
“你们原来的雪虎队员几个是党员?”
“我、许一山、丁垒三个,刘辉武和韩光前都交了申请书。大庆是党员吗?”
“不是,这小子好玩,但是机灵,不太好受约束,唐队以后要多敲打他,早日让他独当一面。”
俩人商量完眼前的事情,唐明汉就去休息了。张自和惦记着先前安排军服改制的事情,叫来黄二虎,让他通知裁缝们加紧赶工,时间太紧,让刘桂花和黄淑兰、黄淑英找到秦家几个针线活好的女佣,看看能否两三天内解决。除了统一‘四野’服装式样的工作以外,还有唐队长提出的每个队员配发皮毛的围脖、背心、裤筒以及伪装斗篷等防寒服饰,皮毛用量大、工作量也比较大。缝制裤筒的皮毛可以让崔太植、金奉圭等人去朝鲜族聚集地大量购买狗皮;还有要制作一批干粮在路上吃,几十人的队伍和几个人的队伍完全是两回事,光吃喝拉撒睡这些个基本生活问题就得好几个人专门去负责。而且这些繁琐的后勤上的准备又需要时间去完成,得赶紧地安排人手。
这次攻打秦家大院,队员们中只有两个受轻伤的,没有生命危险,休养一段时间后就可以痊愈,总算是让张自和一直悬着的心放了下来;还有俘虏的事情没有完,看看能不能动员一些真心打日本人的官兵加入队伍。接连两天,张自和忙得团团转。
连着两天,‘四野’队伍在延吉城依兰镇向穷苦百姓发放救济口粮和布匹,宣传抗日的民族大义,效果很好。附近的老百姓都知道了一支叫“东北人民抗日义勇军‘四野’游击大队”的武装,他们不扰民,不偷不抢穷苦人家,纪律严明,装备精良,专门和日本人、汉奸地主和反动官府作对,是真心帮助穷苦百姓的队伍,他们灭了‘龙山好’,砸了秦家大院,给老百姓分衣分粮,消息像风一样向四方传播。
打下秦家大院的第四天清早,整装待发的‘四野’队员们精神抖擞地集合在院子门口。两天来,有原延吉森林守备队的七名官兵愿意加入‘四野’;还有经过挑选的十一名四面乡村的热血青年人进入了队伍;另外还嘱咐黄二虎和毕贵山将延吉城中的六个乞讨的孤儿带到队伍里,这些孤儿小的只有八、九岁,大的有十四、五岁的年龄,将队伍扩大到了六十多人。
唐明汉与张自和看着这支雏形的军队,不由相顾微笑,穿越过来不到半个月,就拥有了一只具备初步战斗力的队伍,起步的基础看来是具有了,下面还将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和复杂的局面。
昨天晚上的时候,唐明汉与张自和召集原雪虎队员和李大庆在一起开了一个会,主要是讨论队伍的下一步的去向与落脚点的问题。一说到这个上面,队员们都来了劲,有的主张去黑龙江的,有的主张去辽宁的,有的主张就留在吉林的,还有的主张去江西苏区的。张自和与唐明汉相对苦笑,看来这几个人的思想都很活跃,但出发点和考虑问题还有些欠缺。比如许一山要求去江西苏区井冈山,就没有考虑现阶段苏区面临的‘左’倾思想的危害,自己这些说不清楚来历的人,怎么样才能避开审查和肃反?况且‘四野’队伍的现在和将来的绝大多数人都是本土生、本土长,动员他们在本地抗日保国,打日本人难度不大,一旦走进关内,难保和九一八事变后进入关内的东北军一样,军心离散的可能性大大地增加。
唐明汉针对几个人的想法做了总结发言,他认为:目前阶段需要一个短暂但是相对安全的环境,以便整训和磨合队伍。这个阶段短则一个月,长则两到三个月左右。现在还有一个月就要过年了,不论是新队员还是老队员,都需要在春节期间放松身体和心理,因此要尽快地在附近大山里找到一个适宜队伍休整和训练的场所。打下秦家大院后,风声传的很快,也难免引起一些土匪武装或者吉林地方政府军队的红眼和注意,‘四野’目前境地的危险性不减反增。因此,队伍的转移不宜太远,关键是找一个较为安全的地方。我们原来特警在敦化的训练基地南面就是一大片深山老林,现在这个时代应该更是荒凉和远僻,从延吉到哪个地方不过三日的路程,我们是否就在那里暂时住下来。而且那个地方东北距敦化、西南离桦甸和磐石、西北到长春等城市都不算太远,今后可以方便部队的物资采购补给和战斗勤务的出入。等春节过后,再相机出山打击日本人。
对于唐明汉的提议,张自和没有提出不同的意见,只是强调了这次出发转移时,队伍的后勤保障物品必须带足。几个队员听后也表示了赞同。
公元一九三一年元月十八日上午,从延吉依兰镇中出现一支向安图方向行进的队伍:三十匹军马或挽、驮马;十五架满载的爬犁;六十多个全身笼罩在白色防寒伪装斗篷下的武装人员,一路疾行、逶迤向西。
PS:新书上传,敬请收藏和推荐,你的鼓励是我码字的动力
嘟嘟小游戏 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发现!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